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安徽省工商局包公街道(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


编者按 偶然机会,看到一位浙工商局江朋友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组当地名人旧居名单系列,并标出每一处所在的巷、厅、坊。这,给了笔者一些思路和想法,在广搜资料、加以精简,并征求了诸多专业人士、好友的意见之后,妄撰此文。



今天,我们走在宽阔的人民广场(市府广场)上,看着四周拔地而起的广厦,眼前川流不息的车辆,有人敢相信这里曾分布着如叶脉般的弄堂小安徽省巷?当然,其中便包括这“凤凰桥巷”(后来的郑家巷、群众巷),她的不同在于,一千年前北宋名臣包拯曾生活在这里:安徽合肥:听说包拯是“白面书生”?不妨去包公祠看看


1999年 郑家巷(摄影 | 康诗纬)



看到“赤阑桥”,人们肯定首先想到便是那位写下“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送范仲讷往合肥》之二)的南宋词人姜夔,又一句“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淡黄柳》序)。姜先生当时随意一笔不打紧,却难为了八百年后当代的史家们。赤阑桥,究竟在哪里?


赤阑桥畔(来源 | 资料图片)


赤阑桥,又名“赤栏桥”。有人说,赤阑桥在合肥城内,跨九曲水,今南门小学(新校区)东门一带;又有人说,在今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北。不知何时,横跨“银河”(南护城河)的桐城路桥被定作了“赤阑桥”,然后它的介绍也相应进行了改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桐城路没跑了。


2019年 赤阑桥(摄影 | 糖豆)


比姜先生更早还有一句“赤阑桥尽香街直”,来自于宋代词人陈克的《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于是人们又说桐城路在宋代被叫做“香街”。这一翻书不要紧,从唐代开始一直飞跃到清代,“赤阑桥”的诗词层出不穷。那么,问题来了,中土只有一座赤阑桥吗?



不知,大家有多久没去过安庆路上的安徽省博物馆(今安徽博物院)?那时候,每当走进博物馆时,导游小姐姐会介绍道,这里与隔壁的省公安厅是过去的庐州府衙、合肥县衙以及民国时期合肥县政府的所在地,解放后新成立的合肥市政府曾短暂入驻。其中,县署本是元代名臣余阙的故居。


民国时期 合肥县政府(来源 | 资料图片)


余阙,祖上是来自大西北武威的唐兀人。他的父亲来到合肥当官,自己又出生于合肥,所以一直自称合肥人。科举场上,“千年老二”余阙让人心疼,乡试第二名、会工商行政管理局试第二名、殿试第二名,最终憾夺榜眼踏上仕途。修史、监察、治军,当然人们熟悉还是他率兵安庆大战红巾军,终不敌对手,自刎投塘。余忠宣公,生于合肥,死在安庆,两地后世多有纪念。又与宋代包拯、明代周玺,并称“庐阳三贤”。


明清府县衙门示意图 淝南居士依据资料制图


其实,余阙有位著名的老街坊。再往回倒三百多年,距此不到二里、同在后大街(今安庆路)上生活着北宋名臣马亮。马亮故居在“和(河)平桥东”、今安徽日报社宿舍一带,明代曾被改为马政公馆和下察院。马亮是个聪明人,在政坛上是位老手,从地方到中央,又与多位宰相姻亲相连,但安徽省有人评价他“无廉称”,享寿七十三,获谥号包公“忠肃”。


1959年 安徽日报社(摄影 | 董青)



过去的合肥工商行政管理局城内有四大家族:龚、张、李、段,其中这个龚家既是之首,且发迹最早。明末清初,明代进士、清代尚书(刑部、兵部、礼部)、江左三大家之一龚鼎孳,龚鼎孳胞弟、稻香楼的建造者龚鼎孠;清末至今,蘧庄(今逍遥津)主人龚心钊,保定军校一期毕业、革命党人龚镇洲以及龚家三姐妹(龚普生、龚澎、徐畹秋),等街道等。



《蘧庄长卷》全览(来源 | 资料图片)


龚弯巷原名“龚万巷”,因合肥版“六尺巷故事”而得名,讲的还是礼让精神。今天又叫做永红路、龚湾路,永红路小学的位置过去是龚家祠堂。除了老龚家,这条小巷里还曾住官网着一位国民党中将、黄埔一期毕业的李铣(故居在今光明新村附近),他也是第三任合肥市委书记李广涛的远房兄长。


龚心钊小像(来源 | 资料图片)



其实,提到这位的故居,单单说是东鼓楼巷不够的。北至东鼓楼巷(玉带巷,今中菜市路),东至群力巷(旧日月巷),西至乾坤巷(今枫林巷),今银泰二期北侧附近。所谓“腰横玉带、手掌日月、扭转乾坤”,直接象征着主人的地位。当地人称“相府园”,那么是哪位相爷啊?


