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湖北省襄州区工商局沈氏海(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工商局)

打卡时间: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


忠公遗像。


邹浩《道乡集》所载《澹山》诗。


邹浩《道乡集》所载《责授衡州别驾永州安置谢表》。


邹浩《道乡集》(现代版本)。



在梳理历代诗人吟咏永州的诗词时,有一个宋代诗人的经历和作品让我为之动容。


他,便是生活在两宋之间的湖北省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邹浩。


邹浩生于北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十月十八日,卒于政和元年(1111年)三月九日,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元丰五年(1082年)中进士第,从此步入仕途。


邹浩崇尚大道,自号道乡。开始那十几年,他一直为人师表,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扬州州学、颍昌府学、襄州州学任教授。绍圣三年(1096年)二月,邹浩因父病,辞官回家。元符元年(1098年)九月,邹浩被宋哲宗亲擢为任右正言。


北宋改唐代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设置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和正言为属官。正言的意思是要向皇帝说正确的话,纠正皇帝的错误言论。


邹浩由地方转入中央任职,有了更多发表言论、襄阳市参与政事的机会。起初他怕连累老母,欲推辞。好在母亲深明大义,极力支持他,才进入台谏机构。期间,他就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向哲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嘉言入告,无不从者”,得到哲宗额外赏识和信任。


万万没想到,就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却突然遭遇了麻烦。


麻烦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居然弹劾哲宗最信任的宰相章惇。襄州区另一方面元符二年(1099年),他坚决反对哲宗立刘氏为后,章惇趁机上言邹浩狂妄,应当严厉惩罚,结果邹浩被除名勒停,赶出了朝廷。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继位,邹浩被召回朝廷,为右正言。襄阳市随后,又迁为左正言、左司谏。后又改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一度受到重用。


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与宋徽宗一起着手编类元祐党籍。蔡京好斗,大肆排除异己,元符末年于北宋政坛特别活跃的邹浩、陈瓘等自然难逃厄运。


据《三朝名臣言行录》卷一三《吏部侍郎邹公》记载:“除宝文阁待制知江宁府,寻改知杭州,未赴,责授衡州别驾,永州安置。”


诏令是七月颁布的,四十二岁的邹浩奉旨南下。十月三日,抵达永州,正式打卡斯地。



古时官员来永州,大多是走水路。而从水路到永州,必经祁阳县;而途经祁阳,大多要去湘江边的浯溪看看,一是瞻仰大名鼎鼎的《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二是凭吊元结颜真卿二人的丰功伟绩。


邹浩的书法和绘画功底都不错。南宋名臣李纲《跋道乡墨迹》曰:“侍郎邹公硕学劲节为天下所宗仰,诗铭精深,有古作者之风;字画似其人,自可宝也。”说明邹浩不仅善书,且善画,为时人所重。


作为一个书法家,邹浩肯定不会错过浯溪。


据《邹道乡先生年谱》记载:邹浩赴永州时,夫人沈氏及子柄、栩偕行,十月三日到达永州。崇宁二年(1103)正月,除名勒停昭州居住,三月赴昭州,沈氏与两子仍留永州。


也就是说,邹浩在永州“安置”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个月时间,但他在永州留下了不少诗文。


在浯溪,邹浩遇到了一个名叫伯新的和尚,寄住在元颜祠,人称浯溪长老。这个和尚也是一个书法家,不仅仰慕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还收藏着怀素的真迹。他最大的爱好不是每天念经,而是观察那些来浯溪瞻望摩崖石刻的人,找机会与对方探讨书法。


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站在石壁前虔诚膜拜的邹浩引起了伯新的注意,两人搭讪,一见如故。伯新邀请邹浩一行来到自己在元颜祠的房间,想找出怀素的真迹给他看看。可是,他翻箱倒柜,甚至把床上的被子也拆开来寻找,就是没有找到。但他找书法的过程和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邹浩的脑海里,因而变成了邹浩的一首调侃诗《戏浯溪长老伯新》:


