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加快打通县域双向流通渠道,新化县供销合作社借助成功申报湖南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惠农综合服务工程规范化县的契机,通过所属全资企业——新化县供销惠农服务有限公司,参股新化快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筹建物流快递网络,切实解决快递进村配送难题,积极实施“两个到户”,打通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一、实施背景
新化地处湘中偏西、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辖31个乡镇(街道、场、办)、687个行政村(工区、社区),人口154万,国土面积3636平方公里。县域内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特别是像天门、奉家、荣华等边远乡镇,地广人稀山高路窄,快递无法入村,导致一些人钻空子,成为所谓的第三方违规违法收费(取件时收费),新化成了快递违规收费的重灾区。面对这一难题,新化县供销社通过大力实施惠农综合服务工程规范化县项目,构建起县、乡、村上下贯通的三级惠农综合服务体系。目前,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已实现乡镇全覆盖,乡镇普遍建立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社,为加快建设农村物流体系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必要前提。
二、搭建平台
(一)搭建县级惠农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电商平台和产品展示体验馆。新化县社致力打造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供销社特色农村电商平台,通过县供销社资本投资,联合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和社会资本,共同推进乡镇、村电商网点建设。重点围绕包装策划区域农特产品上线,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开展缴费、保险、小额存取款等业务,开展便民服务和精准扶贫。充分发挥电商平台虹吸效应,建设线下地方优质农特产品展示体验馆,该馆位于新化县清水塘路康城豪苑1层商铺,营业面积约850平方米,设立农特产品专区,展示县域内20多家农特产企业提供的各类优质农特产品,展示品种120余种,涵盖新化红茶、新化黄精、白溪豆腐、桑叶鸡蛋、桑葚面、新化水酒等区域特色产品。发挥“线上 线下”优势,不断扩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向消费者提供原生态的农家土菜、丰富城市居民的菜蓝子的同时,也助力农村贫困户增加收入。
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和配送站。建立县级仓储中心1个,位于枫林街道鑫泰农贸市场A9栋21-26号门面,用地面积约1100平米,可存储农产品约500吨。建立新化县供销惠农仓储配送站和水车镇配送站2个,购置配送车辆5台,日配送量达30吨,较好满足了新化农村全域配送需求。
(二)搭建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
截至2021年,已建成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16个,全部配备电脑、扫码枪及门头招牌广告,特别将大熊山、水车、维山、天门、油溪等五个旅游景点的服务中心作为为示范性乡镇惠农服务中心重点打造,通过旅游效应提高新化供销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搭建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
2021年新建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50个,其中村级示范惠农服务社6个,按照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标准,配备电脑、扫码枪、POS机电子显示屏等,使其成为“供销、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社”。
三、主要做法
(一)主动与市邮管局、县邮管局衔接,积极推进“快递进村”业务。新化快线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在原有66个网点的基础上,目前在游家镇开展“邮供快合作”试点活动,投入30余万元给该镇36个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升级设备,满足“快递进村”投放要求,目前该镇平均一天派送包裹4000余件,接下来将在水车、文田、西河等地全面铺开,新化快线计划2022年底前在全县的688个村迅速建立和完善所有村级网点,在保障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共享,强化邮政网点、供销网点节点重要作用。创新乡镇邮政网点、供销网点运营模式,实现“一点多能”,发挥邮政网络、供销网点、金融网点在边远乡镇的基础支撑作用,推进多方面、多网点合并,将资源进行整合,满足边远乡镇群众基本寄递需求,解决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解决快递乱收费的现象。
(二)各乡镇、村站点在业务末端对辖区百姓进行宣传、引导、服务,构建新化快线县域物流共同体。无论淘宝、京东等各电商平台,还是“四通一达”快递公司的快递,均地址填写“新化快线电子商务快递仓储中心”,由新化快线的县级仓储中心统一暂存、分类和配送。
(三)优化配送线路。新化快线根据目前乡镇道路运输情况,规划设计3条覆盖县乡往返线路的大邮路,及其运输途径的直达村,合理安排物流车承运,根据需求每天稳定往返一次,并做到“前往时工业品下行、返程时农产品上行”,建成专业、高效、安全的物流承运体系。
(四)共享借力发展。与“十荟团”等社区团购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其运输资源,整合往返村镇之间的团购企业资源,在有村镇运输需求时,精准高效的与“十荟团”的司机进行合作,及时配送到新化快线站点,解决农村末端偏远末端的物流一公里问题。
四、取得成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