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宁海中允税务师事务所励(宁海立信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 ,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 ,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



二十四,郑成功——忠贞抗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1624.8.26-1662.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 南安人,汉 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 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 南,不久郑芝 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 门、金 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 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 台南境内)的驻军,收复台 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个人功绩 郑成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这是三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共同承认的。他的驱荷复台的立场和功绩,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仅是中国人民崇拜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维护海商权益,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崇敬的历史名人,堪称为“国际英雄”,更是光耀千秋。


二十三,史可法——以身殉国、血溅扬州的抗清名臣。 史可法,别称:史忠正、史督师、史阁部,字号:字宪之,抗击清军,城破身死,史可法因祖上的荣誉得以世袭锦衣卫百户。传说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万历三十年(1602年),史可法生于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因为孝顺被乡里人所知。史可法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师从左光斗 。崇祯元年(1628年),史可法登进士第,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管辖池州和太平两地,在抗击农民起义的作战中立下战功,受到认可。



个人功绩: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升官成为兵部尚书,李自成攻占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自缢而死,福王子当权,授予史可法礼部尚书和东阁大学士的职位,史可法开始组织抗击清军,为保卫明朝的疆土而努力,继续与清军作战。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高宗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二十二, 袁崇焕 ——威震辽东,凌迟屈死的英雄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明朝末年蓟辽督师。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 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但是,在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以后,有一支战斗力强劲的军队却突然消失了,这支军队就是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据说是一支由孙承宗和袁崇焕组织并训练的一支可以与后金军八旗骑兵抗衡的队伍。但是,史料里却没有袁崇焕关于关宁铁骑的记载,即便是梁启超的《袁崇焕传》和金庸作的《袁崇焕评传》也对关宁铁骑只字未提。


《剑桥中国明代史》称:“他(崇祯皇帝)相信了谣言,于1630年9月22日在北京杀了他最有才能的将领袁崇焕。”


袁崇焕虽为抗清名将,但也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二十一 ,魏忠贤 —— 自阉入宫,恶贯满盈的权宦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 肃宁县 )人,汉族,明朝末期 宦官 。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 才人 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明熹宗 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网络用图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乘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将他安置到凤阳,不久下令逮捕法办,魏途中闻讯自缢死。,其余党亦被肃清。


二十, 徐光启——学贯中西、名播四海的名相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光启在 天文历法方面 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 纬度 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 ,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几何原本》(前6卷)翻译。 《几何原本》的翻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因而,这个过程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天启年间,徐光启遭魏忠贤排挤,告假回上海闲住,开始专门致力于他的农业研究。 甘薯最初是由国外引进中国的,起初只在福建沿海很少的一些地方种植。徐光启把它引进家乡种植,进行了多次试种,终于获得成功。在上海推广后,他又将甘薯的种植扩大到全国。 编纂《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徐光启病逝,崇祯帝赠太子太保、少保,谥文定。个人作品有《毛诗六帖讲意》《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测量异同》《甘薯疏》《勾股义》《简平仪说》《泰西水法》《农书草稿》《定法平方算数》《刻同文算指序》《考公季节》《选练条格》《农遗杂疏》《农政全书》《徐氏庖言》《崇祯历书》《九章算法》《灵言蠡勺》《兵机要诀》


十九,叶向高——尽忠尽职、无力回天的宰辅 叶向高(1559年9月1日-1627年10月7日),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明朝大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授职庶吉士,随后提升为编修。后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左中允。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升为左庶子。次年,因上疏请罢矿税、撤矿税监,被沈一贯排挤出京,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朱赓、于慎行先后去世,王锡爵拒绝入阁,李廷机又闭门不理事,阁务仅靠叶向高一人主持达七年之久,时人称其为“独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叶向高连上六十二道奏疏请求辞职,终于获准。天启元年(1621年),叶向高二度入阁为首辅。由于阉党势力过于强大,叶向高不甘受误国之骂名,又连上六十七道奏疏请辞。天启四年(1624年),叶向高获准辞归,加太傅衔。天启七年(1627年),叶向高病逝,终年六十九岁。崇祯初年,追赠太师,追谥文忠。