永州怀素精草书,毫端万象纷卷舒。


浑身是眼看不破,一笔至今藏物初。


浯溪得之不自用,却要他人书作图。


蓦然打个筋斗去,觅纸觅绢一物无。


急将床上被来拆,手忙脚乱纵横铺。


五云和尚巧言语,扫尽六幅裁须臾。


叠了又开开又叠,喜欢胜获衣内珠。


二三子笑几绝倒,左右僮仆咸惊呼。


宁比酸寒杜陵老,海图拆应家人须。


脱巾漉酒解龟当,表里空旷真丈夫。


吾行天下何啻半,常恨眼前无此徒。


那知兴发乃方外,与彼嗜好同根株。


小中现大大可睹,跳出规矩渠非愚。


他时风雪夜参半,灰炉冰冷灯影孤。


坐披破絮似鱼网,数挽不掩皴肌肤。


只应侍者隔壁私自语,我师为谁说法声呜呜。


浯溪长老文化修养不错,交往也多。邹浩喜爱浯溪的碑刻,在那里逗留了两日,长老介绍了成权、佚逸道人、文照、义明等几个本地人给他认识。大家交谈甚为投机,本地人约邹浩有空时经常来祁阳走一走。邹浩应允,后来真的多次来浯溪,并留下了一些诗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甘泉铭》,内容如下:


祁阳邑城之北,有泉出焉。瞻足一方,不知几千年矣。零陵蒋湋,恨元次山居浯溪,去泉纔五里许。又数往来,访寻山川之胜,见于文字,何所不有,乃无一言及此。遂以语晋陵邹浩,而属铭之。铭曰:


山下出泉,其甘如醴。井冽而食大国,百里莫之令而自均,民到于今受其利。云行雨施,自今以始,水不可以终止,其孰止之。


这是应后来在零陵结识的隐士蒋湋所求而写,写好之后交给对方。后来,张栻随父亲到零陵,从蒋湋儿子那里获得此书法,加写了一段跋,请祁阳县令刻在甘泉旁边。



永州,原名零陵,在邹浩抵达时已是千年古城。且不说久远的虞舜南巡、二妃寻夫留下的足迹,也工商局不说两汉时期侯王将相在此留下的风光,仅说李唐以降,出生在本土的草圣怀素和谪居在此十年的柳宗元所营造出的文化气象,以及元结开掘的朝阳岩,就深深地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


按照朝廷规定,邹浩抵达永州之后,首先给皇帝写了一篇《责授衡州别驾永州安置谢表》,报告自己的行踪:


臣浩言:伏奉告命,责授衡州,别驾永州。安置于十月初三日,到永州讫。分合诛夷,曲蒙矜宥,危心甫定,感涕交流。伏念臣顷在先朝,擢登谏省,每奉丁宁之训,俾输献纳之诚。愚不自量,期仰酬于简拔,妄有所发,乃上渎于威颜。向非先帝之深仁,宁复馀生之可报。遄逢圣作,召自炎荒,虽圣度与其惟新越跻,禁从而公议,久之难掩。迄正典刑,尚玷散员,获居海外。此盖伏遇皇帝陛下,道隆覆载,明极照临。谓臣夲是言官已坐,狂而显黜。知臣数更大赦,与初犯以殊科,特缘昭示于友恭,是以必申于惩戒。重念臣亲年滋老,弟疾未瘳,方得请于乡邦庶少,宽于私计。岂期罪过远取窜投,既孤主上亭育之恩,报效莫图于万一。又虚老母晨昏之奉,道里不啻于五千。俛仰以思,忠孝安在?臣浩敢不深惟训敕,力务省循?既往之,咎何追,但弥增于惕励,再造之身未殒,犹窃冀于哀怜。


一个人对陌生环境的熟悉,通常是由近及远的。邹浩对永州的熟悉,也是从城内而城外的。


永州城内东山之巅,有柳宗元昔日经常来玩耍的法华寺。邹浩追寻柳子的脚步,在这里结识了一个叫义霞、法号霞老的和尚。霞老为远眺江景,效仿当年柳宗元斥资建设西亭,于云会堂后开建了一个小轩,两人坐在那里一边品茗,一边交谈,十分襄州区投机。邹浩为霞老写了两首诗,其中一是《霞老于云会堂后开小轩为以览胜名之因示短句》,内容如下:


