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窥见一二(窥见一斑而知全豹成语)

编辑导语:由于政策和疫情的影响,地产行业规模已不像从前那样增速迅猛,在多重压力下,地产行业急需尝试新的管理模式,而“数字化工具”便在这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就数字化工具在房地产行业的普及现状、应用现状以及未来之路这三大方面进行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最差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政策影响叠加疫情,地产行业雷声不断。行业规模增速被踩下刹车,意味着房地产已经告别了野蛮生长的“黄金十年”,正式进入了“黑铁时代”。


在政策、资本、市场的多重压力下,过去唯经验论的管理模式愈加力不从心,更加精细的、依托于数据驱动的管理正在被以各种形态尝试。


其中,“数字化工具”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化工具的打造以及其对地产业务场景的适配程度,将成为影响企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01 普及现状:典型SaaS公司已成规模,互联网巨头虎视眈眈

自2010年以来,随着周期性的调控加码,房地产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日趋成熟,针对于地产行业的SaaS服务迅速发展。


国内主流的软件公司如金蝶、用友等纷纷入局SaaS服务,以其在企业ERP管理方面的先发优势加入房企数字化服务市场;聚焦行业垂类的软件公司如明源、广联达等也开始向SaaS服务转型,以期渗透地产行业的全生命周期应用场景。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述两类企业逐渐扩大并巩固了自己在地产SaaS业务中的占比。根据近期一项关于房地产行业数字化办公管理现状的调研数据显示,以明源云、广联达、金蝶为主的SaaS服务商其产品部署率达到75%以上,也有部分头部房企采用自研系统来满足企业管理需求。规模房企均已进入信息化管理时代。


房地产SaaS发展历程(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房地产数字化工具当前部署情况(数据来源:自主调研 问卷星样本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房企部署的数字化工具当中,以钉钉企业微信、而知飞书为代表的互联网协同办公组件的占比不容小觑。


疫情的出现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运作模式发生了深刻改变,更多的业务场景由线下搬到了线上,更多的信息需要从面对面交流转向以文字、语音和视频会议的形式传递。叠加调控政策加码对于地产行业的影响,“效率”现在被各大房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于此,素以高效著称的互联网巨头入局房地产数字化服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房地产行业SaaS软件分类(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的入局也绝非刻意为之。


2020年疫情爆发被指定为上网课APP后,钉钉迅速出圈,短时间内凭借其注重“管控”的产品特点圈粉传统企业管理者;企业微信背靠微信的12亿流量,成为营销端的输入接口顺理成章;飞书则是基于字节跳动对优秀企业管理经验的借鉴打磨成型,甫一问世即受到基层员工的青睐,并收获小米、“蔚小理”等一大批新经济公司客户。


由此看来,三大巨头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渗透只是时间问题。而在其入局之后,房地产数字化服务的格局版图也日趋分明——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老牌SaaS公司,将与代表高效的互联网新势力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展开正面交锋。


而如明源云等关注行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SaaS服务商,也将迎来平台属性(PaaS)与流量兼备的互联网新贵的挑战。



02 应用现状:协同软件并不协同?新工具需要新土壤

1.数字化工具使用痛点

尽管房地产行业数字化服务已日趋规模化,但其服务的核心——办公协同在目前看来效果仍不尽人意。


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地产办公软件的主要痛点集中于此:


结合调研数据并对部分TOP房企答题者访谈后发现,除少数房企已实现了自研系统的移动端和web端协同外,多数房企通过使用钉钉、企业微信、飞书弥补移动端协同办公的空白。


80%的被访者日常的办公场景中都存在着企业管理系统与上述三大套件“混搭使用”的情况,甚至存在只能用特定的成语浏览器登陆并正常使用管理系统的现象。


此外,对于系统内不同子系统的管理边界和权限设置,调研用户也是槽点不断。权限分割得过于分散、权限申请的流程冗长、权限的设置与管理制度存在冲突等都令软件使用者头疼不已。


房地产数字化工具使用痛点问题(数据来源:自主调研 全豹问卷星样本服务)


上述现象背后的原因从地产SaaS的发展史中也能窥见一二。


早期的房地产管理软件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从其扩展而来。软件更多是以面向过程而窥见一斑定制化开发,权限设计体系强调与房地产公司架构的适配性,在早期其确实起到了提效的关键作用。


