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注册文化传播公司行业类别(文化传播公司属于什么行业类别)

“深入推动交流合作是推广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全国青联副主席霍启刚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新时代香港和内地的交流项目应进一步提高质量。





霍启刚长期关注内地与香港在文化、体育、青年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去年底,他当选为香港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在本届两会中,霍启刚为加强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文化领域合作带来数个提案。


全国两会期间,霍启刚接在受《中国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和内地之间不能只限于“走走看看”的浅层次交流,要用机制的力量切实加强香港各界与内地更深度的融合,为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共同目标作出贡献。


共同讲好中国故公司事



“2021年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下来需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不懈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为此,我们必须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霍启刚表示。


文化的重要程度绝对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霍启刚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在“十四五”规划中,香港被赋予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定位,应善用“一国两制”优势,承担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国外设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文化中心),其主要职能包括国情宣介、思想交流、文化展示、教学培训、信息服务等,迄今已在全球设立35个分点。


“作为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具备中西文化交融的巨大魅力,底蕴深厚。中华文化一直为香港文艺界提供取之不竭的养分;当今属于中国由南到北,从西到东都不一样,各种文化地貌都能启发创作,让香港更有条件说好中国故事。”霍启刚指出,目前香港在海外共有14个经济贸易办事处(以下简称经贸办),这些代表处专责提高全球对香港独特优势的认识、促进香什么港的经贸利益。可是在资源和人手有限的情况下,经贸办目前并没有文化、体育相关的推广功能。因此,建议中国文化中心与经贸办加强合作,一同讲好中国故事。


“希望中国文化中心能加入宣传香港文艺作品的部分,‘并船出海’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霍启刚表示,中国文化中心在过去30多年策划了一系列的文化项目,例如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中国风格”系列展览,将中国设计的产品带到国际舞台;而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媒体交流会,则把上海自贸区的文化贸易功能向世界作出介绍。这些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向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一面,成功塑造出国家形象。


“希望中国文化中心今后每年可以举办一定数量宣传香港文艺作品的活动,并邀请经贸办提供相关资讯及联系,善用香港中西汇萃的独特文化元素吸引国际的关注,并进一步向全公司球宣传香港的中外文化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形象,让更多国家以香港平台举办国际文化活动,加强中华文化输出。”霍启刚说。


霍启刚建议中国文化中心和经贸办的资源可以充分共享和互补,共同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促进与不同国家的文注册化长期交流和交融;同时为了让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可以共同定期举办招商活动,介绍国家的文化投资机遇及各类型的补助,将各类优秀的文化团体和上下游产业“引进来”,使中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国际化,同时能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文化产业合作。


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十四五”规划为香港提供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协助输出文化软实力。要落实好有关工作必须了解香什么港的体育、演艺、文化、出版业界(以下简称业界)与内地的合作和对文体政策的了解程度。为了落实好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定位,霍启刚在2022年1月发起了《粤港澳大湾区“文体 ”研究报告2021》网上问卷调查。


调查初步结果显示,香港相关业界愿意在大湾区实践跨界别交流和业务合作、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发展理念有一定认知,绝大部分受访者愿意在大湾区内实践跨界别交流和业务合作,并进入大湾区找寻工作机遇,但在推广中华文化教育上仍有不足。


香港文化界与内地文化界合作的第一步在大湾区。


“如何利用大湾区的经济实力推动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大课题,香港要维持现有的国际地位,如何深化与湾区其他城市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与联动,非常重要。”霍启刚说,很多香港文艺界人士都希望抓住这个机遇,但在大湾区内的交注册流合作还存在若干瓶颈。


霍启刚表示,长期以来,香港一直不乏高水平的演艺人才和文艺作品。近些年来,内地给了香港的文艺工作者超过香港原先几十年的机会,但除了大型文艺团体,香港的中小文艺团体、以个人身份到内地发展的文艺人才亦需要更积极的支持。


霍启刚建议可类别以采取精简程序、下放审批、完善信息系统、扩宽吸引文艺人才到湾区发展的措施、建立粤港澳“文艺交行业流机制”等一系列举文化传播措促进大湾区内文艺的交流和合作。“大湾区内可以类别设立有关文化场所、团体、资源、活动和需求的信息平台,让供需方都能快速获得全面信息。”霍启刚同时也希望可以在大湾区建立更多青少年文化基地,通过文艺创作让更多香港年轻人了解大湾区和内地。


“我们相信,在文化同宗同源的湾区内,假如各方能清除现存的一些障碍,文艺团体和工作者定能深化交流、产生共鸣、建立湾区身份认同,让香港更能做好中外交流中心的角色。”霍启刚充满信心。


加强香港与内地文化合作



“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文字出版著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带动影视娱乐等潮流的基础。对香行业港而言,出版和印刷业是‘文化创意产业’重要一环,孕育众多优秀的出版企业和行业人才;年度香港书展是香港出版业的盛事,吸引游客及跨区域版权交易。”霍启刚表示,近年随《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合作的协议》及CEPA的不断深化,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越来越多出版界人士希望能够开拓内地市场,并以香港出版业多年累积的优势服务国家出版“走出去”。


霍启刚坦言,目前,香港出版界和内地业界交流合作仍然存在一些瓶颈,特别是随着读者阅读行为改变和知识付费模式兴起,双方需要更多资源去加强交流互动以面对数字化转型升级。他建议,可以考虑进一步增加内地机构对港版图书的采购、香港出版业可申报国家出版基金及专文化传播业资格、支持香港申办全国书博会、推进内地网络资讯平台在港设立办事处等,以切实巩固中央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同时以香港出版界的优势,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文博会作为中国文化第一展,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汇聚行业人才有重要意义。”霍启刚还建议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的规模扩大,若让香港一同举办这一盛事,吸引海外人士前来参加属于,让中华文化得以更好推广。


霍启刚表示,目前香港文化活动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尚未产业化,背靠强大的祖国,香港完全应该借助国家力量,如文博会这样产业盛会的影响力,巩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角色。


“香港有丰富的展会经验、国际文化网络,和国际媒体对外宣传的优势,相信能够助力文博会实现更多跨越和突破。”霍启刚建议,香港可以作为文博会的联合主办或协办单位,在香港设立分会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合作联动机制,向世界展现更加全面多元的中国文化,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海外。







责编:徐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