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旧庙镇农业银行开户行是啥(关王庙农业银行开户行是什么)




第四章 蒙古贞的经济


第一节 经济的开发


蒙古贞的古代经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开发,不断地繁荣起来。


清朝国家的统一,封建割据状态的停止,社会出现了安定。蒙古贞的政治、经济亦趋于稳定并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清朝盟旗制度的建立,不准随意逾越旗界禁令的制定,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贞,牧地范围已固定,牧场得以有计划的使用,致使牲畜头数不断增长。加之在义县、广宁、黑山县的新立屯等地开辟了商品交易市场,进行商品交换,因此畜产品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发展畜牧业,建设河流两岸的草场,打井、搭棚、筑圈等畜牧业基本建设亦逐渐完善。畜牧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延续至今的蒙古贞的一些蒙古地名,反映了当时畜牧业经济的繁荣兴旺景象。如他本扎兰乡同乃村,蒙古语谓“图古勒太”,意为临产牛犊的地方;鹜欢池乡的马耳沁村,蒙古语谓“玛拉沁”,意为“放牧者”的故乡;旧庙乡的马拉耳营子,意为“兴旺的牛群”;伊马图乡的西伊马图村原名为“吐古勒太泊力格”,意为“将牛犊分群放牧”的地方。如此地名,不胜枚举。在当时以畜牧业经济为蒙古贞的主体经济已显而易见了。另外,从当时商品交换中,以货币和牲畜做交易看,蒙古贞的确以牧为主了。在民间经济往来中,如金钱借贷;奴才及箭丁的买卖;结婚、分家所用财物及分割财产等,都以货币银两,或以牛、羊、马等实物进行交易或使用,偿还债务也只是以钱或牲畜的交换形式表现。甚至狂徒盗偷的行为中,也是牛、羊等物。在交易中,从未有过土地买卖、粮食交换等事。这一阶段就是康熙朝以及以前的年代。在这一阶段中,蒙古贞的人民群众,以牛、羊肉为主要食物,间或换些关内商人办来的粮食。内地汉族农民春来秋归,蒙古族群众亦有开垦土地,用原始耕作法耕种土地的。康熙八年,清朝廷出重金修建“瑞应寺”,从关内来一批手工匠人予以建筑。这些手工艺人,蓄财购买土地,从事农耕。康熙三十一年,土默特左翼旗扎萨克,拿出相当于现今五个乡的土地,贡献给清朝廷,做放牧牛羊、耕种粮食用的“养息牧场”,以祭祀盛京的祖陵之用。此阶段的经济,归纳为“主牧从耕”。


从清代雍正朝至道光朝,蒙古贞的经济形态,已发展到“半牧半农”了。


雍正元年至二年,山东地区遭灾,清廷为缓解灾情的压力,谕热河各蒙旗招纳汉族群众。于是处于内蒙古前沿的卓索图盟,接收了汉族群众的大量迁入。在蒙古贞的南部,开始大量开垦土地,而后逐渐向北扩散。由于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在商品交换中,已开始出现用粮食交易和用土地交易的现象。如土默特左翼旗于乾隆十六年的文书中记载:“我旗木和古箭阿布的呼借照见箭席包粮十石、银七两,阿布的呼与席包佣工一年,偿还七两银,其余十石粮无力偿还,自己地一百五十垄,倒与席包,还偿粮债,因此备案,二月十五日”。从这里看出,在民间经济往来中,除货币外,直接用粮食和土地偿还债务,另外也说明蒙古贞的农业生产已具相当规模了。在用粮食交易中,粮食以石、斗、升、合为单位,在土地交易中,土地以垄为单位。但土地开垦量还不算多,因为还没有开始丈量。在文书中,除有货币银两、粮食和土地的记载外,仍有以牲畜做交易的记载。如文书:“我旗木黑音箭扎拉僧,雇佣人照蓝二年,言明给银九两,绵羊一只,共备案”。从雍正朝始,经过乾隆、嘉庆,至道光年间,蒙古贞的土地开垦越来越多,粮食生产十分可观。这一阶段,是从古代的牧业经济,到近代已成为“半牧半农”的经济形态了。


一八四Ο年以后,由于内地汉族群众迁入人口激增,土地开垦量亦激增,放牧场面积随之越来越少。蒙古贞的蒙古族群众也主耕从牧了。在一八六OΟ年,土默特左翼旗爆发了“老人会”的反封建斗争,延续了五年。在反封建斗争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反对封建王公、塔布囊贵族、官吏及寺庙霸占土地。“老人会”的反封建斗争,在清朝廷和封建王公的镇压下失败了。但是这次反封建斗争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迫使清朝廷不得不做出某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清朝廷拟定了《查办土默特贝勒旗差项地亩条款》二十二条,进行了适当处理。蒙古贞自近代之始,其经济已演变为以农为主了。