但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企的组织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当一些新角色新部门出现时,原有的体系架构与新的管理模式之间出现真空,需通过系统的更新“补丁”不断适配新的管理需求。而这对于从软件公司转型而来的SaaS服务商而言并非得心应手。


早期的地产数字化管理软件的部署更像是“一锤子买卖”——企业花费不菲的费用部署一整套系统,期望它可以服役数十年;软件服务商也乐于接受这种单价高、周期短、可批量复制的模式,而对后一二续的增值服务意兴阑珊。


这种模式在增量市场非常有效,也奠定了当前地产SaaS的格局。


但在市场占有率接近见顶,且房企客户 “较难挖角”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存量市场的第二曲线,是SaaS服务商们亟待解决的课题,其产品意识和服务意识均需提升以适应这个移动办公、协同办公的时代。


疫情和政策调控加速了SaaS产品力时代的到来。目前看来,SaaS服务商们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尚未打造出兼容多种场景、多种设备的数字化管理生态,从而使互联网巨头们找到当前数字化管理的盲区得以抢滩登陆。


而在需求侧,政策加压下的地产企业以主动或被动的完成了组织架构重组,人效提升开始成为高频词汇。在过去,重资产、重资金、重经验积累的地产企业对于数字化管理工具的态一二度似乎更多是“能用就行”。


而今,行业发展逐渐褪去金融标签回归理性,但优质企业数量、发展空间、组织关系等要素都在与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对年轻人的争夺中渐渐式微,头部房企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传统以吸引95后、00后员工。


Z时代的打工人对互联网有着天生的接纳与推崇,他们对于数字化工具的娴熟使用将成为房企效率提升的关键推手,但同时也对当前看起来并不完美的SaaS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2.办公场景痛点

在调研中,关于日常办公主要交流方式的数据反馈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目前地产协同办公的困局。


微信群和打电话是最为常见的交流场景。而以注重用户体验、赋能组织为标签的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并未表现出其对比地产SaaS组件的先进性,三大APP更多的使用场景是在考勤打卡、流程审批、文件归档等方面,弥补企业已部署系统在移动性和兼容性的不足。


对于这些新的互联网工具而言,上述功能可能仅占其全部功能的10%~20%,协同办公工具的威力还远远没有体现。目前来看,这种混搭模式下,互联网工具的使用更像是“旧瓶装新酒”。


房企日常办公主要沟通方式(数据来源:自主调研 问卷星样本服务)


诚然,微信和电话作为单点沟通效率最高的方式,已经成为我们社交的一部分。


但对于信息多点交互更为频繁、以事项推进串联社交网络的协同办公场景而言,微信群聊、电话沟通等方式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地产工作中最常见的场景是:一个项目为了讨论不同议题,建了十数个群,相当一部分群成了一次性讨论过后的“僵尸群”。各群之间文件也并非云共享,使用者为了方便则将某些文件同步到特定的群,从而形成大量同名文件的数据冗余。


电话沟通问题则更加明显:一对一沟通可能存在涉及其他人员的信息未能及时同步造成信息错位,电话会议最终保留的信息完整性与准确性则很依赖记录者的水平。并且,无论是微信还是电话会议,最终形成的报告、纪要、PPT等承载信息的资料都是离线的,其中的信息很少被重复利用,也无法通成语过这些资料的串联形成完整的、可沉淀的工作经验。


房企日常办公沟通主要痛点(数据来源:自主调研 问卷星样本服务)


另一方面,数据安全一直是房企们最为关注的红线。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数据泄露,大部分房企都采用搭建内网的方式保护所部全豹署系统的安全性。


但从调研结果可见,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承接了一部分未形成闭环生态的系统的流程审批需求,大量沟通存在于微信群的场景也无法避免信息的外溢。


难道仅仅将流程审批框定于公司内网、而对大量利用微信群聊进行的文件和信息交互视而不见就能够保障信息安全了吗?恰恰相反,看似安全的内网和VPN反而成了制约效率的最大掣肘。而SaaS系统 互联网组件的混搭模式也侧面说明了,由软件服务演变而来的地产SaaS服务尚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日趋精细化、复杂化的办公场景,原本看似稳定、安全的高墙开始出现裂缝。


