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不行。按规定,企业名称中相连的两个字与同行业的其它企业相同是不允许的,‘智力’二字已经被东方智力公司用过了。”
“那不叫‘兵法智力’,叫‘文韬武略’吧。”
“不行,也有企业用过了。”
“那叫‘韬略’。名称”
“也用过了。”
“叫‘文化传播公司’?”
“对不起,该名称与您公司的经营范围不符。”
“那就叫‘兵法管理咨询公司’算了。”
“‘兵法’二字属于特殊用语,我个人也无法决定行不行。”
......
这是多年前发生在南京市某区工商分局注册大厅里的一段对话,当时曾见诸媒体。而事实上,类似的对话每天都在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和工商局登记人员之间发生。2016年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的企业数达到1.51万家,与企业数量井喷式增长同来的是企业名称资源越来越稀缺,新公司注册起名越来越难,让创业老板们头痛不已。核准
针对工商界的这一“痛点”,江苏省工商局2月24日宣布,江苏省工商系统将从3月起通过省、市两级工商部门门户网站,向社会全面开放市场主体名称库,以便申请人自助查工商询、自行规避现有保护期内的市场主体名称,着力破解企业“起名难”。
开放名称库 810万个名字供查询
江苏此次开放的市场主体名称库涵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目前全省库内共有约810.91万条名称记录。名称库开放后,申请人无需进行用户注册,只需登录省级或各市级工商部门官方网站“名称在线自助查询”核名系统,输入字号信息,即可查询到名称与输入信息相同或近似的处于保护期内的市场主体名称信息。
江苏省工商工商局局称,此举旨在提高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便利化程度,提升申请人名称申请的成功率。
针对名称库资源量庞大,工商逐一查询比对可能速度较慢的问题,江苏省工商局表示,查询将会对省、市、县三级企业名称库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将尚处江苏省于保护期、申请人暂时还不能用的名称单独建江苏省库,彻底释放名称库空间,提高查询比对速度。
试点放开“名称近似”审查
按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新办企业“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即同行业企业不得“重名”。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近似”和“同行业”,尺度难以把握。登记人员为防止日后发生名称争议纠纷查询,往往倾向于从严审核,从而加剧“起名难”。
对官网此,江苏省工商局官员表示,将会调整现行的企业名称“查重”规则,在部分地区试点有序放开名称“近似”的审核限制,登记机关负责制定申报规则,在实行告知承诺的基础上,不再审查名称近似,由申请人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尽可能地释放企业名称资源。同时,对“同行业”的认定问题也将进行研究,从文字表述、文字内涵等方面作出科学界定。
根据现行法规要求,企业名称涉及禁止类内容的,一律不得使用。但一些申核准请人为追求“高大上”、“图洋气”、“傍名牌”,申请的名称往往属于“禁限用”之列,导致企业登记注册受阻。曾有媒体报道,有申请人准备了136个备用名称,跑了两个多月,还是未获通过。
为此,江苏省工商局将查询系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全省统一的、基础的、动态更新的负面清单库,也叫“禁限用字词库”,努力实现“清单之外即可用”。
此外,江苏工商系统还着手建立“强制纠正”机制,登记机关对不适宜的名称直接在名称数据库中删除,暂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注册号代替,或者在该名称后加注“该名称已被认证为不适宜”。
将推行“我的名称我做主”
事实上,江苏已经将大查询系统力推进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列为今年深工商局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在早前的2月15日,省工商局在镇江召开全省工商系统名称登记改革研讨会,围绕名称登记改革中的申报流程、查重规核名则、名称争议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讨,明确了名称改革的总体思路。
会议传出的信息是,江苏下一步将探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即对不涉及前置审批事项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的,申请人可登录企业名称自主选择系统,参照系统提示信息,进行名称查询、比对和选择,确认其拟使用企业名称并自主申报。在此后的企业登记环节,登记人员只需从公序良俗的角度对名称进行合规性审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