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电影院现金流紧张如何税务筹划(电影院现金流充足原因)


文 | 浅夏


头图 | 东方IC




你有多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北京疫情反扑的第一个端午小长假,大多数人沉浸在网络平台播放的《乘风破浪》《隐秘的角落》里,线下影院生死仍是问题。




从1月24日影院关闭以来,截至7月6日,影院按下暂停键已达165天。




在这165天里,众影视从业者看到了关门倒下的同行,看到了疫情被控制后的开门希望,影院隔位就座的通知,紧接着,就又是疫情反扑,延迟复工,与遥遥无期的等待。




天眼查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超过4万家从事电影和影视制作、发行、放映的企业吊销或注销。




每天都在遭受精神折磨的从业者们想不明白,满大街都是恢复了的饭馆、集市、酒吧,连社区的广场舞都跳得不亦乐乎,怎么被撇弃的电影院就迟迟不能重启?




更可怕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网络信息中,夹杂着部分人异样的评论,这其中是对电影行业的不理解甚至仇视。




01


活下去?很多人可能撑不到出复工通知的那天了




阿诚是天津一家影城的员工,疫情之前,他所在的影城2018年初成立至今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影城所属院线在全国有几十家门店,且一直在扩充和收购。




每年的春节是影院赚钱的最好机会,去年春节档票房将近70亿,在全年600多亿票房中占据了10%以上。




和所有影城一样,阿诚他们为了抓住春节档的赚钱机会,提前做了很多充足的准备。包括卖品进货、放映机的检查和清理、兼职营运员的招聘等。电影票预售的效果也很不错。




疫情出现后,影院买入大量口罩和体温计,甚至在排片时把3D格式的电影改成2D,为的就是让观众不用去接触3D眼镜。




“1月23日上午,一条关于所有电影撤档的热搜彻底打乱了我们的一切准备。”阿诚说。




接下来就是非常繁琐的退票工作,24号正值大年三十,他们没有在家看春晚吃团圆饭,而是照常营业到凌晨5点钟才歇业。




谁曾想,这一歇就没有了回归之日。




三月签订待岗协议,五月开始裁员。停业至今的五个月里,同事们有人要养家糊口,出去送外卖,有人干起了微商,也有人凭着对电影的热爱,坚守在这里。




阿诚讲述了影院在无开业状态下的运营成本:放映机需要每周开启试片2个小时,一个月的电费就有1万。




因为要反反复复准备复工,口罩、消毒液、椅套、食品饮料的进货退货成本,动不动就砸进去十来万,比平时营业成本还高。




员工基本工资要发,每月两三万。还有更沉重的每月房租40万。




粗略算下来,疫情至今,每个月50万的钱在无意义地消耗着。这还只是一家天津小影城的缩影而已。




普遍来看,三到五线城市,停业期间单店每月损失在20万到30万元。




而一线城市影院每月仅房租就可达上百万。进入六月,下半年的房租又要开催,恐怕又要迎来新一轮倒闭潮。


“我已经不奢求立刻复工了,只请求能给我们一个确切一点的复工时间。”




“最可怕的就是毫无希望的等待,什么时候是个头?”




“像监狱里等待判刑结果的犯人,不知是死是活,不知何时出狱。”




每一条关于影院复工的探讨下,经常能看到上述发问。




整个疫情期间,影院复工的苗头,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3月中旬,河南、福建、四川、广东和新疆等地的影院开始试营业,但很快遭到急刹车。




全国各影院接到国家电影局紧急通知,“全国影院暂不营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具体复业时间等国家电影局通知,请务必知悉。”




第二次是6月份全国疫情马上就要拔开云雾见月明,小区已经在慢慢开放,憋了许多的观众都蠢蠢欲动奔赴电影院。




但北京新发地的事情一出,从业者迎来的又是“电影院、KTV等密闭式文娱场所暂不开放”的一纸命令。







影院的特殊性,不能像服装等行业可以网上售卖来获取收入,一些网上所晒的低价卖爆米花等“自救”措施,也只是杯水车薪。




“6、7月份是很多从业者的底线,如果还不能给复工通知,会有一大批人选择离开。”阿诚无不惋惜地说。




微博知名电影博主“西部影评人李慕白”认为,“如果北京这次的疫情能控制住,影院开门时间预计是9月,因为有献礼片已经确定在国庆档上映了。”




02


一天亏损100万,谁为影企“输血”?




6月10日,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黄巍逝世的消息,向行业扔了一颗炸弹。



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大家的目光还是由一个人的逝世,转移到整个停滞的电影业。




52岁的他,参与投资、管理的影院多达百家。有媒体贴出他的朋友圈,几条更新均与影院行业的停业和复工问题有关。4月13日后,他的朋友圈再无更新。







导演贾樟柯在微博上转发了黄巍逝世相关内容,转发语为“行业之悲”。




没错,员工可以选择自救,而对于影院、对行业来说,除了等待,别无选择。




在影院没有观众的日子里,《夺冠》、《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等近30部电影陆续撤档,国家电影局估算全年票房损失将超过300亿元




这只是对于票房损失的估算,而且是较为保守的估算。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说,损失难以估计。




数据显示,影视公司万达影业、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202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分别为249.75%、67.82%、52.64%。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香港卖楼套现2.2亿引发关注,这是王中军在去年卖画之后又一次变卖家产,华谊的艰难可想而知。




贾樟柯曝出了行业实情:有的影企一天亏损100万!







