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学习笔记(三)财务与游戏:筹资路径与资本成本篇(1)

(1)筹资

这一讲本来该聊聊筹资,像是筹资的概念、筹资的目的、筹资的原则和筹资的类型,但这些内容并不接地气,主要给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使用的,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财务活动帮助不大,所以今天讲点别的。


比如最近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新动向——LPR定价基准转换。LPR意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

利率市场化的工作这些年一直在推进,但成效不甚理想,这次的房贷LPR定价基准转换算是一次比较大的动作了,其实质就是让房贷利率能够根据市场波动而波动,毕竟房贷是居民贷款市场的重要部分。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要利率市场化呢,这样变来变去多麻烦?

甚至我还看到了阴谋论的观点,认为是银行想提高收益水平,多吃利息。

对此,经过的我的了解和以往的观察,我想首先否定阴谋论的观点。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像国外利率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比如美国,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的贷款业务,银行都是提供的,二选一,所以这种改变并非我国独创;第二,大家如果有心,收到相关通知的时候肯定会自己算一算:如果经济向好,投资需求旺盛,那么贷款利率肯定会走高,反之亦然,所以,短期来看,比如5年期房贷,受疫情影响,浮动利率低于固定利率,至于更久的未来就无法预测了。例如现在,5年期以上LPR是4.65%,无论大家的房贷是基准利率上浮10%或者加点抑或其他,想来最后得出的房贷利率大概率不会超过5.3%,所以现在浮动利率应该是比固定利率优惠的。

所以,总的来看,这次的LPR定价基准转换,是一次正常的

改革,不会触动大家的利益,更多是提供一个选择给贷款者,也给银行一个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机会,尤其是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外资银行如果渐渐在中国扎下根来,那么即使国资银行不提供类似服务,我们也能够在外资银行看到甚至享受到这种服务,因而算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至于哪一种选择更实惠,那就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了。


其实这段回答也顺便解释了为什么要利率市场化,就这个问题,我再补充一点:浮动利率有助于银行对冲风险。我在《总论篇(3)》里提到,其实银行也是有破产风险的,即使是国资银行,毕竟已经出现了清算重组的实例了。所以大家要破除对银行的迷信。以央行为代表的国家一定程度上有保护你的储蓄、你的资产的义务,但并非全部,剩下那部分责任需要自己担负。

过去贷款以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为参照,而基准利率变动小、响应慢,难以跟上市场变动的节奏,更因为统一制定,所以无法兼顾到各地各行的经营情况,大大降低了金融风险。

经济上行,投资回报高,利率却没跟上,这就可能使得经济过热,人们蜂拥借钱投资、炒股、炒房,反之亦然。银行无法在变动的行情中赚到足够的钱,那赔付的风险自然大增,同时也迫使某些银行为了美化业绩拿储户的钱去炒股、炒房,更加大了风险。


所以利率市场化势在必得,也是给当今中国金融乱象开出的一剂良方,但这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在改革的过程中受益,所以弄懂利率市场化的逻辑对个人规避风险很有必要,同时,银行贷款也是企业筹资的重要途径,所以弄懂利率市场化的逻辑对企业筹资也相当有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