1949年 老地图中的“东古楼巷” (来源 | 资料图片)


合肥人,李天馥是也。这位,生于崇祯,长于顺治(入仕),到了康熙爷那会儿便受皇上器重了——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可谓节节攀升。除了从政方面颇受好评,“扬清激浊,学行俱优”,诗词文学亦有造诣,留下了《容斋千首诗》、《容斋诗余》、《容斋诗集》等作品集。


2019年 相府园旧址(摄影 | 束文杰)



也许,遇到这个小标题,大家便开始犯了难,大夫第在哪里?查询资料可知,作为街道名,大致是今蒙城路北段(寿春路—霍邱路)。当地口口相传小和尚撒豆成金故事,故街道俗称“洒金街”,特殊时期还得到一个很正的名字——劳动巷。


1958年 老地图中的“大夫第”(来源 | 资料图片)


大夫第,什么大夫?说来也巧,这个大夫完全是因“叔凭侄贵”。“侄”指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的武探花董金凤,“叔”则是其叔、被封赠“武义大夫”的董林。董金凤曾担任台湾北路协副将——台湾地区重要军事将领,他的府邸在前大街府学(前)云路街东侧(今飞凤街西侧附近)。大夫第,则是在蒙城路与淮河路交叉口西南角省邮电局宿舍的位置。


2019年 “大夫第”附近的文庙(复建)(摄影 | 束文杰)



说起这东大街(今淮河路东段)是哪家的地盘儿?无需我来公布了吧。合肥“李府半条街”同“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对联早已扬名天下。今天,淮河路步行街上有一座“李鸿章故居”,不过这个名字一直存在着争议。首先,李鸿章出生于今新站区磨店乡群治村祠堂郢,“李府”是后来李鸿章兄弟势力崛起所建。其次,“李府”应是“李鸿章家族住宅”,或者是“李氏家族旧宅”。在淮河路与北含山路交叉口西北角,还有一处李国衡住宅——李鸿章三弟李鹤章孙。


2018年 李鸿章家族住宅(摄影 | 束文杰)



德胜街,对应着德胜门(大南门,今金寨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又叫做德胜门大街,即今金寨路老城段(三孝口—大南门)。生活在德胜街上的名“街坊”有两位,一文一武,一清(代)一民(国)。


解放初期 已被拆除的德胜门旧址(来源 | 资料图片)


前面这位是庐州府最后一位举人——张子开,教育家、书法家、收藏家、国学大师,当过官(桐城县教谕),办过(学)校,精学善书,日军来了跑过反。他的祖屋在德胜街天主教堂南侧,曾一度在此设馆讲学。后面这位说起来与笔者同乡,原籍舒城县桃溪镇,寄籍合肥,他便是曾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郭寄峤。若单说此人,很多人不知晓,但他有位老领导大家一定熟悉——同为合肥人的卫立煌将军。


合肥天主堂(来源 | 鲍思高青年团)




龙门巷,大家乍一听会懵。“从龙门巷到九如巷”,迷雾逐渐消散,哪里好像听说过?“张家四姐妹”,哦——恍然大悟!这是曾经绝代风华的“风云组合”,民国时期与“宋家三姐妹”并称。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分别嫁给了昆曲名角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作家沈从文、汉学家傅汉思,四姐妹毕生街道致力于昆曲事业,“名闻兰苑”。


张家四姐妹(来源 | 资料图片)


三姐妹出生的地方(充和出生于上海)叫做“张公馆”,她们的曾祖父是著名将领、淮军“二号人物”张树声。同李家一样,张公馆是随着淮军势力的崛起而建立。所谓“龙门巷”,正是取“鲤鱼跳龙门”的寓意。一百多年前,她们的父亲张武龄(张冀牖)在龙门巷,风风光光迎接从扬州远嫁而来的陆家千金陆英——也就是她们的母亲,送嫁队伍从龙门巷一直延伸至四牌楼。


