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该怎么整?

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还相对较小,精准“扩中”仍存在一定困难和挑战。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在坚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政策并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中等收入群体通常是指一个经济体中收入达到中等水平、生活较为宽裕的群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是建设高品质生活的主力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到 2035 年“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这是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发,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导向,通过促进更加公平的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标的重要部署。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还相对较小,精准“扩中”仍存在一定困难和挑战。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在坚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政策并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01

积极促发展稳就业,

夯实居民收入增长基础

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本源。未来应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二要全面支持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要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切实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四要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业直接关乎居民收入稳定,在保持经 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容量的同时,要将促进更好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就业信息服务智慧化、就业服务群体多元化,进一步完 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通 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多方式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等,不断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机制。大力支持发展就业新业态,拓宽灵活就业渠道,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劳动权益和基本生活保障。

02

进一步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

重要来源人群稳定增收

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小企业主和个人工商户、进城农民工、公务员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基层职工等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人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须采取针对性举措,促进这些群 体实现稳定增收。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到学有专长、学有所 用,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二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技术工人队伍。三要改善营商环境,减轻税费负担,提供更多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稳定经营、持续增收。四要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让 进城农民工安心进城、稳定就业。五要适当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基层一线公务员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基层职工的工资待遇。

03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渠道仍偏单一的问题,需要健全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渠道,进一步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居民收入 多元化,这是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的必然要求。一要深化农村土 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制度,稳步推进农村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二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 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 使用权、交易权,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三要丰富和规 范居民投资理财产品,创新更多适应居民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 产品。例如,可适度扩大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发 行额度。四要稳定资本市场财产性收入预期,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 励制度,保障中小投资者分红派息权益。

04

持续加大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力度

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应有之义。

初次分配环节,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制度。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根据行业特 点、属性,建立科学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集体 协商制度,强化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制度,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 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在再分配环节,持续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 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税收 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更好地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 用。通过强化对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应保尽保,建立合理的参保待遇 与责任共担机制,加强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提高社保的便携性 利于劳动力的顺畅流动等,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作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在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转移支 付规模的同时,更加重视进一步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更 好地发挥其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作用。

在三次分配方面,不断完善财政税收政策,特别是捐赠减免税制度,激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促进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快速规范发展,进一步推动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主要是促进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激励 全社会弘扬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精神,主动通过自身劳动和努力 去创造美好生活。必须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将分配制度建立在法治的轨道之上。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将收入获取建立 在公平竞争和要素贡献基础之上。

05

着力促进机会平等,

畅通社会流动通道

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消除先赋性因素在就业中的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强社会流动性,防止阶层固化,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至关重要。一是通过增加儿童,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儿童的早期营养和教育公共投入,缩小义务教育质量的差距,使所有人获得优质且可负担的提升人力资本的平等机会。

二是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 碍,为劳动力就业创造公平的环境,尽可能消除户籍、性别、家庭出身以及隐性歧视等先赋性因素对于就业的影响,使后天因素 成为就业的基础决定因素。

三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性的要求,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特别是重视加大对贫穷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支持与帮扶。

06

进一步降低居民家庭经济负担

在保障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居民家庭经济负担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等重要。针对医疗、教育、住房等支出对中低收入居民家庭收支影响较大的现状,需要进一步提升医疗、教育、 住房等领域的社会保障水平,减少家庭支出。

一是在医疗领域,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强化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建议建立既定保障范围的医保个人自付封顶制度,同时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更大力度地实施医疗救助,切实降低居民的医疗支出。 二是在教育领域,进一步改革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及考试评价制度,严格控制校外学科类培训,加强非学科类培训的收费管理,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助体系,真正缓解家庭教育支出压力。

三是在住房领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强化房子的居住属性,着力构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 支持、高端有市场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在保障收入较低的住房困难群体的同时,应重视房价较高的一线 大城市,在关注低收入人群的同时,适当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可 通过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建立起对处于住房保障“夹心层”的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机制,确保其以合理价位实现住有所居。

本文摘自《奋力迈上共同富裕之路》第七章(2022年1月版,马建堂主编)

主书名:奋力迈上共同富裕之路

副书名:全景解读共同富裕宏伟蓝图

作者:马建堂 主编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