第二节 土地制度


蒙古贞自一六三七年建土默特左翼旗以来,历经一百多年,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土地未开垦,当然土地制度也未产生。自近代开始,土地开垦面积激增。土地制度也应运而生。


一、土地所有权


蒙古贞全旗的土地,都归属旗府。旗民只有耕种权,无所有权。但是具体讲,亦有几种种类可分。


1、外仓地:称外仓地者,属旗府的公有地。


2、内仓地:称内仓地者,属于旗扎萨克王爷的私有土地。


3、庙地:顾名思义,属喇嘛寺庙的土地。蒙古贞的宗教兴盛之期,旗府、塔布囊贵族、富豪人家等向寺庙捐赠土地。在雍正年间,本旗最大的瑞应寺,就有四十平方里的庙地。


4、生计地:旗扎萨克为使其旗民得到些生计资源,收到一些效益,允许耕种一定的土地。大约每人可种四天地以为生计地。


5、差役地:旗府为其吏员拨付一些土地,为差役地。如为守翁山的“山达”们,每人拨差役地两天地(二十亩)。


6、恩赏地:旗扎萨克对其有功劳的的旗民,赏给一定数量的土地,以示奖励。


二、土地使用和买卖


广大劳动群众,因无土地所有权,只好出卖劳动力。通过租地形式耕种,获得全家老小的生活权利。


在租地中,一般纳付钱租或粮租,在纳付时间上,又可分前纳或后纳,前纳者在前一年秋交后一年的租,后纳者在秋收后交租。租地亦可长期租,分三年、五年、七年。因劳动群众除自身体力外,别无其他生产资料,从土地所有者手中得到土地进行耕种时,牛马耕畜,车辆农具,饲料饲草,种子肥料等一部分或全部由土地所有者先付,到秋后,再行分配。这种形式亦称之为“耪青”。在耪青中,亦分“外青”、“力量青”、“里青”、“半青半活”。外青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生产耕作之用具、吃喝用的油盐酱醋、穿用的衣服由土地所有者贷付,秋收果实对半分配。外青每年要做三十个义务工,春贷粮每个男劳力两石,要三分利。里青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需粮食、耕作农具等折作银价,按月赁,三分利,住地主的房,收获时,分配给下风头粮,地主要好粮,折半分配。半青半活者,给地主干三天活,给自己干三天活。


在土地买卖中,或在借贷中,则文契形式,以做“空口无凭、立字为证”的证明。在借贷中,以土地或房屋为担保,写明贷出期限,有中间保证人、借贷款额、偿还时间等。如到期不还者,用“老虎牌子”的文契形式,将担保用的土地或房屋,永远归给贷钱者。


在蒙古贞地区土地问题中存在“小租子”这种形式。它的产生,其主要原因在于清代有严禁出卖土地的政策。从关内来的汉族群众与日俱增,要求买地者日益见多,加之蒙古王公贵族也需卖地赚钱。但是又不好违背清朝廷的严禁出卖的政策,所以确定了“小租子”这一收租的形式,以示此土地仍属原主。因此,土地虽卖出去,但小租子是永远收取的。一直到满洲帝国时期,一九三九年,小租子才被取消。


在土地买卖中,用粮食或用货币进行交换。当时货币金融在流通领域中,极为复杂而混乱,而且货币不断贬值。在土地买卖中,后来多采取“以粮交易”的办法来保其值。


蒙古贞的土地自清中叶至清末,归属蒙古王公贵族,清末至民国,由于大量出卖土地,也产生了汉族大地主。到解放前,绝大部分土地集中在王公贵族、大地主手中。广大蒙汉族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极为困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第三节 土地改革


蒙古贞的人民群众,数百年来受到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一直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三座大山,才获得解放。到公元一九四七年八月,蒙古贞开始了全面的土地改革。


本地区在“八·一五”光复前,有耕地三百三十六万九千八百七十亩。其半数土地则为占全县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所占有。而占全县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雇、中农,只占有其他半数土地。