1959年 省总工会附近(摄影 | 董青)


龙门巷在哪里?曾见《北京晚报》有一文《从龙门巷到九如巷》,引用了多家媒体的说法,有说是前大街(今长江中路)街北龙门巷(又名龙眠巷,即市工商局老楼东到城改办楼),有说是今舒城路,有说是廻龙桥附近的金粮巷,有说是在老安徽日报社宿舍附近,还有说是在老新安晚报社附近。上世纪90年代,精通老城地理的熊态先生曾考证小巷“北首起安庆路南至民居中”,巷子南首至“县学(后来的省总工会址)北面礼门、义路二门”,以流传“一登龙门身价十倍”俗语得名。小巷西距六安路百米左右,东距芒人巷(今阜阳路南段)六十米左右,1985年旧城改造消失。时至如今,苏州的九如巷和张冀牗故居屹立还在,合肥的龙门巷和张公馆已无法寻找!


2019年 省总工会旧址(摄影 | 束文杰)



这个地点不言而喻,当代合肥名人有谁?他可不能缺席,而且还要往前坐,霸榜也是情理之中。尽管因为曾经的国籍以及家庭生活方面问题备受各界争议,但是他在物理学方面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杨振宁与四古巷,早已成为一张名片,镌刻在合肥文化内涵里。四古巷、北油坊巷、(三河)一人巷,童年、少年,成就了杨教授重要的人生节点。


1923年 杨振宁与父母合影(来源 | 资料图片)


1945年 合肥邮局与杨宅(来源 | 资料图片)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四古巷杨宅第五进东正屋。这所宅院是其祖父杨邦盛委托其弟杨邦瑞购买的,“宅共七进,每进三间。前三间租给启源泰药店,后四进自住”,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挂门牌“安庆路315号”,八十年代改建为住宅小区。说起这个四古巷,亦是由“四古墓巷”及“尼姑巷”演变而来,如字义,因巷内曾有四座古墓得名。


2019年 四古巷口(摄影 | 小丸子)



上述十处地点仅是合肥老城一百多条街巷中的代表,仅包公仅一篇,篇幅有限,难以详尽。于是,笔者又整理一张部分名单,仅供大家参考:


  • 德胜街(今金寨路):卫仲璠(教育家、古文学家、古文字学家)、王贯之(教育家、革命家)
  • 官盐巷(今庐江路):金容甫(中医学家)
  • 芒人巷(今阜阳路):谢重宏(教育家)
  • 龚弯巷(今龚湾路):李光照(国民党中将)
  • 杏花村(今杏花公园):王天培(革命家)、段芝贵(北洋军阀)
  • 十棵椿(今城隍庙附近):童汉章(革命家)
  • 洗马塘巷(今舒城路):毛北屏(安徽公派留美第一人)
  • 南油坊巷(今桐城路):金维系(革命家、政治家)
  • 永贞观巷(今新华巷):刘启琳(书法家)官网
  • 王箍桶巷(今仁爱巷):亚明(著名画家)
  • 王古董巷(地点待考):吴道生(书法家)

……


民国时期 段氏住宅及祠堂(资料图片)


笔者掌握资料及专业水平有限(部分人物因查询不到具体故居地址未列入),还请大家多加补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省文联宿舍(水湖路19号)、省文联宿舍(宿州路55号)等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居住着众多文艺大家,包括陈登科、鲁彦周、公刘、苏中、刘先平、韩美林、刘夜烽、彭拜,等等。


2019年 水湖路文园(摄影 | 束文杰)


结语

笔者在撰写该文过程中,获得了诸多好友和专家老师的帮助或建议,在此工商局以表谢意。纵观全篇,回首思索,似乎除了文字与旧影,再难多谈什么感受或其他,更不用说“请大家参观”之类的话语,去现场看到的也只是“广厦千万间”,尴尬至极。想要发展不能留念那些背离时代的尘土,话虽如此,但人们总需要一些文化“香炉”……


今日话题:“老街坊”们,你认识几位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