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劲爆-2022中级经济师干货-经济基础-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思维导图]

[考情分析]

1、分值:2-8分

2、备考指导:本章节包括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分类、税收、税负转嫁、国债4个部分的内容,内容较多,在历年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高,重点掌握税收的基本含义,税负转嫁以及国债的相关内容,建议结合教材精讲班理解学习。

3、考纲要求:

(1)理解财政收入、税收、财政集中度和宏观税负

(2)掌握财政收入的形式及特征和税负转嫁的原理。

(3)理解我国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

(4)辨别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一)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1、财政收入的含义

定义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表现: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2、政府收入的分类(2021年教材变动)

我国《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分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类。

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八款。

[经典真题]

1、[2021]根据我国《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下列收入中,不属于非税收入科目的是()

A、罚没收入

B、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C、债务收入

D、捐赠收入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我国《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分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类。

其中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八款。

2、[2020]税收是政府从()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A、非管制

B、所有

C、公共

D、私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税收是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3、[2019]关于社会缴款的说法,正确的有()。

A、无业人员不能进行社会缴款

B、缴款额与缴款人的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相关

C、社会缴款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

D、社会缴款可以由雇员、代表雇员的雇主、自营职业者缴纳

E、税收不属于社会缴款

参考答案:BCDE

参考解析:社会缴款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可以由雇员、代表雇员的雇主、自营职业者缴纳,也可以由无业人员缴纳;缴款额与缴款人的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相关;选项A错误,选项B、C、D正确。对于那些缴款额与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无关,并专用于社会保障计划的强制性付款,应视为税收,而不是社会缴款;选项E正确。

3、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

[经典真题]

1、[2019]关于不同口径的财政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有()。

A、大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政府全部收入

B、小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政府债务收入

C、最小口径的财政收入仅包括税收收入

D、中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财政预算收入

E、中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参考答案ACDE

参考解析:最小口径仅指税收收入选项C正确。小口径包括税收收入及纳入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专款专用的政府收入(如社会缴款);选项B错误。口径是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选项D、E正确。大口径指全部的政府收入;选项A正确。

(二)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1、财政集中度及其度量

2、当前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及其合理性评估

①我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不高;

②若将构成政府财政收入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等加总计算,并不算低。

[经典真题]

1、[201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衡量宏观税负指标的是()。

A、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与社会保障基金收入的总和占GDP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从小到大分别是:①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②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③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后的合计占GDP的比重。

二、税收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

[经典真题]

1、[2020]税收的征收目的是()。

A、改善社会公共服务

B、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C、扩大社会公共融资

D、增加社会公共物品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2021)关于税收的内涵的说法,正确的有()

A、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

B、征税的过程是私人部门与国家之间的物质财富的双向转移

C、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了财政收入

D、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财产权利

E、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根据税收的基本含义,可以得出税收的内涵包括:

(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了财政收入。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经典真题]

1、[2021]关于税收基本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税收的绝对特征

B、税收的固定性表明只有征收机关可以随意变更征纳标准

C、税收的无偿性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产品的所有权与支配权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

D、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选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B选项,税收征纳双方必须按税法规定征税和纳税,双方都无权随意变更征纳标准;C选项,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

(三)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经典真题]

1、[2020]关于拉弗曲线的理解,正确的有()。

A、该曲线的提出者是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

B、该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描述

C、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D、该曲线提示各国政府要提高税率,清除征税“禁区”

E、该曲线是对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失效的一种回应

参考答案:BCE

参考解析:该曲线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选项A错误。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三、税负转嫁

(一)税负转嫁的方式

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

[记忆小tips]

生产要素供应商→(压低要素价格)企业(提高商品价格)→商品购买者(消费者)

向前转:提高商品价格转给商品购买者

向后转:压低要素进货价格转给生产要素供应商

消转:自己降低成本自己消化

混转:既向前又向后,或者自己承担

旁转:除了供应商、自己、购买者,转给如运输方。

税收资本化: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记忆土地交易即可。

[经典真题]

1、[2020]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的交易中。

A、消费品

B、动产

C、资本物品

D、金融商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土地和收益来源较具永久性质的政府债券等资本物品的交易中。

2、[2021]纳税人用降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补偿,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A、消转

B、前转

C、后转

D、散转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消转是指纳税人用降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这种转嫁方式既不是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形式