叶向高善于决断大事,任首辅期间,为明神宗出谋划策,调剂大臣之间的关系,更对维护太子正统、遏制魏忠贤的势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明史》评:①向高有裁断,善处大事。②向高为人光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类。③赞曰:熹宗初,叶向高以宿望召起,海内正人倚以为重,卒不能有所匡救。盖政柄内移,非一日之积,势固无如何也


十八,李贽——著书立说、割喉自杀的儒臣 李贽(1527~1602),汉族 [1-3]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 、湖北麻城芝佛院 。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 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万历三十年(1602年),礼部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上奏神宗,攻讦李贽。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李贽入狱后,他坦然说道:“名山大壑登临遍,独此垣中未入门。病间始知身在系,几回白日几黄昏。”后来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三月十五日,李贽留下一偈:“壮士不忘在沟壑,烈士不忘丧其元。”以剃发为名,夺下理发师的剃刀割断自己的喉咙而死,享年76岁。 死后,马经纶把他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现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今墓地尚在,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



李贽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李贽还评价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李贽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这也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


十七,海瑞——正直清廉,不畏权势的“青天”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 他没有儿子,所以去世后,佥都御史王用汲 去主持海瑞的丧事,看见海瑞住处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 罢市 。海瑞的 灵枢 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 祭奠 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朝廷追赠海瑞 ,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十六 ,张居正 ——励精图治、死后蒙冤的改革家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 ,生于江陵县(今属荆州),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明神宗御赐张居正匾额


张居正为国事夜以继日地操劳,万历五年(1577年),多年未见的老父文明去世,按照祖制,朝廷官员的父母过世,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期满起复为官。张居正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此时离开必使改革功亏一篑,他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夺情。


明朝的士大夫忠君尽孝的观念根深蒂固,未能尽孝何来忠君。武宗朝的大学士杨廷和也是一代名辅,收到父亲的讣告即回家守制。如此一来,人情汹汹,无论是御史还是六部官员都上疏要居正守制,给居正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此时神宗还不能亲政,国家大政均需居正裁决,不想让居正回家守孝。最终由神宗诏谕群臣,再及张居正夺情者,诛无赦,非议才消止。


万历十年(1582年)6月20日,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 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言官也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后万历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进一步的迫害。张居正在世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天启二年(1622年),天启皇帝为张居正复官复荫。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去世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十五,俞大猷——热血报国、淡泊功名的民族英雄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李亚元在河源、翁源一带作乱,总督吴桂芳征兵十万,派俞大猷前往征讨,俞大猷分兵五哨(古代军事编制单位),直岛李亚元巢穴,前后俘斩一万四百余人,夺回百姓八万余人。朝廷于是以俞大猷为广西总兵官,授平蛮将军。而后伍端病死,伍端部下王世桥叛乱,并劫持同知郭文通,俞大猷率军前往将击败,王世桥部下将其捆绑来献给俞大猷,俞大猷官进署都督同知。



隆庆二年(1568年),海贼曾一本在广州、福建叛乱,澄海知县被擒,守备李茂才战死,朝廷于是让俞大猷暂时督广东兵前往征讨,俞大猷率领郭成、李锡等将其剿灭,将曾一本擒杀。俞大猷官进右都督。


隆庆五年(1571年),广西黄朝猛、韦银豹作乱,劫杀官军百姓,抢夺财物。巡抚殷正茂征兵十四万,派俞大猷前往讨伐,俞大猷兵分四路,连破贼巢几十个,韦银豹等退保潮水,潮水地势非常高,俞大猷连续攻打了十多天没有攻下,于是佯攻马浪,派参将王世科趁雨夜上山设伏,黎明时开始攻山,将敌人全部歼灭,斩首八千四百余,并生擒黄朝猛、韦银豹。俞大猷因功子孙世袭指挥佥事。


