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中原区税务筹划公司名称(中原区税务局位置)

3月31日消息,中原环保(000544)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本年度,公司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的战略发展理念,全体干部职工上下同心,真抓实干,以持续全面打造行业典范为目标,突出转型发展驱动,投资项目持续落地,经营业绩取得重大突破;公司体制机制运行规范,业务发展优质高效,队伍建设和谐稳定,凝聚起继往开来的新局面。


(一)董事会工作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及公司业务需要和董事会工作安排,共筹备召开董事会会议10次,股东大会会议3次。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工作,提交董事会审议了《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等42项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了《公司2016年度报告及摘要》、《关于修订部分条款的议案》等13项议案。


(二)经营管理工作


1、达标提质、开源增量,污水处理呈现新态势


2017年,公司下属13家水务运营单位,在保证安全生产、出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外部开展水量摸查,内部优化控制工艺,科学调配资源利用,污水处理经营再创新高,全年共处理污水46301万立方,中水处理2703万立方。


2、强化管理、规范服务,集中供热实现新提升


2017年,公司坚持以"规范、服务、发展、效益"为理念,集中供热管理日益规范、供热管控水平不断增强,供热服务质量、经营业绩实现了新提升。两家供热单位实际供热面积达到380万平方米以上,发展热用户超过25000户,新增超过6500户。


3、革故鼎新、科学引领,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


为适应公司发展战略,提高公司研发和创新能力,公司审时度势,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积极探索新工艺、新办法,不断加强和改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专门成立了污泥处理研发团队,通过长期自主研发,形成了从污泥调理、减量、低温干化到资源化利用四位一体成套技术,实现了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环境化,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


4、抢抓机遇、奋力攻坚,投资发展拓展新领域


公司全面开拓环境综合治理领域,不断丰富项目投资模式,以PPP模式为主,通过合作、合资、参股、收购等途径,多种方式适应行业市场发展变化,深耕河南省市场,大力拓展全国业务。本年度,公司分别成立了河南五建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河南晟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合资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建筑工程、光伏发电、开发运营固废处置、污泥处置、农村污水处理等相关业务。不仅拓宽了公司投资发展领域,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更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5、完善措施、落实责任,平安建设实现新常态


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就是生命"的安全方针和理念,并以安全标准化认证工作为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管理规定和要求,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狠抓平安建设和安全宣传教育,夯实平安建设和安全基础,全面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平安建设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目标,做到了"平安企业、平安发展"。


6、强化存量、优化增量,人力资本经营实现新趋势。


2017年人力资本经营继续围绕"总量控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提升素质"的指导思想,做好人员合理配置,优化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全员素质。为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优化人力资源结构,2017年公司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双机制完成公司各专业人才储备招聘工作。组织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一线生产技术人员、新入职人员开展各类培训,同时启动了网络学习平台教育,形成了全面带动公司员工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7、恪守制度、严格把控,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公司以全面提升集团财务管控为抓手,在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上,财务和资金管理效能凸显,效率水平日趋提高。通过科学规划、标准制定、推动步骤等方面,发挥了主动组织、培训引领、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等核心作用,科学合理的编制了年度全面预算。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公司将坚持"立足中原、走向世界",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按照"以生产经营为根本基础,以投资发展为根本抓手,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支撑,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全面打造行业典范作为战略突破口;通过项目投资、股权投资、收购兼并等手段完善主营业务全产业链,致力于成为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经营科学、管理规范,污水运营综合能力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在污泥处置、污水处理上均拥有领先全国的核心


技术。公司旗下王新庄污水处理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等水务单位多次获得全国"十佳"污水处理厂、全国城镇供排水行业突出贡献、建设美丽河南节能减排竞赛先进等荣誉;公司南三环污水处理厂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另外,中原环保还荣获国家环保技术评估中心污泥处置适用技术案例推荐、河南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市政公用行业先进集体、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


2、公司具有丰富的污水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成熟,管理规范,制度健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


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3、公司水务生产单位产能不断提升,加强技术储备,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型药剂的摸索与探讨。公司不断摸索、勇于创新,根据以往的运行经验,通过多方研究探讨,自主开发了一期精确曝气系统和智能加药系统,成果显著。2017年7


月,由河南省教育厅推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牵头申报,公司与山东大学等相关单位合作参与的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河南省典型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省科技厅审批,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4、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污泥资源化利用研发,专门成立污泥处理研发团队,遵循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