地富所占土地,在其质量上皆属好地。而广大劳动者占有土地数量少,其质量亦是山坡薄地。广大劳动人民因无土地,或占少量土地,为地富扛青耪活,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共产党领导下,劳动人民产生了对土地分配的要求。党和政府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并把土改作为工作重点,不失时机地发动群众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正在这时,《中国土地法大纲》传达下来。县委和阜土联合政府,在农村广大劳动群众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土改政策,以农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的执行机关,发动群众,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对没收的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农民均能获得同等的土地。对贫苦的鳏寡孤独者和军烈属,给以特别照顾。土改运动在全县范围内深入而健康地发展,到一九四八年三月,全县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后,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大变化。蒙古贞三十万各族贫苦农民,分得了一百五十万亩土地,一万四千八百余头牲畜,还有其他财物。由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非常高涨。尽管灾情严重,又加之国民党军队的烧、杀、抢、掠,土地荒芜,生产资料缺乏,但是在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制度中,心情舒畅地耕种自己的土地,种种困难被克服,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千方百计地医治战争创伤,同时支援前线,以夺取解放战争胜利贡献了力量。在辽沈战役中,蒙古贞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县委和县旗联合政府的领导下,不畏艰险,组成四千副担架队伍,套出二百多辆大车,奔赴前线,积极支援辽沈战役。边打击敌人,边生产,夺取了当年的农业生产的好收成。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一九四八年,全县完成土地改革之后,县委和县政府及时引导农民进行了生产互助合作活动。到一九五一年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民户,已经占全县总农户的百分之五十五。泡子乡郭家屯一个互助组,一九四八年全组四户,产粮一万八千斤,每户平均四千五百斤,每人平均七百五十斤,到一九五一年发展到八户,产粮六万九千斤,每户平均八千六百斤,每人平均一千五百斤,全组每户平均增加收入翻一番。


县委根据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精神,总结了一九四八年以来四年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经验教训。本着“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按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在全县试办了四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七十三户。到一九五三年,全县常年互助组已经增加到二千二百四十个,占总农户的百分之八十七。


在此基础上,全县又试办了四十五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七百二十四户。在试办中,农民入社须经本人自愿,全家同意,社员大会通过。社员的土地、劳动报酬的比例,牲畜、农具的折价等具体问题,都要经过社员大会讨沦,作出合理规定。由于办社方向明确,依靠群众办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到了健康发展。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党中央发表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决议指导下,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从试办阶段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高级社是我们党领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条正确道路。


在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一九五三年,“先进”农业社粮食总产一十五万斤,户均九千八百斤,人均一千五百斤,超过了当地互助组的一倍,超过单干户的两倍。这一年全县四十五个农业社,耕地面积总计三万七千亩,生产粮食八百五十万斤,户均一万斤,人均一千八百斤,赶上或超过了中农的生产水平。广大农民群众面对这一事实,要求入社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起来。


一九五四年在初级社的基础上,出现了高级社,有百分之三十四点七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九五五年十月,党中央召开了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会后,全县农业合作化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到一九五六年三月底,全县百分之九十八的农户(七万五千一百六十三户)参加了合作社。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七十五点四。县委根据合作化运动发展的形势,制定了实现合作化的全面规划,把建社、扩社、并社和初级社转入高级社四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到一九五七冬,全县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农业合作化。至此,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由个体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农民群众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集体生产者,使农村中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农业生产力亦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发展,激发了广大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的积极性。县委在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因势利导,也抓紧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合作化前,全县手工业有铁木业、皮革、造纸等四十个行业,从业人员三千余人。一九五三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给手工业指出了一条宽广的礼会主义道路。许多手工业者纷纷要求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开始出现了手工业生产小组。一九四五年手工业生产小组发展到十八个。不久,在生产小组的基础上,全县组织了六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达一百四十三人。这些生产小组和合作社,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初步显示了优越性。


在手工业合作化发展过程中,县委根据党的“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结合本县实际,边整顿、边巩固,妥善解决了手工业合作化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此时,已经建立十四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十七个供销生产小组,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五百七十八人,占全部手工业者的百分之十六点一,产值占全部手工业生产的百分之二十八点五。许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半机械化。


一九五六年一月,党中央在批转《关于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报告》中指出:由于农业合作化运动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发展很快,要求手工业的合作化加快速度;规定手工业合作化必须同农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同时完成。这样,我县手工业合作化于一九五六年三月,形成了高潮。经过半年多时间,进行了全行业登记,一共建立四十八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十二个供销小组,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达一千七百四十八户,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七,全县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手工业合作化后,为农业提供铁木农具二百五十九种,达三十二万八千六百件,金额达十六万四千七百元,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手工业的产值也比合作化前提高百分之二十,促进了自身的扩大再生产。


三、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加快了步伐。


建国后,我县的私营工商业,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到一九五四年,全县私营工业产值为二十七万四千元,占地方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九点九五、私营商业零售额为四百零二万四千元,占社会零售额的百分之十九点九,对国计民生起了积极作用。一九五五年上半年,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的精神对经营分散的企业作了必要的改组和调整,有的合并成了联合工厂或商店。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全国工商联执委会举行会议,通过《全国工商界书》,号召全国工商业者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接受改造。同月,党中央发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决定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推进到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阶段。同时还规定了加速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