前转,也不是通过压低进价的方式后转,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

(二)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经典真题]

1、[2018]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是()

A、课税商品的性质

B、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C、课税范围的大小

D、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

四、国债

(一)国债的基本含义

1、国债:即国家债务,通常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2、国债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①在经济方面,商品货币经济要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存在比较充裕的闲置资金和比较健全的信用制度;

②在财政方面,国家财力不充裕,存在财政困难,有资金和经济上的需要。

3、特征:

(1)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2)与私债相比,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又被称为“金边债券”。

(3)人们对于国债低风险的信任是建立在债权国谨守财政货币约束、经济结构合理、经济健康增长,从而具备应债能力的基础之上。

(4)假如债权国政府失去自我约束、经济结构僵化、增长乏力,就会导致偿债风险加大,国债融资成本上升,并进而拖累经济增长。

[经典真题]

1、[2018]国债低风险的信任基础包括()。

A、债权国经济结构僵化

B、债权国谨守财政货币约束

C、债权国经济健康增长

D、债权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E、债权国融资成本上升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与私债相比,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又被称为“金边债券”。但人们对于国债低风险的信任是建立在债权国谨守财政货币约束、经济结构合理、经济健康增长,从而具备应债能力的基础之上。假如债权国政府失去自我约束、经济结构僵化、增长乏力,就会导致偿债风险加大,国债融资成本上升,并进而拖累经济增长。

(二)国债的种类

[经典真题]

1、[2018]关于固定利率国债和浮动利率国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利率国债的利率是在发行后确定

B、固定利率国债的利率不论今后物价如何变化也不再变动

C、浮动利率国债的利率不随市场利息率变动而调整

D、固定利率国债和浮动利率国债的划分依据是物价的变动情况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固定利率国债的利率在发行时就确定下来,不论今后物价如何变化也不再调整变动。浮动利率国债的利率可以根据物价指数或市场利息率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整。

(三)国债的政策功能

[经典真题]

1、[2021]国债的政策功能包括()

A、弥补财政赤字

B、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C、扩大就业

D、保证国际收支平衡

E、筹集建设资金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国债的政策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控宏观经济。

2、[20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财政赤字会造成(

A、税收减少

B、物价保持稳定

C、货币供给减少

D、诱发或加剧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和发行国债等方式弥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赤字会造成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诱发或加剧通货膨胀。

(四)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1、国债负担

2、国债限度

[经典真题]

1、[2021]假设某国2020年国债累计余额为3万亿,当年发行的国债为1.2万亿,该国2020年的GDP为30万亿,则国债负担率是()。

A、4%

B、10%

C、1%

D、4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个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和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一国的GDP值越大,国债负担率越小,则国债的发行空间越大。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2、[2020]债务依存度是指()

A、当年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

B、当年债务收入与财政收入的比例

C、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债务依存度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五)李嘉图等价定理(税收和债务等价)

1、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

2、发行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国债。

3、但随着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李嘉图关于国债有害的观点逐渐被人们忘却,代之而起的是国债有益论的观点。

[经典真题]

1、[2018]下列关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某些条件下,政府不论用债券还是税收虫子,其效果是相同或等价的

B、定理的提出表明大卫?李嘉图所持观点是国债有益论

C、发行国家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

D、政府任何债券的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而在将来偿还时,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从表面上看,税收

筹资和以债券筹资并不相同,但是,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而在将来偿还的时候,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李嘉

图认为发行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国债。

(六)国债制度

国债制度是国家为了管理国债的发行、偿还和交易,调节经济活动,以法律和政策形势所确立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

[经典真题]

1、[2018]我国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

A、到期一次偿还

B、市场购销法

C、约定分期偿还

D、转期偿还

E、提前偿还

参考答案ABDE

参考解析:我国国债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转期偿还法、提前偿还法和市场购销法等。

(七)国债市场的功能

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八)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2021教材变动)

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现状和资产与负债相互关系看,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但有的地方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干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典真题]

1、[2020]在地方政府预算管理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应纳入()

A、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B、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C、中期预算管理

D、政府债务预算管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两类,分类纳入预算管理。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2、[2021]关于地方债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方政府举债可以用于经常性支出

B、地方性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

C、地方专项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D、地方一般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地方政府举债,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A错误。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CD错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