万历八年(1580年),俞大猷连续上疏三次,请求告老还乡。不久病死。朝廷追赠赠左都督,谥武襄。 俞大猷负有奇节,以古代贤人豪士为自己的楷模。他用兵,先谋略而后征战,眼光远大,不贪近功。忠诚为国的精神老而弥笃,所到之处屡有大功。 武平 、 崖州 、 饶平 都为之立祠祭祀。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官授平蛮将军,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词等编汇成《正气堂集》。


十四, 戚继光 ——荡平倭寇,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初到山东备战倭寇时,发现明军格骄兵惰、纪律松弛、兵不习战,跟熟练使用倭刀、重箭的倭寇相比,战斗力实在太弱。于是戚继光到金华、义乌等地招募了3000农民,并亲自训练他们,这便是早期的” 戚家军 “。 因为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崎呕,大部队兵力不易展开,而倭寇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戚继光针对这一特点,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这种阵形在与倭寇作战时好像是结伴而行的鸳鸯,于是被命名为”鸳鸯阵“。这种以十二人为一作战基本单位的阵形,长短兵器互助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鸳鸯阵模型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这两部书是他练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军队的教本,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录《 四库全书 》,占军事著作的十分之一。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戚氏军刀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 戚氏军刀是戚继光专门针对倭寇使用的倭刀所改良制造的武器。明朝军队所用的刀在与倭寇交战时,经常被倭寇的倭刀砍断。戚继光吸收倭刀的长处,对中国军刀进行改良,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宽度的缩小,刀尖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栋,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著作里有记载此刀的锻造方法。 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十三 ,严嵩——误国乱政、恶贯满盈的一代奸臣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 ,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 谨身殿大学士,少傅 兼 太子太师 ,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63岁拜相入阁。严嵩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实为他人代笔)。



严崇的父亲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于权力的人,自然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于是便悉心的栽培、教导。五岁在严氏祠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时,严嵩终于完成父亲的心愿。 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乙丑科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被授予编修,后来严嵩得了一场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在严嵩的退官10年,正是宦官刘瑾 权倾天下之时。 正德七年(1512年)至 正德九年(1514年)严嵩任总纂,因为这年为甲戌年,故人们称之为甲戌志。后世称《正德袁州府志》 后 刘瑾与其党羽被灭后,严嵩北上顺天,正式复官。在此后的十多年内,严嵩先后在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任职。明世宗时,世宗沉迷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对政事漠不关心,朝中事务皆交由朝臣处理。礼部尚书夏言得到世宗的宠信,又是严嵩的同乡,于是严嵩拼命讨好 夏言 。 此后严崇开始步步高升, 夏言自视甚高,反对世宗沉迷道教。渐不为明世宗所喜。一日世宗将沉香水叶冠赐予夏言、严嵩等大臣,夏言并不戴上;但严嵩每次出朝都会戴此冠,还特地用轻纱笼住以示郑重。世宗见状,越喜严嵩而嫌夏言。


严嵩晋升为太子太傅,羽翼已丰,开始攻击夏言,严嵩又怂恿世宗罢黜夏言。夏言被罢后,严嵩为所欲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与严嵩一同参与机务,但世宗遇事只召严嵩。后来,严嵩抓住鞑靼入侵中原的机会,迫害夏言。


明世宗崇道斋醮追求长生来说,严嵩为了媚上,他还是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管花多大的人力、财力、物力,都在所不惜。其中单是营建,斋宫秘殿并时而兴,工场二三十处,役匠数万人,军称之,岁费二三百。经费不敷,乃令臣民献助;献助不已,复行开纳,劳民伤财,视武宗过之。当时明王朝的太仓岁入只有二百万两,而斋宫秘殿等的营建,岁费竟至二三百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对此,严嵩实难辞其咎。