潇湘之胜渺无穷,尽入西轩一览中。


须信高山巧方便,为人别自有家风。


永州城东南有一处碧云庵,为唐刺史芙蓉堂旧址,前宰相范纯仁曾“安置”于此长达四个年头,而且去年刚刚谢世。因为范纯仁德高望重,赢得永州人民的深切怀念,大家以不同方式进行祭祀。就连法华寺,也内设祠堂。正月二十工商局日,邹浩来到法华寺找霞老,见他正在祠堂做法事,感慨不已,写下《悼范丞相》二首:


其一


钟铭勋业今何在,土偶形容尚俨然。


惟有老僧心不改,慇勤歌呗作三年。


其二


公骑箕尾归天去,我放江湖继踵来。


邂逅招提见遗像,尚疑东閤为贤开。



永州西郊的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改名。柳宗元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有四记遗址位于愚溪。他谢世之后,来此寻踪者甚多。


作为一个诗人,邹浩对柳宗元膜拜已久。安置永州,自然也要来愚溪看看的。在愚溪,他找到了一个守道山庄,这与他的自号“道乡”不谋而合。在山庄,他喝了一杯茶,写下一首诗歌。


从守道山庄返到愚溪口,沿潇水溯流而上,抵达元结发掘、柳宗元反复吟咏的朝阳岩。在朝阳岩,他读到了九年前邢恕写的诗歌和留下的题刻,有感而发,用邢恕原韵写了两首诗。


跟柳宗元一样,在寓居永州的五个月内,邹浩多次来此游览。大约是追寻柳子笔下《江雪》意境,有一次正值下雪,他居然冒雪坐船过河,游览了朝阳岩及火星岩,写了一首《冒雪渡江游朝阳火星二岩既归戏作》:


踏雪寻山亦自奇,归来追想欲吟诗。


孺人顾我忽然笑,却道君今休更痴。


零陵县衙在城南,靠近南门,与群玉山和朝阳岩隔河相望。县令朱陟,字彦明,是个天才,年少时就受到皇帝的接见。他不但跟邹浩谈得来,在邹浩刚刚抵达时陪他游览古城,还介绍了本县隐士蒋湋和义士子发等人给他认识。邹浩了解朱彦明的身世之后,写诗赞他,其中有“义薄沈氏海云霄世几人,零陵邑宰迥超伦”一句,对朱的评价颇高。


后来,邹浩去到昭州,又写信给朱彦明表达自己的思念与感谢,其中一首为:


前时递角惟忧速,今日邮筒只恐迟。


书到零陵长官处,掀然一笑有谁知。


蒋湋,字彦回,博学好客,虽然隐居在永州城外,但与来来往往的名士交往颇多。崇宁二年(1103年)三月,邹浩奉旨自永州赴昭州(今广西平乐)居住时,让夫人沈氏跟两个儿子继续住在蒋彦回处。


大约是崇尚陶渊明的生活方式,蒋彦回在城郊的住处种满桃树,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他将住处命名为绯桃轩,邹浩常去那里玩耍,写诗一首《题蒋彦回绯桃轩》:其中有“蒋侯本是神仙族,杨州骑鹤飞游遨”一句,表达了自己的艳羡之情。



永州城南二十五里外的淡岩,传为秦时零陵籍贤人周贞实(一作周正实)的隐居地。


唐大中十四年(860年),时任永州刺史张灏仰慕柳子,酷爱永州山水,喜欢到处游玩,曾寻迹到淡岩,写下了一篇《石室记》。宋熙宁七年(1074年),时任永州通判柳应辰陪同太守等人游览,写下一篇《淡山岩记》,慨叹那里的美丽被糟蹋。


邹浩在永期间,很向往淡岩。起初,由于距离较远,他未能去成,站在城内的东山之巅远眺,写了一首《望澹山》:


澹山形势冠零陵,咫尺拘挛去未能。


怅望烟霞今阻隔,尚期归路一来登。


后来,毕竟成行。游览之后,感慨不已,写了一首《澹山》:


目击何人妙得知,谩携斧子住岩隈。


衔花无复鸟兴供,运木有时神倒栽。


丈室每思云外去,沱山长记雨中来。


凭师更展慈悲力,早使回头一笑开。


一个名叫顾林宗的道州人,自外归来途经永州,前来拜访,邹浩想起昔日谪居道州的前宰相寇准,写了一首诗歌《示舂陵顾林宗》赠他:


寇公楼下钓鱼船,横绝晴波已七年。


邂逅莲宫论往事,恍疑同在夜摩天。



永州的山水足可以疗愈邹浩的心灵之伤痛,他本人也乐得在永州居住下去。


但是,徽宗并没有忘记他们这些“坏分子”。而后来成为奸佞的蔡京由尚书右仆射升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他撺掇徽宗仿元祐旧党故事,立碑于端礼门,书司马光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继续贬谪流放在外的那些人。


邹浩自然也在其中,名字被刻在碑上,列入流放清单。


据《宋史》卷十九记载:“崇宁二年春正月乙酉,窜任伯雨、陈瓘、龚夬、邹浩于岭南,马涓等九人分贬诸州。”


《三朝名臣言行录》卷一三《吏部侍郎邹公》载曰:“明年,除名勒停,昭州居住。”


接到诏令,邹浩启程南下。临行前,他将妻儿托付给蒋彦回,在义士子发的陪同下,自己先赶往昭州,并且写了一首诗《别零陵》给各位朋友:


零陵讵中邦,道阻五千里。我以放逐来,本非心乐只。


身止高山巅,忽忽弥半祀。人情久自亲。况复多可喜。


坐使故乡念,如火沃之水。罪大不得留,今兹动行李。


昭州虽岭南,流寓盖均耳。倘未还庭闱,在彼犹在此。


胡然当作离,耿耿殊沈氏海不已。物我要兼忘,咄哉从此始。


看见依依不舍的妻儿,他又写了一首《将往昭州示柄》交给长子邹柄:


与汝暂相别,南作昭州行。昭州距零陵,坦坦十日程。


音信易来往,勿动异乡情。但自勤读书,思索厥义精。


圣贤如日月,为汝出光明。脩身识根本,力践以其诚。


发为文字间,笔墨自纵横。零陵豪杰士,张邓尤高名。


汝其师事之,北面听指令。分阴古所惜,况乃汝后生。


省定汝母外,谨勿他事萦。皇恩极天地,我罪终从轻。


还家知有时,欣见汝向成。用为祖母寿,慰叔及弟兄。


携汝返乡国,重增门户荣。


在昭州的岁月里,邹浩偶尔看到一组关于潇湘的绘画,就勾起了他对永州的回忆,因此写了一组诗《少隐惠所尽潇湘雪景》:


其一


永州城北十五里,二水初同为一水。


天花开玉满前飞,人在故人亭子里。


其二


前年深冬一丈雪,岩拥朝阳渡黄叶。


鸬鹚插颈梦圆时,天作高山付双睫。


其三


将谓雪消无觅处,元来只在毫端住。


为余展出冻云天,一片潇湘宛如故。



白云苍狗,世事难料。


邹浩人在昭州,但他跟永州的缘分并没有就此而尽。


崇宁四年(1105年)正月,邹浩奉旨北移,携家人路过浯溪,与闻讯从零陵赶来和祁阳本地的一湖北省帮老友再次相聚,并留下一方石刻:


晋陵邹浩,子柄、栩,零陵张绥、蒋湋,祁阳成权、佚逸道人、文照、伯新、义明同游。崇宁四年正月五日。


邹浩请人刻石的消息传到县城,引起一阵热议。祁阳县尉萧秀实也很喜欢浯溪的摩崖石刻,他还有许多想法。当他赶到浯溪拜访邹浩时,两人就相关事宜进行了探讨。邹浩临走前,写了一首《勉萧尉秀实别刻磨崖》赠他:


忠义能令金石开,至今凛凛动昭回。


彼苍欲作无穷计,此事欣逢不世才。


净扫烟霞留健笔,巧分鸾凤过浯台。


亦宜爱日成君志,侧席知名即诏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