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两税法的特点和作用,唐代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大唐帝国不仅人口损失惨重,财源也已经接近枯竭。在此后的百年里,唐朝只能算是两税苟延残喘。不过,这百年里,有一些政治手腕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宰相杨炎推行的“两税法”,虽然饱受争议,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为唐朝续了寿命,今天,咱就说说“两税法”的利弊得失。


“两税法”推行的历史背景

一项制度的革新,往往是因为旧的制度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两税法”也未能摆脱这个历史规律,究其历史背景,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条。


第一,以“均田制”为依托的租庸调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社会根基。推行“两税法”之前,唐朝一直实行的是租庸调制,可以说,这种制度成就了唐朝的鼎盛国力,但到了唐朝中期,这种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唐朝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乱,闲置土地较多,男丁又少,于是国家就推行了均田制,按照人丁的数量授田,你只要接受了政府的田地,就要以实物的形式缴纳赋税,还要为国家义务劳动,这就是租庸调制。可是,社会经济向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个别家庭出现经营不善,或者出现了变故,家中的田产就被逼无奈要变卖,但是,税赋却是按照人丁收取的,你即使失去了土地,国家照样得找你要赋税,于是,大量农民开始逃亡,土地兼并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恶性循环,均田制名存实亡。既然均田制都没有了,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制也就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繁华的盛唐


情况更加严峻的是,安史之乱对社会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人丁急剧减少,而朝廷所需赋税无从征起,原先幸存的农户负担更加沉重,于是,逃亡现象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再不改革税制,恐怕社会将引起更大的动荡。


第二,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形势严峻,各军阀不听朝廷命令,作用横征暴敛,中央财政几近枯竭。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李隆基时期就已经变得不可收拾,要不然也不会有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反叛。随着募兵制的推行,国家的财政支出数量大幅度增加,为了国防的需要,朝廷允许各个节度使在本地收取赋税。这么做,初衷是好的,毕竟,藩镇远在边关,如果财权都控制在中央,远水解不了近渴,会大大限制边关军队的战力。但是,谁也没想到,这种财权的放任,居然给后世带来如此头疼的弊端。安史之乱后,藩镇做大之势已经难以遏制,唐德宗的许多敕令形同废纸,藩镇根本不执行。这么一来,很多藩镇的势力税法范围,中央根本就收不上来赋税,而那些武将向来都比较粗鲁,又对文官缺乏信任,一味地横征暴敛,全国各地赋税征收一片混乱,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安史之乱


第三,唐德宗有意做一番事业,尤其对削藩颇有意向,可惜,朝廷实力不允许实行武力削藩,只有另辟蹊径,于是,通过税制改革的办法也就成了一条比较温和的、行之有效的“削藩”之策。一个曾经万邦来朝的帝国,任谁去做帝国的皇帝,都会有一个复兴的梦,而唐德宗此人多愁善感,更是有一个躁动的心。眼看着国家糜烂如此,连政令都难以统一,他有意削藩自强,可是,动刀动枪的事,可不是磨嘴皮子那么简单,国家刚刚经历大乱,元气大伤,想动兵革,实力也不允许,当时,国家财政困难到什么程度,看看《旧唐书》是怎么描写的吧:


其始也,去无名之费,罢不急之官;出永巷之嫔嫱,放文军之驯象;减太官之膳,诫服完之奢;解鹰犬而放伶伦,止榷酤而绝贡奉。




武将专权示意


什么意思呢?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皇帝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如此财力,还想着组建大军与藩镇军阀们一决雌雄?去哪里有这个实力呢?武力解决不了的事,也只有从文治上解决了,所以,税费改革,实际上是一种温和的治理方式。此细节,后面再详论。


“两税法”带来的积极意义

第一,大大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与藩镇相比,朝廷再次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优势。原先的租庸调制,到了唐德宗时期,难以推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以人丁征税,富人是以人口数量来征税,穷人也是按照人口数量来征税,加上很多富人本身就是贵族,又有税赋的豁免权,于是,税赋又变相转嫁给了穷人,这种做法,不仅使征税的根基变得很不稳定,征收上来的税额也越来越少,朝廷自然就没钱。而两税法不同,是以财富多少来征税的,无论是贵族还是富人,都没有豁免权,这样,征税的对象从人转向了财富,朝廷的收入当然会大幅度增加。




