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彭博社
住宅物业交易印花税一律提高至15%,首次购房香港永久性居民除外
分析师们认为,新措施料将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为了给全世界最不堪重负的楼市降温,香港政府突然采取调控措施,预计房价和成交量将很快下跌,因为买家和卖家都暂停交易,而房地产开发商股价纷纷走低。
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Centaline Property Agency Ltd.)住宅部总裁陈永杰(Louis Chan)预计,未来三个月市场成交量将骤降60%至70%,房价将下跌5%至8%,此前他预计房价会上涨5%至8%。利嘉阁地产有限公司(Ricacorp Properties Ltd.)总裁廖伟强(Willy Liu)认为,未来两个月成交量将下降30%至40%,房价将下跌5%。
长江实业地产(C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 Ltd.)股价在香港股市前市下跌6.7%,创下2016年1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新鸿基地产(Hung Kai Properties Ltd.)股价一度下跌8.7%,创下2015年7月以来最大跌幅。恒基兆业地产(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Co.)股价最多下跌6.1%,恒生地产指数下跌4.4%,为1月以来最大跌幅。
“此举可能会对市场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成交量和房价在短期内会明显承受压力,”利嘉阁地产总裁廖伟强认为,“中小地产公司将首当其冲。”
《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报道,多家开发商已经停止在香港出售地产,新鸿基、恒基地产和新世界发展公司(New World Development Co.)也在停止销售之列。
内地买家
受本地及中国内地买家的需求推动,香港房价在短暂下探之后反弹,特首梁振英正在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为这个全球最昂贵的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价飙升助长了香港市民的不满情绪,据Demographia称,按中值计算,该城市一套房产需要耗费19年的家庭收入,超出了绝大多数市民的负担能力。
Demographia2015年发现,在该机构对大型城市房地产市场的11年调查中,香港的房价是最难负担的。
2016年11月4日,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在香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听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讲话
香港政府高层官员11月4日召开电视会议,宣布将住宅物业交易印花税一律提高至15%,首次购房的香港永久性居民除外。之前,香港居民面临的印花税最高税率为8.5%,而非本地永久居民本就需要缴纳15%的买家印花税。
新政意味着非本地居民如今实际上得缴纳30%的印花税。
“印花税的上调幅度有点令人惊讶,”瑞穗证券亚洲的分析师Alan Jin说;他估计交易量将下降30%。
想要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的中国内地买家再加上充裕的信贷资金,令香港政府此前调控房价的努力付诸东流。香港的高层官员还对房价飞涨可能威胁金融稳定表达了关切。
泡沫风险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11月4日说,近日楼市风险愈来愈高,楼价反弹,成交活跃,政府要防范楼市泡沫风险恶化,如不采取行动,会危及经济和金融系统安全。
香港房价反弹使梁振英的连任前景愈加复杂,他把楼市降温举措誉为自己五年任期的重要政绩。这位行政长官还没有透露是否打算在2017年3月寻求竞选连任,届时中央政府任命的选举委员会将选出新任香港特首,任期至2022年。
自3月触及低位以来,追踪香港二手房市场的中原地产领先指数反弹了13%。现在该指数距离2015年9月创下的纪录水平仅仅还差2%。
梁振英说:“不仅年轻家庭买不起房,即使是那些有负担能力的人士,由于楼价问题,他们也要住在小房子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