要斋醮祷祀,就要撰写青词。严嵩因善写青词而得宠。自他担任首辅后,他经常在世宗左右,醮祀青词,非嵩无当帝意者,为了撰写好青词,他倾注了很大的精力,有时废寝忘食,甚至在庚戌之变时,当俺答兵包围了北京,并在城郊大肆杀掠的重要时刻,他竟不顾国家安危和百姓死活,还在专心致志地大写青词。特别当左谕德赵贞吉提出抗敌之策,在奉敕谕军之前去谒见严嵩时,嵩竟以撰青词辞不见可见在严嵩的心目中,青词的位置远在家与百姓之上,难怪人们嘲讽他是“青词宰相”了。


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严世蕃狂妄至极,甚至在家中宝库内大笑说“朝廷无我富!”众多大臣加以弹劾,皆赖世宗包庇。在严嵩一伙的把持下,“政以贿成,官以赂授。”每一开选,视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迁,则视缺之美恶而上下其价。如七品州判,售银三百两,六品通判售银五百两;刑部主事项治元,用银一万三千就可转任吏部稽勋主事,贡士潘鸿业用银二千二百两,就当上了临清知州。武官中则指挥售银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夺职总兵官李凤鸣出银两千两,起补蓟州总兵,老废总兵官郭琮出银三千两,使督漕运。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有山东道士蓝道行以善于扶乩闻名燕京 ,徐阶将蓝道行介绍给世宗,一日蓝道行在扶乩时称“今日有奸臣奏事“,刚好严嵩路过。世宗对严嵩父子日久生厌。最终,严氏父子的权势被蓝道行的几句话推倒,严世蕃被判斩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无家可归。两年后病卒,终年八十七岁。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


《 明史 》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透过戏曲和文艺作品、历史典籍,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十二,夏言——迎合帝意,失宠被杀的首辅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汉族,贵溪(今江西贵溪)人 。明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


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言登进士第。初授行人,后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明世宗继位后,夏言疏陈武宗朝弊政,受世宗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将其全部夺还民产。他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因议礼而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累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其后被擢为首辅。后逐渐失宠,又为严嵩等所构陷。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因支持收复河套,再遭严嵩诬陷,终被弃市处死,年六十七。明穆宗时复官,追谥“文愍”。


夏言在嘉靖二十一年时的首次下台,猝不及防。以正史的说法,就是夏言亲手提拔起来的老友严嵩,捏准了嘉靖帝的脾气,偷偷跑嘉靖帝面前痛哭流涕告黑状:说夏言为官跋扈,连嘉靖帝赐他的道教礼冠都敢随意扔。果然一状告准,激的嘉靖帝立刻发飙,把夏言轰回家养老。但最重要的原因,却不是这个。对嘉靖帝来说,夏言脾气极臭却极其好用,但这有个前提:忠心!但等到郭勋稀里糊涂被黑死,夏言在嘉靖帝心中的忠诚形象也崩溃:夏言,竟也是有党的!所以有没有严嵩告黑状,夏言接下来的丢官回家,都是板上钉钉。但把严嵩扶上去的后果,却是嘉靖帝万万想不到。他先前拿捏过很多阁老,从杨廷和张璁再到此时夏言,可就是严嵩不同,他最大的败笔,就是不负责。自从上任后,严阁老除了抓权,就是捞钱,但最刷新三观的事是,从张璁到夏言十几年煞费苦心打造的大明廉洁政府,这下全给闹污了:朝政腐败丛生,内外麻烦不断,折腾的嘉靖帝也忍够了,成天在书房上反复痴痴写夏言的字“公瑾”。夏言,你走了才知道你的好!


