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测试(如何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进行账务处理)


对外投资屡屡失利,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业绩补偿迟迟未能追回,主营业务持续低迷,国民技术(300077.SZ)的“业绩阴霾”久久未能散去。


6月19日,距离5月21日国民技术向华夏芯发送律师函,要求业绩承诺方履行业绩补偿约定——向国民技术赔偿6964万元,已过去20个工作日的时间。但时至今日,华夏芯履行业绩补偿约定的进展仍处于一片迷雾中。


业绩大幅“跳水”


成立于2000年的国民技术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曾一度被冠以“安全芯片龙头”称号,于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


上市之前,国民技术的业绩完全对得起“安全芯片龙头”这个称号。


2008~2010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19亿元、4.66亿元和7.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74%、112.97%和50.77%,净利润分别为2412万元、1.17亿元和1.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69%、384.83%和51.37%。在国民技术2010年的营收构成中,以USBKEY芯片为代表的安全芯片业务贡献收入和利润达到90%左右。


然而国民技术上市后,其业绩便迅速变脸。2011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71亿元和1.0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65%和39.15%。


随后三年,国民技术进入持续低迷,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分别只有-1308万元、3322万元和3085万元,只能靠巨额政府补贴勉强维持生计。


虽然经过几年调整,业绩有所回升,但好景不长,2017年开始,国民技术的经营情况又每况愈下,其营业收入不断下滑,其中2017年~2019年,分别下滑了1.58%、13.37%和34.44%。净利润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分别亏损4.89亿元和17.86亿元。


若国民技术2019年度再次出现亏损,则股票将被暂停上市交易。


从经营情况看,2019年国民技术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样出现了大幅下滑,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同比下滑34.44%,营业利润亏损5.6亿元。


但国民技术却依靠对并购公司交易对价的下调而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291万元。


一证券人士对记者表示,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不能完全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同时他指出,年报披露季,对于业绩不佳,且之前连续两年出现亏损,上市公司退市的风险将会增加。如果无法靠业务扭转亏损的局面,那么通过非经常性损益“保壳”,也是资本市场上大家心照不宣的手段之一。事实上,一个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绝对金额和占净利润的比例过高,这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有待观察的。


标的业绩接连暴雷


虽然靠对并购公司交易对价的下调实现了扭亏为盈,避免了退市的风险,但也难掩国民技术投资接连失利的尴尬。


2018年6月12日,国民技术以1.4亿元的价格认购华夏芯21.37%的股权。


与此同时,华夏芯做出业绩承诺,2018~2020年度,华夏芯公司经审计的销售收入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7000万元和15000万元。并制定以下运营目标:


2018年:华夏芯SoC产品流片的时间不得晚于2018年7月31日;产品测试验证时间不晚于2018年12月31日,产品测试验证结果需要达到可销售水平;在2018年IP实现对外授权许可销售。


2019年:华夏芯在重点目标行业完成重点客户订单锁定;在2019年12月底前完成一款SoC芯片设计,同时完成2个新的芯片IP的研发。


2020年:华夏芯在2020年底前完成一款SoC芯片设计;形成完整的CPU、GPU、DSP、AI的IP平台。


但是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华夏芯2019年度承诺实现销售7000万元收入,而实现的销售收入仅35.26万元,差额6964.74万元,完成率0.5%。按照增资协议约定,2019年未完成财务指标,当年度补偿额为2019年度收入目标与实际销售收入的差额6964.74万元。


而在运营目标方面,也仅仅是于2019年6月30日前有一款SoC产品通过了测试,已达到可销售水平,与当初的“豪言壮语”相比,华夏芯2019年的财务指标和运营指标均未完成。


国民技术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徐辉在2019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华夏芯作为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设计公司,主要芯片产品完成芯片流片,但仍处于持续投入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自主知识产权及自有IP也是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但华夏芯仍朝着目标前行,期望尽快满足市场需求,产生规模性收入。


不过,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对于国民技术来说看似已习以为常。


2018年,国民技术以13.36亿元的高价收购斯诺实业70%的股权。


然而,斯诺实业因踩雷沃特玛,在承诺期内连续两年业绩未能达标且出现亏损,斯诺实业连累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亏损,说明其大客户依赖现象相当严重。


但如果按照目前的处境来看,斯诺实业连续业绩未达标似乎是“救”了国民技术。


国民技术方面表示,将原收购斯诺实业70%股权的收购总对价由13.36亿元调整为6.65亿元。差额6.71亿元全部计入了2019年的营业外收入,成为非经常性损益。再加上同年突然大幅增加的3716万元政府补助以及5966万元的坏账准备的转回,使得2019年非经常性损益得以大幅增加。最终帮助国民技术实现了扭亏为盈,成功“保壳”。


5亿投资款尚不知下落


事实上,国民技术自上市之初,在资本市场便一直动作频频。而最令人关注的是2015年启动的产业投资基金。


当年11月,国民技术以全资子公司的身份与北京旗隆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旗隆”)合伙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前者投3亿元成为有限合伙人,后者出50万元成为普通合伙人。


与此同时,国民技术也得到了一份保证,若基金解散时,国民技术方如果出现本金亏损,北京旗隆得等额补偿,且向国民技术承诺每年5%的固定收益,这一收益不包含投资分红。


仅仅数月过后,2016年国民技术又追加了2亿元的投资款。


但是,双方的“蜜月期”是短暂的,2017年11月28日北京旗隆和它的母公司工作人员均失联。国民技术累计投入的5亿元款项也随之不翼而飞。


事情发生已两年多,此案尚无任何进展。除了在2016年底收到5000万元分红外,“消失”的5亿元至今没有下落。这相当于国民技术2010年上市以来,截至2017年底的净利润总和。


由于5亿元“消失”,国民技术最后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5亿元,并减少2017年归母综合收益5亿元,导致公司2017年巨亏4.88亿元。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国民技术股价几近腰斩。


除此之外,国民技术还因为在此投资环节中没有如实披露信息,遭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据悉,由于国民技术的暴雷,目前投资者维权平台已收到309件针对国民技术的维权投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