向,通过长期自主研发,形成了从污泥调理、减量、干化到资源化利用四位一体的成套技术,且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为污泥问题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5、公司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着"发挥优势、协同创新、紧密合作、发展共赢"的原则,共建"同济大学中原


环保产业研究院",围绕公用事业领域、环保领域和生态建设领域等,立足中原,面向世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为公司打造全产业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污水处理行业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住建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应进一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转变,由"污水处理"向"再生利用"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根据2015年的"水十条"和2016年的"规划",未来三年,国家将大力扶持污水处理企业和行业发展,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治理投资将大幅增加,污水处理企业必须抓住当前发展机遇。


水污染现状与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密切相关。2011年以来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污水治理需求不断提升。基于对水环境的深切担忧,加强水污染防范与城镇污水治理被列为"十三五"期间环境治理的重点内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新建要求将推动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国内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以及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未来对污水处理企业的技术要求将越来越严格,行业技术水平将向更高标准的污水深度化处理方向发展。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简易、高效率、低能耗的技术路线适合我国的国情。目前在高效率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也开发出了一些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


国家经济实行"供给侧改革",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PPP模式)的大力实施,产业走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以及规范化,建立企业环保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强化部门协同监管、联合惩戒等环保执法措施日趋严格,以环境改善效果为导向,环境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环保行业将在快速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形成优化产业结构的动力,以产业技术、商业模式、市场机制创新引领以及促进与国内环保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技术、建设、运营等各项综合实力优秀的企业不断形成,推动产业企业进一步向专业化、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大型环保企业集团实施相关行业企业的并购整合,加强相关优质要素的融合以及互补,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2、集中供热行业


目前,全国设有集中供热设施的城市已达42.8%,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中,民用住宅建筑面积占59.76%、公共建筑面积占33.12%、其他占7.11%。城市供热绝大多数以保证城市冬季采暖为主,用于生活热水供应仅是很少一部分,用于夏季供冷就更少了。城市供热已从"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向山东、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发展。尤其是"三北"地区13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全部都有供热设施,形成了较大规模,并正在向大型化发展。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形成了以锅炉房、热电联产为主,其它热源方式为补充的格局。随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在全国的推广,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低热效率锅炉的步伐。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加快淘汰小型分散燃煤锅炉,推行城市集中供热。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应法规、政策等支持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2013年9月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加快推进集中供热,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2017年1月,《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加大既有热电联产机组、燃煤发电机组调峰灵活性改造力度,对行业相关技改项目有了新的要求。


3、河道修复行业


河网水系不仅仅是水利防洪排涝通道,也是城市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城市水系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做好城市水系治理工作,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农田灌溉等具有多重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河流管理方面,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仍有区域性的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紧缺、水生态退化、洪涝灾害等问题尚待解决。流域多头管理、职责不明、公众参与不足等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虽然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削弱了原有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其主要表现在河流干涸,水生态环境消失;河流功能降低,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加重。因此,基于环境治理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探讨河流治水方略,修复河流生态刻不容缓。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开展京津冀晋等区域地下水修复试点。整治主要河口海湾污染。


4、固废处理行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日益加快,建筑垃圾随之增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也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各类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约为800亿吨,每年产生量近120亿吨。


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生态中国的建设极为不利。事实上,"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能将其减量化、资源化,建设"无废社会",必将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可持续的发展。


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是第一大城市垃圾源。当前,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尽管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长期把垃圾处理作为公共事业,政府的扶植配合政策起着关键性作用,多是参与PPP融资方式中,今后政府发挥的余地仍然巨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已不是主要瓶颈问题,主要症结就在于相关的法制政策保障的引导与落实。因此,在推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好体制机制方面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国家对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日益重视,先后出来了多项政策法规。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开展全国危险废物普查,加强含铬、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抗生素菌渣、高毒持久性废物等的综合整治。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固废垃圾处理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将实现规模的量化扩充,实现由局部向全面的扩充,国家相继出台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建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等三大规划;公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提出了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三大领域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渗透液市场等领域。


(二)公司发展战略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公司制定了三年发展战略,总体思路是:以"立足中原、走向世界"的市场战略,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拓展业务领域;按照"以生产经营为根本基础,以投资发展为根本抓手,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支撑,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的经营管理理念,依靠创新全面打造行业典范作为战略突破口;通过项目投资、股权投资、收购兼并等手段完善主营业务全产业链,致力于成为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以"规范务实、防范风险"为基本原则,做强做大中原环保,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本快速增值,努力使公司成为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环保企业。