随着全国大中城市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我县私营工商业亦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五节 大农业


一、种植业


自治县多年来以种植业为主,是农林牧副渔业俱全的农业县。随着农业生产进入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自治县也已进入农工商综合发展的轨道了。


全县土地面积九百四十一万亩,人均占有土地十三点八亩,是全省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最多的县份之一。全县农业人口六十二万人,有二十三万名劳动力,从事着农业生产。


六十年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总结推广了自治县的“三沟经验”。即毛岭沟的封山育林,招束沟的水土保持,塔子沟的河边造林。为解决北方干旱地区的农业问题,寻找到了有效途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变,促进了生态平衡。因此“三沟经验”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谭震林副总理亲笔给中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写信,给予热情指导,使三沟经验不断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工作重点转到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调整放宽了农村政策,落实了农业生产责任制。自治县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制定了“林草先行,畜油为主,农林牧结合,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方针。开始建设畜油基地,发展多种经营,使全县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一九八Ο年,自治县组织农业科技专业队伍,进行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一九八三年完成了农业区划工作并制定了全县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规划。其指导思想是:“增加植被,培肥地力,开发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大农业生态系统”。本着这个指导思想和本县自然特点,经过上下反复研究,对原来的十七字生产建设方针又作了进一步修定。即:“林草先行,以畜为主,农工商综合发展。”根据自治县实际,在调整农业结构时,注意到在保证粮食不断增产的前提下,把畜牧业提到重要的地位,这样既符合了地区特点,又符合了自治县的民族特点。


一九八三年,自治县被定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试验基点县。”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府给予亲切关怀,各级农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不断来到基点县,深入农村,结合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推广科研成果,使自治县的农业结构切合实际的顺利调整,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通过改革,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正朝着富裕的新目标迈进。农村产业突破了单一经营结构,农村商品,生产得到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发展大好形势,一九八七年,县委、县政府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结合我县实际,将过去的农业生产建设方针重新修订为“林草先行,粮畜并举,大办乡镇企业,农工商全面发展。”并提出了现代化的“飞鸟型”模式。即:以克服广种薄收为主要内容的种植业为鸟的躯干,确立种植业、粮食的基础地位;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和以智力开发为核心的科技教育为鸟之两足,明确生态立县和科技立县的基本指导思想;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和发挥资源优势为主的乡镇企业为鸟之两翼,体现发挥优势和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服务体系为鸟之尾部,强调从服务入手,发展集约经营;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为鸟之头部,坚持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方向。目前农村改革正向纵深发展。


由于全县农民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农业生产连续几年获得好收成。一九八七年在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粮豆总产量仍达三亿五千四百万公斤,比自治县成立前的一九五七年增长一点二倍,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一九七七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农业总产值达到两亿三千四百二十八万元,农村人均收入三百九十六元。分别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一点七一倍、十二点五倍。


山区小流域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发展种草种树、增加植被的同时,治理坡耕地,控制水土流失。已修出水平梯田二十九万五千亩,过渡式水平梯田三十六万五千亩。使农田地平土层变厚,小雨不下山,大雨不冲田,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在水利建设上,全县已建大、中,小型水库二十二座;塘坝一百三十二座,闸沟谷坊二千五百多座;机电井一千八百九十六眼;自流引水渠五十六条。总库容两亿二千三百五十九万立方米。引水工程总流量六点三秒立方米。洼改治涝六万五千亩。


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是与农机生产和农村电业的发展分不开的。自治县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重视农机和农电的发展,并使之提高到新的水平。自治县拥有农机总动力十六万五千多马力。农用汽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牧业机械等,正在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当于一百二十万名劳动力的动力。农村电业促进了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全县农用电高低压线路六千四百五十九公里。用电达四千四百五十六万度。现在除少数偏远山区的部分村落外,已基本通了电。


二、林业


自治县的林业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一九八七年,全县林地面积已达到二百九十一万亩。森林覆盖率已由建国初的百分之零点五,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八点五。其中,人工林面积二百二十五万亩,占林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六点五。林业产值比建国初的一九五Ο年,增长五十点五倍。林地面积由于人工造林和天然林的保护,比建国初增长二十五点七倍。立木蓄积量达三百万立方米。


由于森林植被的大量增加,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形成了小雨不下山,大雨不冲田的可喜局面。因为水土流失减轻,河道逐年变窄,沟坡减缓,河滩开始长草长树。特别是由于西北部各乡的荒山基本绿化,风刮沙压危害显著减少。地处牤牛河畔的于寺乡杨家窝堡村,过去每年春季,因风灾毁种农田上千亩。从—九八五年一月十三日起,七级大风连刮三天,新播的农田,除护岸林断条的局部被风沙所压外,其余安然无恙。群众说这是栽树带来的好处。