对于地产公司而言,其核心竞争力也绝非一道内网可以守护。


经年积累下的融资能力、商誉、产品力、建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才是最有效的护城河。况且,行业内部的活水流动也早已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广泛传播,以认知偏差作为自身竞争力的想法在信息传播速度如此迅猛的当下已不现实。


过去的几十年,房地产业关于如何建造一个空间的技术与经验已经炉火纯青,形成了行业的标准规范。


如今褪去金融外衣,回归城市价值创造的本质,打造什么样的空间,空间与人、空间与空间、空间与时间怎样美妙的结合,则是企业自身愿景、创造力与技术能力的结晶,这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创造力。即便不设障碍,也难以复制。


因此,房地产业大可不必如此“拘束”,不妨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眼下变化,为更高效的办公模式提供新的土壤,将优秀经验沉淀成相互关联的规则和数学模型,以更理性的视角审视空间打造,而非仅仅是进行一场金融游戏。



03 未来之路:中层或为关键人群,“技窥见术” “管理”双通道打造高效平台

毫无疑问,房地产行业是目前最为动荡的行业之一。然而,危中有机。在这个混沌的时局下,房企、SaaS服务商、互联网巨头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中,或将开创焕然一新的局面。


对于房企而言,在过去,企业数字化服务往往是“一把手工程”。


这种自上而下、买一次管十年的重型配置在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的阶段见效明显。但对于当下行业增速减缓、行业内及行业间内卷日趋严重的环境下,其数年前的产品理念和配置已难以满足高度协同化、高效率的办公要求。


考虑到替换全套数字化系统这种重型资产的巨大沉没成本,化整为零的使用互联网办公产品,轻重结合或许可以成为房企数字化转型的曲线救国之策。


在尝试轻重结合的道路上,中层干部或将发挥关键作用。在高层布置战略、基层执行战术的金字塔式组织架构中,中层扮演着理解战略并将其转化成战术的角色。这个人群是基层组织的领导者,其话语权和影响力可以推动组织内部进行数字化工具的变革。


而房企矩阵式的管理又使得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格局。中层领导即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数字化变革首先从以中层领导为核心的局域网开始,继而通过基层员工之间的连接辐射各个部门。而在全部基层组织被激活之后,向上管理的通道或将被打通。


并在这个不断连接、激活、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对于SaaS服务商而言,卖软件模式的盈利增长或将难以为继,需要从产品和服务两方面寻求破局思路。


互联网巨头的入局或成为一条鲶鱼,加快SaaS厂商提升自身产品可用性和服务能力的步伐。尽管钉钉们已经渗透到SaaS服务商的禁区,曾窥见一斑经的“纷钉大战”、看起来垂直型的金蝶、用友,还是行业垂直型的明源云、广联达等,其多年来与地产公司的深度结合积累了大量定制化开发的经验和能力。


区别于汽车等制造业标准化、流水线、低利率的生产模式,地产开发则是以土地价值为核心串联起各个部门,这不是简单的复制开发OA、ERP等系统就能够实现的协同办公效果。


SaaS服务商的地产业务逻辑理解力、定制化开发能力和数据经验而知沉淀或可助力其未来成为以数据驱动决策为核心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以模块化的系统研发为基础,逐渐开拓数字化、AI化的智能决策咨询服务,“软硬兼施”,丰富自身的盈利结构。


对于刚刚入场的互联网新贵而言,将自己定位为先进管理平台的提供者或许更容易切窥见入当前赛道。


相比于当前的SaaS系统,C端起家的巨头们产品打磨更满足个体使用习惯、多场景下的兼容性更好。但地产业务与政策关联性强、地产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复杂,深入地产各个环节进行定制化研发并非一个好选择。


结合目前钉钉“云钉一体”的策略来看,拥有强大研发能力和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巨头或许更适合走向SaaS PaaS的道路。


将办工沟通、流程审批、OKR制定等组织管理的先进管理经验内置于打磨成型的平台工具作为基础服务,并以云服务、开放接口作为连接地产SaaS服务商的桥梁,打造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生态。


以SaaS服务商未来的智能化决策咨询服务作为地产数字化革新的“技术内核”,以互联网厂商完善的产品生态和强大的云服务能力作为地产数字化管理的“腾飞底座”,在碰撞、交流中相互融合,地产行业的数字化变革未来可期。


本文由 @LIQ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