(三)公司经营计划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立足"大环保、大公用、大生态"这一主线,紧紧抓住生态环保发展的黄金时期,发挥资源优势,扩展投资领域,不断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新战略引领行业典范的新突破,以新思路拓宽经营发展的新理念,以新面貌推动企业文化的新常态,以新科技实现公司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升企业影响力、凝聚力、创新力。


1、谋划发展新战略,引领全面打造行业典范


加快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企业,是公司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以"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担当精神、奉献精神",扎实、高效、创新的推进各项工作,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持续地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2、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实现对外投资持续发展


一是扩大投资业务范围。紧抓市场行业的先机和机遇,以公司主营业务为主,扩大涉足关联行业和新兴行业,在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政策法规、节能减排和鼓励发展范围内,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各市县有关部门的合作交流。二是扩宽投资业务区域。以郑州市及周边区域为主,扩宽面向全省及全国项目的投资机遇,缩小与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差距,占领市场份额。三是继续完善配套体系。加强配套法律法规、管理服务体系、信用评价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以及金融财税政策的完善,使投资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四是打好重点项目"突破线"。持续跟踪,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已有项目合规落地,确保已开工项目施工质量优良、安全顺利完工。


3、生产经营实施标准化,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再提升


一是供热单位要全面进行规范管理提升,做好热源、管网、交换站、用户、收费、客服等各环节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争取更大的发展和优异的业绩。二是水务各单位开展全流程技术分析,建立全流程成本控制体系与管理体系,扩大收水范围,提高出水水质。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水平。结合公司各行业特点,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促进生产运营技术水平升级,实现各单位生产正常运营。四是深化内部学习交流与校企合作,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抓住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有利时机,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努力使公司专业技术水平再提升。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支撑,人力资本经营再上台阶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不断增加人才数量。同时,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储备库,通过分门别类举办干部职工短期培训班、开办内部培训讲坛、支持鼓励在职深造等多种途径。二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培训考核评估工作,进一步提高干部员工素质。


三是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建立科学完整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持续、深入进行。四是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对各专业、各岗位人才进行盘点,建立一套完整的后备人才选拔、评价、培养体系,建立公司人才梯队,满足公司未来3—5年的发展需要,确保关键岗位人才的素质和质量。


5、引入科技新生力量,带动企业平台飞跃


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将成为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的重要渠道。2018年将针对公司现有管理流程和生产工艺,利用行业内的先进信息技术初步实现信息化改造。利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逐步代替传统管理方法和人工生产模式,全力推进集中式信息数据体系的部署,并尝试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公司管理先进程度,满足公司在财务、人力、物资、生产经营、投资方面的需要。


6、提高依法办事效率,从严治党、廉洁自律


一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要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二是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深入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建制度建设,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年"活动,深入推进党建示范点创建,开展观摩交流,促进互相提高。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强化廉洁教育,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丰富教育形式多元化。


7、公司未来发展所需的资金计划及资金来源


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公司将继续做好预算管理,实时掌握财务政策和总体支出进度,实时提供准确财务数据。着力打造融资管理中心,使融资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广开融资渠道,配合公司发展战略,发挥融资协同效应。进一步做好财务科学化、合理化支出,财政协调工作。加强税务筹划与纳税管理,建立台账,督促优惠政策得到执行。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竞争性风险


近年来以城市环境的市场需求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对环保领域大力扶持的政策驱动下,促使大型央企、地方国有企业和民间资产进军环保产业各项细分领域,部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逐渐激烈,环保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未来将会有更多潜在竞争者通过项目投资、兼并收购、寻求股权合作等方式进入环保各领域,公司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行业竞争格局。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不断扩大市场范围,延伸产业链,提高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


2、行业经营模式性风险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切实参与并有效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的环保产业合作模式,积极开拓PPP业务项目,PPP


模式这一新型业务合作模式具有投资总额大、建设及运营期、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目前可借鉴的行业投资经验尚不完整,且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配套制度尚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外部政策以及环境变化、公司项目投资、建设以及综合融资能力的变化都将给项目盈利能力带来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状况及融资能力,结合新型业务模式,稳步实施细分领域业务模式,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同时在建设期运营期制定对项目整体把控措施,确保项目整体盈利能力以及投资回报。


3、生产成本上升风险


公司从事的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领域,建设及运营成本是影响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盈利的重要要素,随着国内物价水平、人力成本以及各项物资原材料价格的提升,公司也将面临生产成本、人员工资、建设成本等各项费用上升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