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税惠助力企业添活力增底气(主题)
——访郑州振东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执行总裁侯会峰(副题)
作为被国家工信部首批认定的“耐火材料规范企业”“国家绿色工厂”,郑州振东科技有限公司扛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克服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销售和利润双双实现逆势增长,并连续9年在新密市同行业中纳税排名第一。面对这喜人的成绩单,该公司副董事长、执行总裁侯会峰说:“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企业还能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离不开税务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
便捷服务让企业省心
据了解,针对涉税业务“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的要求,该局一方面将电子税务局操作方法录制成小视频,通过纳税人大学堂、微信群等多渠道大力推广,为纳税人缴费人带来更多新体验、新感受。另一方面在办税大厅增加“网上办税缴费辅导体验师”,面对面、手把手进行个性化操作指导,税务体验师化身“门诊专家”,一对一辅导自助办税人,保证数据填报的准确性,真心实意做好便民利企的实事。
走进位于新密市这个“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研发中心井然有序。据了解,郑州振东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8月,经过30多年的逐年扩建,逐年改造,逐年发展,逐步把一个最初二亩七分地的作坊式小厂建设成为“国家耐火材料规范企业”“国家绿色工厂”。2018年,公司投资近2亿元对耐材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智能改造、绿色改造,使整个耐材生产线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结束了过去靠人工生产钢包耐材的历史,率先进入了点鼠标,按按钮生产钢包耐材的新时代。如今成为拥有专利120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的河南省高科技民营企业。
“去年遭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上门辅导,送来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大礼包,让我们又好又快地享受政策。”侯会峰笑着说,“我们利用这些资金投入到生产设备升级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该公司坚持每年资助贫困户和孤寡老人,为公司所在地区打井、架电、建广场,为公司附近的三个行政村,八个村民组修筑了柏油路,使八个村民组的村民家家户户通柏油路,同时在疫情期间积极向市慈善总会捐款捐物。
税收护航让企业顺心
目前,该企业正积极加强与北科大、武科大、郑大等知名高校的合作,其中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中科院周国治院士及其团队中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获得者、博士生导师侯新梅教授,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叶方保教授,全方位指导公司的研发工作。他们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20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与北科大合作的“耐火材料结构功能化设计与制备及在高品质钢冶炼中的应用”项目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与郑大合作的“洁净钢精炼钢包用金属复合低碳碱性耐火材料”项目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项科技成果的诞生为公司下一步大力发展无碳和低碳钢包材料、更好地服务于优质钢冶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大大增强了公司的研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越来越好的税收营商环境让我们发展劲头更足了。2021年是公司实施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我们将抢抓机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侯会峰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与税务部门更加紧密的结合,积极参与到税企党建共建中。我相信,坚持以党建工作的引领,乘着减税降费和便民办税的春风,‘振东科技’一定能走得更快更远。”(高秀良 张珍珍 李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