林业资源的增加,不仅直接改变了自然面貌,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也间接地起到了保田增产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由于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育草,牧场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加之调节林间放牧,载畜量有所增加,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条件。


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林副产品也逐年增多,为多种经营广开了门路。最近几年,全县每年产槐、柳条达六百多万斤。编织业有大发展。另外,每年可采集各种树木种籽六十多万斤,采集山杏核三十多万斤。拣蘑菇八十多万斤。割山草二亿五千多万斤,还有其他山货野果。不仅支援了外贸,还活跃了城乡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


自治县早期栽植的林木陆续成材。不仅解决了群众烧柴不足的问题,而且也开始为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木材。据三十个典型村统计,每年可以向农民提供烧柴十余万车。招束沟乡乌兰大巴村,自一九七Ο年以来,造林九千多亩。现已成林,每年可解决四百至五百车树枝,农民烧柴有余。


在护林事业上,各级人民政府极为重视。为防止松毛虫的发生,每年都用飞机播撒农药;用小型人工机械喷撒农药,还利用天敌制服松毛虫,保证各种树木正常生长。森林植保站的科技人员配制“甲敌松”药防治松毛虫,药效显著,节省费用,为防治森林害虫,做出了贡献。


县政府和林业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森林保护法,加强对林业工作的管理,充分依靠广大群众和护林员开展护林防火。省林业劳动模范韩振山(蒙古族),是自治县著名的护林员。他年逾花甲,整日奔波于关山岗岭沟峪之中,对每片林地的每株树逐一过目,在他执护的区域内,青松满山,杨柳蔽河,到处郁郁葱葱。


经过农业结构的调整,理顺大农业的比例关系,林业便居于自治县大农业的先行地位。为保证先行地位的确立,按照国家对“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林海建设方针的要求,和本县发展林业生产的实际,以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建设农田林网,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形成了片、带、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三、畜牧业


建国三十多年来,畜牧业生产逐年有显著提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和完善畜牧业生产责任制,提高一些畜产品价格,开展多种经营,从而调动了国营、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到一九八七年,全县羊存栏三十一万只,生猪存栏三十三万四千头,牛存栏五万三千头。比自治县成立前的一九五七年分别多十八万一千只、十六万七千头、一万二千头。鸡、鸭、鹅等家禽饲养量一九八七年达二百零七万只,全县已有一个乡七十六个村实现了一人一猪。七个乡一百零五个村实现了一人一只羊。


由于党的各项经济政策的深入贯彻,农村家庭饲养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养畜重点户和专业户,到一九八七年已达五万多户。除养牛、羊外,养家禽九十二万只,养兔三万三千多只,养蜂七千多箱。这是畜禽饲养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农家肥。一九八七年达二百六十万吨,折合氮肥七千多吨,磷肥四千四百多吨,钾肥三千四百多吨,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的增产。


牧业机械化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到一九八七年全县拥有牧业机械四千六百多台,为牲畜饲草、饲料加工提供了方便条件。


由于畜牧部门科技人员的努力,积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狠抓以消灭猪瘟,马鼻疽为重点的各项检疫工作,全县目前基本达到无鼻疽和无猪瘟的标准。各种畜禽的主要传染病也已基本上得到控制。


自治县畜禽品种的改良也有较快地发展,良种畜禽的存栏数不断增加。现在所养畜禽品种有马、骡、驴、牛、羊、猪及各种家禽等十一种。


本县的马,除本地马外,引进了奥尔洛夫、阿尔登、铁辕、金州、顿河、卡巴金、苏高血等优良品种。经多年改良,现有七千五百多头改良马,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四;从一九六四年开始,先后引进关中及米脂种公驴,使骡的体尺,体重显著提高;牛除当地黄牛外,尚有夏洛来、短角、海福特、利木赞,秦川、三河、南阳、拉脱维亚、西门达尔、荷兰等十一个品种,与当地牛进行杂交改良,已达九千五百头,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羊除东北细毛羊外,尚有部分本地绵羊、山羊、青猾羊。改良羊二十二万只,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二;猪的品种,目前除少数东北民猪外,先后引进新金、巴克夏、约克夏、长白、苏白、哈白、沈花、吉林黑、金华、克米、内江、金宝屯等品种,经杂交改良,杂种猪占百分之五十五以上。


