
2018年,昆明西山区规模以上文产企业营业收入达63.33亿元,同比增长15%。在这组亮昆明市眼数字中,一位“耄耋”老人作出不小贡献。“她”诞生于战火中,曾代表着云南轻工业的荣光。200工商局9年,旧城改造推土机的五华区轰鸣声中,“她”艰难存活却逃不过衰落。10昆明市年后,“她”又以新的身份成电话为西山区文化产业一张靓丽名片——云南纺织厂。
云纺的诞生,对于当时的云南乃至全国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
1950年,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纺织厂和裕滇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两厂合并为“云南纺织厂”,生产规模可以满足510万人的用布需求。改革开放后的10年,是云南纺织厂最辉煌的黄金时期。“1988年,云纺在生产规模上达高峰,占到全省份额的70%。当时,平均每个云南人身上有1.3米布工商局、300克棉纱出自云南云南省纺织厂。”
1992年,“隆盛之景”在已经没有稻花与船只的螺蛳湾重现。
“这段繁荣的时光,一直持续到螺蛳湾拆迁。”
“云纺博物馆的筹建,是云纺走上文创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陈岚说。
文创路走了2年,云纺文创园将具有文化属性的专业市场进行提升整合,延伸产业链、打造生态圈,以市场自身力量实现文创产业园的迭代更新。2018年,云纺集团市五华区场收入达16475.9云南省2万元,较上一年增长3.11电话%,文创业态不断丰富,主题化项目市场地位得到大力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