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以前,钢铁工业是武汉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湖北其实在1958年武钢投产后,武钢就成了武汉最重要的工业企业,至少在90年支柱产业代以前经济,在武汉是人人羡慕武钢工人的,青山区也是武汉最富的区。
潜力青山支柱产业红钢城武汉航拍
后来钢铁工业过剩,大量新兴产业兴起,武钢在2016年底走进了历史,但是追溯往事,武钢和武汉有太多的故事,你认为武钢过去在武汉扮演了最有一个什么样的重要角色?
首先是武钢辉煌的开经济端,青山区也因武钢而兴。过去青山是武昌下属的一个镇,很多地方是没人的荒郊野岭,比如蒋家墩(后来叫红钢城)就是武钢人建设起来的。武汉钢铁公司是建国后国家投资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项目,意义重大,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北重南轻”的现状。
1955年10月武钢青山厂区破土动工。大家知道的武汉长江大桥的投资额是7000万元,而武钢的投资额是11.7亿元,要知道五十年代的十几亿元按照现在来计算是无法估量的,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建设武钢,被称为“全国人民平均每人拿10元钱建设起来的”,一湖北号高炉容积为1513立方米,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高炉;到70年代武钢已经建设起来了四座大高炉,其中四号高炉未来成的为是什么全国最大的高炉。
武钢炼钢车间
在武汉80年代武汉的地区生产总值一度跃居全国第四,而武钢长期作为武汉第一纳税大户,为国家和武汉做贡献的同时,那时武钢工人的待遇也是非未来常好的,在90年代末以前都是分房,平时分的米油、水果、汽水、冰棒、腊鸡腊肉等,总之福利几乎无所不包,堪比城市现在的互联网大厂。
在新千年以来,钢铁工业城市开始走下坡路。在2004年的时候宝钢就有收购武钢的意愿了,那时武钢的产能不到900万吨,不到宝钢的三分之一。
武钢为了不被兼并,从2005年开始武钢实施中西南战略,积是什么极走出的去,并购鄂钢和广西柳钢等扩大自身规模,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在2010年后连续6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后来因为武钢的产品极度依赖房地产,导致武钢在2015年产生巨额亏损,为后来被宝钢合并埋下了伏笔。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
武钢对于武汉来说,不光是经济的长期助力,也留下了一些工业财富和人文风景。青山区到今天还有很多东北人,那是当最有年鞍钢南下的工人及后代,当然他们已经成了老武汉,但是部分人还是乡音未改;还有红钢城的红房子,武钢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青山弯管子话,这些都见证了这座钢都筚路蓝缕的艰辛。
对于武钢,你有哪些深刻的记忆?有些故事不去记录,终潜力将成为永久的遗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