鸡以个体户饲养为多。除本地鸡外,引进了来克享、庄河、狼山、北京白鸡、澳洲黑鸡、白洛克、北京油鸡、九斤黄、丹东横斑、二八八、锦州白鸡、尼克等品种,良种鸡占百分之十;鸭有本地鸭、北京鸭、高邮鸭等;鹅有本地鹅、籽鹅、雁鹅、豁鹅等;兔有青紫兰、安哥拉、立格斯、法国公兔、日本白兔、加利福尼亚、德国花、比利时、德国长毛等品种。经过多年畜禽品种改良,使各种畜禽的生产性能有很大提高,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肉、乳、蛋、及其他畜产品,也改变了人们的食物构成,提高了经济收入。


自治县是蒙古高原的延伸地带,丘陵起伏。这里天然草场面积较大,土地资源丰富。畜牧业在自治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使畜牧业的发展总方向,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过渡,本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充分发挥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确定了县境北部十三个乡以发展畜牧业为主的重点地区。除北部地区外,亦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其他各乡也发展各种畜禽的生产。


为发展畜牧业生产,自治县加强畜牧工作的管理,壮大畜牧科技队伍。县设草原站、家畜改良站、兽医卫生站,具体负责草原建设、家畜禽改良育种和畜禽防治的技术指导及推广工作。乡建有畜牧兽医站,村设有兽医和牛羊改良技术员。全县现有畜牧兽医人员三百五十名,其中大、中专毕业生一百零六名,畜牧师十名,兽医师七名。对畜牧业工作人员不断加以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使之成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技术力量。


自治县为发展畜牧业,通过管、建、用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了草场建设和草场资料的保护利用。仅一九八四年一年,飞播与人工种植牧草二十六万亩,建设草库伦(围栏)八万亩。全县畜牧用地二百二十万亩,其中人工草场二十九万五千亩,并建立了巩固的饲料基地和饲料生产体系,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县成立了饲料公司,负责饲料调剂、配方及饲料的加工生产,同时进行饲料科研工作。乡镇建有饲料加工厂,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进行加工生产。


国家对自治县的畜牧业生产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自治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省畜牧业基地县”、“东北细毛羊育种基地”,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畜牧业经济蓬勃发展起来。


四、乡镇企业


自治县的乡镇企业,于六、七十年代,在铁路沿线或公路交通方便的乡镇,办起了工业企业有小煤窑、沙石、玛瑙玉器、建材等企业。但就全县而言,乡镇企业仍是一个新兴的企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调整,深入贯彻党对乡镇企业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全县各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到一九八七年,乡镇企业己发展到一万八千四百七十四户。其中个体企业一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户,从业人员达五万多人,占农村总劳力的百分之二十。到一九八七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一亿零五十四万元,总收入二亿七千零三十二万元,实现利润四千八百五十二万元。


自治县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工业企业比重大,标志着自治县的农村经济出现了新水平。解放前,农村只有“五匠”、“四坊”等小手工业。工业企业在农村是个空白。现已建立起煤炭、机械、化工、纺织、建材、食品、饲料加工等十多种行业。乡镇企业产品数量和花色品种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产品销售与日俱增,畅销省内外。乡镇企业已成为自治县经济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自治县的第三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目前有劳务运输、禽畜养殖、土木建筑、家庭贸易、玉石工艺、花卉盆景、服装缝纫、蔬菜种植、饮食服务、修鞋理发、照像美术、木器加工、配件维修等各种行业,方便了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自治县的多种经营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有采集业(中药材、山货野果)、编织业(条编、席编、草编等)、四坊加工业(豆腐坊、酒坊、粉坊、油坊)等专业户。全县有数万户从事多种经营。


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给全县农村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并发挥其“效益”的作用,办好建筑学校、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及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乡镇企业除将部分盈余用于扩大再生产外,还投资改善农业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第六节 工 业


自治县的地方工业是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到一九八七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两千四百四十一户,固定资产达一亿四千二百二十三万元。现已发展成为煤炭、机械、电子、化工、造纸、纺织、食品、建材、服装、制革、印刷、制酒和木器加工等综合工业体系。从一九八七年开始,全县大面积推行了企业租赁经营,狠抓了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积极开展横向经济技术协作项目七十项,通过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创名优产品,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知名度。


一、轻工业


自治县是全省畜牧业基地。奶、蛋、肉等畜禽产品逐年增多,为食品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料。食品产量、数量、质量不断提高,观已成为全省食品工业重点县之一。蒙古族的传统糕点“古寺”牌喇嘛糕和儿童饼干,被评为市优产品;“三沟特曲”酒,被评为省、部优产品;熏兔被评为省优产品。


自治县建立和发展了少数民族特需品工业,生产出质优价廉的生活日用品。“羔皮背心”、牧羊牌蒙古袍分别被评为部优和省优产品民族。木器厂,端正经营思想,注重产品质量,一九八四年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用品生产先进单位表彰大会,荣获了国家轻工业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先进企业奖。