贵族示意图


第二,两税法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往的税法,都是以实物的形式缴纳,程序还是非常繁琐的。两税法不同了,统一折算成钱,或者折算成布匹,如此一来,田赋也都需要进行商品转换。不用说,这一来二去,商品经济自然也就活跃起来了,而且,缴纳赋税的程序也简化了很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唐代

第三,两税法实际上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削藩良策。既然各个地方各自为政,不听中央调遣,而中央又没有武力解决藩镇问题的能力,那么,采取一些文治手段也就非常必要了。


(一)削弱了藩镇武力对抗的经济基础。其实,藩镇最令人头疼的就是财政自主权,他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地里随意征收赋税,有些藩镇甚至富过了中央。两税法推行后,无论是中央控制区还是藩镇控制区,一律都要按照此法执行,以往,朝廷在藩镇控制区无法征税,如今,藩镇的钱也被征收到了中央。中央的财力得到了加强,而藩镇的财力则逐渐得到了削弱。有些人肯定很奇怪,难道藩镇不会反对吗?当然会,但不敢因此而与中央翻脸,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领着兵来灭我,我给你鱼死网破,但你来收点钱,我总不至于拎着脑袋拼命。况且,藩镇的头领普遍是武将出身的大老粗,对此等温和政策的危害,很多人也是浑然不觉的。




胡人边军


(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藩镇对抗的人力基础。根据“两税法”的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也就是说以实际居住地的人口进行征税,那么也就不难明白了,人口稠密的地方,人均税率自然也就偏低了,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反而税的赋更重,因为地方的税负总额是朝廷摊派的。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大量处于边远地区的农民,为了降低自己的纳税量,选择逃到人口稠密区生活。恰好,人口稠密区几乎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下。直接减少了藩镇地区的人口数量,使他们的兵源受到了影响。


虽然这种办法在削弱藩镇方面效果不是特别大,但总体上还是增强了中央的权威。

历史



人力是根本


“两税法”的弊端和危害

兴一利必生一弊,利弊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两税法”作为一种制度,自然也难逃自然法则。其实,这种制度的弊端还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货币交易,伤农而利商。古代的中国,向来以农为本,因为我们是农耕民族,万事都需以农业生产为根基的。可是,两税法的推行,要求农民上缴赋税,必须都换成货币,而朝廷并没有推行配套的金融政策,这么一来,物价飞涨,钱贵而物贱,农民缴纳的赋税,实际上大大超出了以往的数额。改革前,农民只需要经历国家的盘剥,改革后,农民还要经历一层商人的盘剥,自然也就出现了伤农的恶果。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二,量出而入,为挥霍无度创造了制度便利。以往的财政制度都是“量入为出”,通俗点说就是看锅下饭,根据收入的多少,来确定朝廷的开支。财政收入多了,就多花点,收入少了,就少花点。但两税法不同,产生了一种“预算”思想,就是根据朝廷的需求,核算出一个数额,然后将此数额摊派到各地特点征税,而这个数及额的上限是多少,却没有做出说明。这就等于说,朝廷想花多少钱,就给地方上要,地方上就想办法征收。皇帝挥霍也就算和了,身边的权臣、宦官也挥霍,而征收税赋的制度也为他们的挥霍创造了便利条件。




奢侈的八棱金杯


第三,资产审查制度没跟上,造成了“竭泽而渔”。“水无常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的财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家庭,经营得好,家庭资产得到了很大的扩充,而有些家庭的资产却严重缩水。朝廷征税是以资产多少为依据的,但缺乏及时的资产审查,家庭资产扩充的人家还好一些,但资产缩水的人家却依然要按照原先的标准交税,恶性循环,由富转贫,不得不逃亡。这么一来,制度也就变成原因了恶政。


总体上来看,两税法虽然弊端丛生,但还是为唐朝的财政收入带来了转机,也是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能够续命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它的主导者杨炎,是一个出色的财政专家,却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因得罪了太多人,最终被朝廷抛弃,惨死于前往海南的路上,令人唏嘘。


其实,关于两税法,笔者还有很多想法,只是限于篇幅,也就不多赘述了,留给网友们一起讨论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