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舞弊案例(高校作弊案例)


求真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每一次学术不端行为不啻撼动这基石的“地震”。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这样的“地震”年年有甚至时时有,而且正在以新形态新手段呈现新特点。


学术不端行为在科研项目申请阶段已有发生


改名字、伪造证件号码、两年在申报书中换了6个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1年10月22日公布的22个学术不端案例中,有一起在申报阶段就“花式”造假。


如此“歪心思”,近年来多有出现。从对2021年10月22日、11月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的两批次学术不端行为案件分析看,有多起在申请科研项目的申请书中“大做文章”的——请别人代写申请书、抄袭剽窃已获得资助的申请书、伪造专家推荐信、申请书中提供虚假信息等。


这些案例直指一个现实,“学术不端‘提前’了”。《中国科技论坛》期刊副主编张九庆研究员对学术不端持续关注了20余年,他在近期的一次学术讨论中分析指出,学术不端正在呈现“造假前移”的特点。


通常来讲,申请科研项目、立项后开展科学研究、完成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是开展科研项目的流程。“以往是科研成果发布后,才能倒查。”张九庆说,即如果有针对学术论文的指控等,才来判断、检验是否造假。但在这些案例中,“学术不端已前移到最初申请科研项目的阶段”。


12月1日,科技部中国科研诚信网公布了对12批235篇造假论文的查处,其中,多为代写代投论文、署名不实、数据图片造假等。这些造假论文的作者,分别被撤销职称,取消数年科研项目申报,追回奖励奖金、取消荣誉称号等。


这些以往就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叠加“前移”的造假行为,说明“学术不端已‘全流程’发生”。张九庆说。


利益冲突引发学术不端


客观来看,多年来,为学术不端画休止符,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各方面工作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为何学术不端行为仍频繁发生,甚至呈现“前移”“全流程”等新特点?


一方面,这与相关部门打击学术不端的力度加强有关。张九庆介绍,信息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使得筛查对比更为简单便利。这也让对科研的审查监管能够进一步覆盖前端环节,尽早排查出潜藏的不端行为;另一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科研领域,个人利益与科研规范的利益冲突问题有增强的趋势,需要更加关注并及时采取措施。


“科研诚信问题是表,利益冲突问题是里,利益冲突问题不解决,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中国伦理学会科技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部长李伦表示,在科研职业化的当下,科研主体与科研资助主体分离,科研人员拥有多重角色,既面临科学规范的要求,也有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还有金钱等诱惑。“这些利益和压力与科学规范纠结,就形成利益冲突。”李伦说。


当然,这种普遍存在的纠结状态,并不都会演变成学术不端。只有当经济、成就、声望、谋生等个人利益的压力压垮了科学规范的约束,从对峙状态发展到个人利益胜出,才会引发学术不端行为发生。有关专家为此提醒,学术不端行为提前,呈现出“全流程”发生的特点,意味着个人利益在更多阶段压倒了科研规范。


警惕学术不端风险,让利益“脱钩”


科研活动是为了追求客观真理,应当坚持“为科学而科学”。当学术不端行为“前移”、“全流程”发生,疏堵也应覆盖“全流程”。


首先,它警示学术不端已蔓延到科研申报阶段,更多管理部门该警惕潜伏的风险,监督监管不可忽视。“应该将对科研诚信的监督,对伦理的审查等制度贯穿科研活动的全过程,让规则发挥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潘建红教授对此建议说。


其次,让利益“脱钩”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在李伦看来,关键在于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科学的客观性,坚持利益中立原则,保证不被其他利益左右。


在这方面,国际科技界已经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具体包括回避、披露、监管等制度的普遍采用。例如,涉及经济利益的,可以自行回避、申请回避,或者强制回避;实在无法回避,可以在论文发表时公开披露利益相关信息。而如果披露信息不真实,将可能被质疑成果的准确性。记者注意到,2020年国际期刊《欧洲呼吸杂志》就曾因研究者未如实披露与烟草业的关系,而撤回了其关于吸烟者不易感染新冠病毒的论文。


与此同时,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人员奖励奖金、工作考核挂钩,也是“脱钩”的重要举措。2021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修订版《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就有相关规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