电子工业产品,有继电器厂生产的JB—2、JZ—2、JRX—15F、JQX—4(F)、JTX、JFB等型号产品,主要用于航天、航海等工业企业的电气设备。其产品行销于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


建材工业中12#镀锌线,425#、325#水泥,均被评为市优质产品。


陶瓷、棉织、造纸、印刷、磷肥等工业亦得到了新的发展。


二、农机工业


自治县的农机工业,面向农业机械化。在现有十个农机企业中,盈利最多、规模最大、设备齐全、技术骨干力量雄厚的是县农机修造厂。职工七百多人。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成绩显著,多年被评为全国农机行业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的嘉奖。其产品“7JX—1000”小胶车,被评为部优和省优。


农机企业生产的农机标准件,橡胶制品、挂车、镇压器、两用铡草机、青贮切秆机、动力铡草坐机、水泵、单相电泵、手摇铡草机、手摇玉米脱粒机、水箱、碾米机、搅米缸、粉碎机等产品在农村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村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


三、重工业


自治县的重工业含采掘工业、机械工业。在采掘工业中,有县办五道桥子煤矿和伊玛图煤矿。年产煤炭十多万吨。在机械工业中,县弹簧厂先后试制出“德150吨等大型电机车板簧和其他各种弹簧三十多个品种,同时又研制出进口大型电机车正弓拉簧,为国内各煤矿矿务局和煤炭工业部试制出罐笼簧和单体液压支出弹簧等产品,被评为市优产品。县机械厂生产的卷扬机,曾为亚、非、欧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援助过,畅销全国各地,曾获得国家建委授予的建筑卷扬机行业“质量优胜单位”的光荣称号。


四、基本建设


自治县的基本建设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八七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两亿一千三百三十四万元,其中生产性投资一亿六千一百五十三万元,非生产性投资五千一百八十一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中,全县基本建设投资额累计达一亿七千四百二十六万元,是前二十年总数的四点五倍。县城人均居住面积由一九五八年的二点九八平方米,提高到四点七一平方米。近几年来,县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座座新颖的大楼拔地而起,盏盏整齐别致的路灯夜放光辉,文明宽敞的繁荣大街贯通南北,环城路和一些主要街道整修拓宽,昔日“脏乱差”的街容市貌通过绿化,美化,净化,如今旧貌变新颜。县城居民饮用了非污染的自来水。新开辟的轻工市场和扩建的农贸市场、蔬菜市场方便了群众生活。


五、交通邮电


自治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到一九八七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一千二百九十一公里(其中县级以上公路三百九十四公里,乡级公路八百九十七公里),是一九五七年公路总里程的二点九倍。全县拥有各种汽车一千四百五十四辆,大中小型拖拉机四千九百九十四台,年货运量达一百零八万吨,是一九五七年的三倍。货运周转量达五千零七十六万吨公里,是一九五七年的十六点四倍。客运量达一百二十三万人次。客运周转量四千零二十二万人/公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为自治县经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条件。


为适应四化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公路质量,加速车辆运输速度,建立了汽车修配厂、公路工程队、公路养路段、运输公司、苗圃等机构,并在京沈公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城至彰武县绕阳河段,创建了五十五公里长的全省第一条文明公路。辽宁省交通厅命名文明路,挂了光荣匾,拍摄了电视片。


在自治县境内,新义线铁路横贯东西,大郑线铁路纵贯县境东部。境内设九个车站、五个乘降所。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自治县经济建设亦蓬勃发展。县境内各车站的运输吞吐量不断增长,为发展自治县的工业、乡镇企业、农业、第三产业等,提供了方便的运输条件,保证了运输的畅通。


邮电事业有了新的发展。自治县邮电局一处,在农村有三十六个邮电支局,五百一十七个村通邮。全县邮路总长度四千二百九十七公里,其中汽车邮路三百零五公里,自行车邮路三千五百六十七公里,农村邮路四千二百五十四公里。


邮政业务量迅速增长,报刊发行达一千四百多万份,杂志达一百三十多万份,函件、包件业务量不断增长。


电信事业发展较快。一九七八年县城实现了电话自动化。城内电话交换机容量达两千门,用户达千户以上。乡镇村通电话九百二十七处,村通话率达百分之六十四。农村电话杆程公里达两千多公里。交换台三十六处,电话机一千五百台,交换机容量达两千八百门。


第七节 商业贸易


一、商业


自治县于建国后,逐步建立了百货、粮食、土杂、五金、煤建、医药、专卖、饮食服务、蔬菜副食、食品等公司和相应的商店。社会主义商业体系已基本形成,呈现出了商业贸易繁荣景象。