行业哀嚎,有什么方法或措施能为影院续命?




“西部影评人李慕白”提到了三个关键词,输血,造血,呐喊。输血是影院可以拿到银行贷款,造血是影院复业。呐喊是行业力量找出代言人,替影院发声。”




造血时间无法预估,那么输血和呐喊呢?




“现在除了贾樟柯的发声,顺带有几个明星转发了一下,基本就没重量级人物对电影院关注了,这个很尴尬。”




而据新浪娱理报道,以当下的情况,影院投资人的压力无法寄希望于银行贷款,“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复工,你想继续贷款,没法做风险评估。”他们恳求能获得向银行继续申请贷款延期的官方表态,“不然真的活不下去了……”




据了解,在国内,各地政策方面呈现的两种帮扶方式,一为补贴,二为免征。




例如北京财政局退还260余电影院304万元已缴专项资金,以缓解影院现金流紧张等实际困难;浙江金华为影院发放租金补贴,单个影院最高10万元。




03


影院生死之外,被误解是更大的伤




阿诚很清楚,因为这次疫情,影院行业错过了春节档、五一档、清明档、端午档,甚至是整个暑期档,票房损失惨重无比。




再加上影院开业之后,观众的上座信心不足以及影院限流,至少要有一段时间的亏损经营。




现在整个行业都期盼着7月底好莱坞的《信条》和《花木兰》两部大电影准时上映能让影院回血,但很明显,小小的希望又被蒙上了厚厚的乌云。




影院的“难”还要持续很久。




疫情天灾难防,但让阿诚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理解电影这个行业?那么些借机鼓吹电影无用论的、让电影院倒闭的,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刺耳。




1、“电影在网上在家看就好了”




疫情让影视上市公司的“跌跌”不休成为常态,但线上视频相关业务公司却受益于疫情下的“宅经济”,业绩增长迅速。




但这难道就能说明电影院的存在没有意义吗?




影院就是为电影而生,电影也是只有在影院才能散发出其独有的魅力。




像《流浪地球》《阿凡达》《2012》这些电影,在电影院和在电脑上看,能是一种感觉吗?对电影技术和工业化的进程又能有什么作用?




知乎认证电影导演路阳一语中的,“电影院体系一旦崩溃,电影行业会立即死掉(不分国界)。”







我们都希望中国也能有好莱坞,但前提是中国电影得活下去。




2、“电影院倒闭吧,别再给烂片、烂明星生存机会”







把对电影质量、明星的恨加在影院和从业者身上,这是没有道理的。




影院只是电影产业的最终端,它只管把电影放出去给观众观看,不牵扯任何明星的利益,也不对电影的好坏负责。




一部电影的票房,影院占据受益的30%左右。




就算影院倒闭了,那些表现不好的明星依然有电视剧、广告、直播等平台供他们生活,烂片依然充斥在各个网络。




3、“我们不需要电影”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影院迟迟不能开业也和电影行业在中国所有行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经济贡献相对较少有关。




的确,中国电影市场一年票房600多个亿,从产值来说,可能还不如一家大型公司。




但电影在精神和艺术层面的探索、文化自信的树立、意识形态建设上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中国每年的人均观影次数维持在1的水平线左右,北美的人均观影次数是2-3之间。




好莱坞被说成是美国文化的使者,在中国呢?中国电影又能代表什么?




4、“国家都同意开门了,是影院自己不想开”




因为对行业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5月份国家就已经同意开业,迟迟不开业是影院自己的问题。




但影院开业除了国家同意外,还要得到国家电影局的开业通知,然后是各城市相关部门根据疫情情况再做开业决定。




只有电影局发话开业,相关部门才会制作拷贝和密钥文件,有了密钥影院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放映某部电影。




院线方面,刚开始肯定要选择一些减免租金或者业绩比较不错的影院开业,然后陆续开放其他影城,毕竟开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所以统一开业是不可能的。




一切流程都需要时间。




电影不像餐饮、娱乐,不是说开就能马上就开的。




04


写在最后




影院停工带来的影响比普通人想象得大得多,它不只关乎到影院的生存。




那些为影院提供卖品的供货商、影院周边的餐饮店和商场都会因为影院无法开业而遭到连累,那些每天跑电影院的电影发行人员也无工可干。




那些响应扩建影院的号召,贷款开影院的影投人,现在却只能卖房卖车来维持最后一丝希望。




电影制作的暂停,很多的剧组无法开工,这又牵扯到导演和演员。




影院停工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知名电影博主@导筒directube转发了张文宏的一段话,获得2万 人转发。




张文宏说:


每一个演出停止以后,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每一部电影停掉以后,都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被打折。




一个电影演员、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剧演员最绚烂的青春也就十年,停工一年就意味着10%的艺术人生打了折扣。







隔坐售票、无接触网上购票、员工佩戴口罩、进门测体温扫码、场间拉长进行消毒、确保空调排风系统正常运转……全国影院时刻为复工筹划着,为观众再次回归准备着。




作为电影从业者也是电影爱好者,阿诚仍存信念,“作为我一个来说,如果能陪伴中国电影走过这至暗时刻,相信会是我一生事业中最开心和最荣耀的时刻之一。”




*文中受访者阿诚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