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滁州税收税务筹划(税收会计与税务筹划第七版答案)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的战略决策。市规建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重点推进‘五大协同’,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引领作用,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大江北’发展新格局作出应有贡献。”滁州市规建委党组书记、主任朱林表示。


一是推进空间协同。依托《滁州市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和《滁州毗邻南京江北新区协同发展规划》,加强滁州、天长、来安、全椒与南京江北新区的城镇发展空间结构引导,未来形成“234”的发展格局。“2”就是“两个核心”,即滁来全城镇群发展核、江北中心城发展核;“3”就是“三大板块”,以来安汊河、水口、大英等重点镇为核心的产城融合示范板块,以天长冶山、金集、郑集等重点镇为核心的金牛湖文旅休闲板块,以乌衣镇为核心的科教创新协同板块。“4”即2条南北向的核心发展轴和2条东西向的协同发展轴。


二是推进产业协同。重点是产业承接和优势互补。产业承接就是要全面对接“两城一中心”(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深度参与以江北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建设,做好产业园区功能布局规划,主动招引上下游企业,变被动接受辐射为主动承接转移。优势互补就是要立足我市土地、资源、人力成本等低成本优势,充分预留物流等服务配套用地,吸引南京江北新区优质产业资源,借势借力构建产业协作配套体系,争取实现双赢。


三是推进交通协同。将继续加密外连道路网,构建四通八达的区域交通体系。重点推进沿江高铁(合滁宁段)、合新高铁、滁宁城际等8条轨道线建设。推进滁淮高速、明巢高速、来六高速、滁天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到2020年,滁州成为皖苏之间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到2030年,“大江北”半小时通勤圈全面建成。


四是推进基础设施协同。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资源,既要协调好“大江北”区域内垃圾处理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充分预留天然气、高压走廊等市政管线廊道;又要促进两地在市政、医疗、教育、旅游、体育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协同合作,共同筹划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一站式”“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产品,构建符合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规划、多种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