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专业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汽车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


1、服务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2万元,较2019年增加了0.17万元,同比增长2.4%,标志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服务消费占比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将分别达到59.05%、54.96%、50.40%。“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服务化特征将更加明显,服务业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服务经济时代的大格局更加稳固。


2011-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服务业向数字化转型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074万人,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1206万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7221万人。10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为我国服务业向数字化转型、推动新服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14-2021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及网络支付用户规模统计



资料来源:CNNIC、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生活服务O2O模式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


3、数字生活新服务空间巨大


近年来中国020市场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020市场整体规模达26278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2460亿元,预计2021年中国020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3160亿元,其中,到店市场规模为11562.32亿元,较2019年减少了1299.4亿元;到家市场规模为14715.68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3759.4亿元。未来数字生活新服务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2016-2021年中国020市场整体规模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Kantar凯度、智研咨询整理


从市场规模结构来看,2020年到店市场规模占020市场规模的44%,较2019年减少了10%,预计2021年到店市场规模占020市场规模的37%;到家市场规模占020市场规模的56%,较2019年增长了10%,预计2021年到家市场规模占020市场规模的63%。


2016-2021年中国020市场规模结构



资料来源:Kantar凯度、智研咨询整理


4、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水平差异较大


从生活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看,其数字化水平差异较大,酒店业的数字化率约为35.2%,餐饮业的数字化率约为15.1%,家政业的数字化率仅约为3.5%,养老服务业的数字化率低于1%。


生活服务业数字化率



资料来源:阿里本地生活新服务研究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5、疫情加速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渠道建设


疫情加速了企业数字化渠道建设,以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以餐饮企业为例,2019年,餐饮企业中采用“纯堂食”和“堂食 外卖”模式的比例分别为60%和35%左右,“纯外卖”型餐饮企业的占比仅为4%-5%,堂食仍是餐饮行业的重点经营模式。随着外卖模式不断获得消费者认可,更多餐饮企业开展外卖模式,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外卖市场的不断增长也推动了餐饮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纯外卖”形式的餐饮企业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疫情的发生短期内对餐饮企业造成巨大影响。2020年2月,餐饮企业中“纯堂食”企业的比例降为40%,“堂食+外卖”的比例上升至43%,“纯外卖”的比例增加至17%,餐饮企业的“自救”行动推动了“堂食 外卖”模式的发展。在疫情常态化控制之后,餐饮企业的经营模式结构趋于稳定,50%左右的餐饮企业仍然为“纯堂食”模式,“堂食+外卖”模式和“纯外卖”模式的比重分别达到了43%和8%左右。


2019-2020年6月各经营模式门店数量占比分月份变化



资料来源:客如云大数据研究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二、发展趋势


本次疫情期间,传统电商商户加速登陆本地生活平台,线下商超走向线上零售及配送。受疫情影响,一些以简单售卖为主、缺乏专业技术、数字化水平低的小微商户客户流失严重,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而数字化水平高,线上运营技术过硬的商户抗风险能力较强,在疫情期间依然能够持续在线上为用户提供咨询和服务,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电商商户也开始以布局线下店的方式来寻找线上和线下打通的可能性。单独的线上或者线下店运营都相继遇到瓶颈,服务线上化、电商本地化将成为未来趋势。利用数字化运营工具,降低门店经营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将成为服务业商家的新标准新要求。线上线下结合,即时配送的新型服务模式也将成为本地服务业的新趋势。对品牌企业而言,多维立体化融合创造出全渠道、全场景的消费者触达。这其中包括了:远近融合、上下融合、软硬融合、虚实融合。


中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