一九八七年,国营商业网点由一九五七年自治县建立前的三百四十一个,增加到七千二百零七个。从业人员由一九五七年的二千四百八十一人,增加到二万一千七百一十三人。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亦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自治县的商品零售额一直在增长。一九八七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两亿六千六百七十四万元。


民族贸易在蒙古贞有了新的发展,一九五八年后,在县百货商店内设立了民族专柜,经营民族商品二十多种。一九六二年建立了一座占地八十平方米的民族用品商店。同时办起了民族旅店。并于当地安排生产蒙古族用的节日头花、烟袋咀、烟袋锅等十多种小型民族特需商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重新落实。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新设置了民族用品商业网点,一九八一年营业面积三千二百平方米的民族百货商店开业;一九八三年营业面积为一千四百平方米的民族贸易商店开业,一九八七年落成的民族商场开始营业。有回民商店、回民饭店、蒙古馅饼馆、民族饭店等,满足了少数民族生活用品需要。一九八一年始,国家在自有资金、利润留成,价格补贴等方面,实行“三项照顾”政策,加之财政拨款,促进了民族商业的发展。


物资供应部门及时供应煤炭、焦炭、生铁、钢材、铜、铝、铅、锌、硫酸、烧碱、橡胶、水泥、木材、玻璃等商品,在农村偏辟地区,增设物资供应网点,方便了偏远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供销部门为农村服务,已成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及时供应农机、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同时收购土特产品如小杂粮、黑白瓜籽、蜂蜜、葵花籽、松树籽、蘑菇、活兔、活鸡、肉羊等等,活跃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活跃自治县的社会主义经济,加速商品流通,促进生产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全县出现了购销两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一九八七年,全县城乡各类市场四十一处,城乡集市贸易零售额达三千四百九十六万元。


对外贸易工作从六十年代开始,归供销系统管理。七十年代,单独建立了对外贸易公司。八十年代,已建外贸局。


自治县的外贸工作,努力增加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支援国家建设。在出口产品种类中,以粮油类、土产类、畜产类、工艺品类、五矿类、服装类为主,积极组织收购,促进出口的迅速发展。一九八七年出口总值达一千八百三十六万元,商业贸易的繁荣发展,活跃了城乡经济,方便了群众生活。


二、财政金融


建国后,自治县加强了经济恢复工作。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使财政金融事业出现了新的局面。自一九五八年自治县成立以来,实行了财政金融事业的体制改革。国家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在财政上制定了新政策,予以关怀和照顾,使自治县经济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农林牧各业发展很快,为工业建设打下了初步基础,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九五八年,国家对自治县除按一般县对待外,另在体制的基数中列入百分之五的机动金,给予特别补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自治地方尤为关怀,在原百分之五的机动金的基础上,又规定给自治地方百分之十的递增补助。每年可达百万元左右。上述两项补助,主要用于自治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使之更好的休养生息,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三年,免征乡办企业所得税五年;在民族贸易方面,对民贸企业留利由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五十,每年可达三十万元左右。一九八七年,对民族用品工业企业实行了低息贷款照顾。


一九八Ο年开始,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制定了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定额补助、超收留县、一定五年”。这一体制的执行,调动了自治县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照顾困难地区农业税征收政策规定,人均收入六十元为农业税的起征点。同时又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增加收入,对民族教育、民族文化的发展,还给予专项拨款。在税收方面,采取包干政策,超收留县。对民族特需产品的生产,还要免收工商税。


为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给民办教师以补助。保证在人均收入六十元以下的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工资达到一百七十至三百元,中学教师的工资达到二百一十元至三百五十元。


上述各项财政政策,都是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关怀和照顾,是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


三、粮食


随着粮食商业的不断发展,粮食企业不断增加。全县粮食系统共有企事业单位三十三个,三十五个行政粮食管理所。其中有二十五个粮库和七个粮食点。县城内有八个粮店。到目前达到了全县乡乡有网点。全县粮食系统职工达三千名,是自治县建县的五点五倍。


粮良储存的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普建了房仓式、砖圆仓和水泥地坪。粮食系统建立了有二十三台车的专业车队。阿金粮库引进了铁路专用线,基本上实现了储粮仓子化、保粮科学化、晒粮地坪化、搬运机械化。


粮食企业还拥有制米、面粉、油脂综合性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一九七二年,粮油加工厂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建成一座日产五十吨的“U”型油脂浸出车间,平均每年实现利润三十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油生产大幅度提高,粮油商品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现在粮食工作由管理型变为经营型。社会粮油由统购制改为合同定购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