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颜新文 通讯员 杜玲玲 徐巧巧
日前,浙江省建德市纪委监委收到省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发出的一条红色预警:2017年11月至20全程18年11月,航头镇乌龙村原党总支书记李某将本村5个项目交由自己曾任职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某建筑工程公司实施,合同共计132万余元。
如此隐蔽的问题是如何发现的?这是基于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的数字碰撞分析功能,将李某的相关信息与市场监管、浙江省民政等部浙江省门信息碰撞分析,原本隐浙江藏的问题“一键”暴露。经查,应用预警情况属实。目前,李某已受到开除浙江党籍处分。
以“算力”补充“人力”,打破信息孤岛,智能化碰撞分析数据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是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的一大功能。长期以来,基层公权力一直是监督的难点,监督对象多、监督事项广,监督难以精准。浙江省纪委监委在全省统筹部署,数字赋能基层中医药公权力监督,通过聚焦“小切口、大场景”,从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抓起,着力推进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管理监督应用建设。“依托大数据应用,通过自动比对、数字碰撞,现在我们主全程动发现问题的中医药能力更强了、效率更高了。”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应用纵向实现省、市、县、乡、村5级联动,横向实现发改、市场监管、民政、农业农村等2管理0个部门协同,明确管理局数据需求90类,打通业务系统60套,对接数据接口108个,形成监督“数据池”。
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也是应用的一个重点。今年8月,宁海县黄坛镇后黄村一位村民通过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子模块“监督一点通”反映,村里荒山承包项目在系统里并没有数据。该镇纪委调查后发现,荒山承包已到期,当时的承包金额是每年5万元,因村干部换届等原因没有及时转租。发现问题后,该村立即整改,启动第二轮承包招标。截至10月10日,应用已受理群众诉求25348件,对其中群众评价不满意的20件发起督办。
此外,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通过数字画像,助力精准决策,推动举一反三,开展系统治理。应用数据分析显示,全省部分地区村干部违规领取劳务补贴、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发放低保和管理局低保边缘户补贴优亲厚友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杭州市萧山区、义乌市、苍南县、江山市开展了侵占集体资产资源专项治理;泰顺县、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低保和低保边缘户专项排查清理;舟山市定海区、衢州市衢江区、仙居县开展了村干部违规领取劳务补贴问题专项治理。
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应用为基础,从村社逐步拓展到对机关、国企、高校等各领域公权力行使的监督,不断丰富监督场景、扩大覆盖面,建立起数据高度归集、业务高度集成、监督高度协同、运行高度智能的监督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