于是嘉靖二十四年,王者归来的夏言,当起了救火队员:大批腐败分子丢官挨治,拖沓糊弄歪风一扫而空。先前坑过夏言的严嵩,还是靠跑到夏言家痛哭流涕求放过,才算得到夏言谅解。


最大好的还是军事。夏言这次欣喜发现了一员将才:三边总制曾铣。在他的铁腕整顿下,明军华丽转身,一路高歌猛进,兵锋直指河套草原。大明王朝一大重大军事战略:收复河套。眼看就要梦想成真。



但是夏言更料想不到,越勤奋努力业绩不断,他就正越接近死亡。


嘉靖帝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嘉靖帝了,而今皇位稳固权力无忧,他已不再需要战士,需要的却是宠物,也就是严嵩。叫夏言回来,只是让他救火,谁知救完火的夏言,却还要热火朝天闹建设。因此闹的越红火,他就越危险。憋坏的严嵩,才会有机会。


于是勤奋努力的夏言,终于引火上身,在收复河套问题上再度惹恼了嘉靖。严嵩送上凶狠补刀:做假证据污蔑夏言与曾铣勾结,坐实了夏言“边帅勾结近臣”的罪名,导致夏言被逮捕至京,嘉靖二十七年与曾铣一起问斩于西市,成为明朝自洪武年间以来,第一位被处决的内阁首辅。


这桩震撼明朝的冤案,史称“套狱”。


讽刺的是,这场荒唐的冤案,俩年后就让明朝现世报。没了夏言与曾铣,先前被揍的抱头鼠窜的鞑靼阿勒坦,这下撒了欢,俩年后竟一路打到北京城下,前后掳掠十多万人口,严嵩执政下士气战力严重败坏的明军,却只敢躲猫猫看热闹,鞑靼打到哪里就跑哪里。


如此开创大明朝历史记录的耻辱景象,史称庚戍之变。


更荒诞的是,在这场国耻中,刚愎自用的嘉靖帝急的跳脚,暴跳如雷向群臣问计,捞钱坑人一把好手的严嵩,却做出了堪称最无耻的回答:这些人抢完了自己就走,皇上您别担心!不知这个时候,惊慌失措的嘉靖帝,乃至满朝慌乱的文武大臣们,是否会想起,就在俩年之前,还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发出掷地有声的强音:套寇不除,国无宁日。


是否还有人怀念那个讨厌的身影,每天义愤填膺的开骂,然后孜孜不倦的工作,他脾气很臭,说话很难听,态度很傲慢,但实实在在,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而在北京城陷入绝望的这一年,那个人,已不在!


吏治繁伪,兵政穷堕,民力虚耗,亦由是始。他的蒙冤,却是明朝一场大衰败的开始。夏言所作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及《南宫奏稿》传世。


十一 王守仁——创立“心学 ”用兵如神的儒将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 宁波 余姚 )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 阳明洞 ,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 、 道家 、 佛家 。



被贬悟道: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路途中,王守仁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逃过追杀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王华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平定叛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据说,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王琼却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当时,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一开始,王守仁来了个疑兵之计。他深知如果宁王顺长江东下,那么南京肯定保不住。作为留都的南京丢了,叛军在政治上就会占有一定的主动,平叛就会有困难。


王守仁平定盗贼后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无兵。在江西境内的朝廷官吏都来帮助守仁,又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


王守仁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又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宸濠。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宸濠进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动。


宁王犹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两城,逼近安庆。而在朱宸濠率兵六万自九江沿江而下、窥伺南京的时候,王守仁已经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当时有人建议王守仁往救安庆,他不肯,分析说:如果救安庆,与宁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后背,我们腹背受敌;而我们直捣南昌,南昌守备空虚,我们的军队锐气正足,必可一举而下;宁王必定回救,到时我们迎头痛击,肯定会取胜。后来的事实果如王守仁所料。


此时守仁大军已集结完毕。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然而,平叛大功却没有得到武宗的认同。武宗身边的佞幸之臣,平时与宁王交往密切,心态极端复杂。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然后再让已经南巡的武宗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势,王守仁急流勇退。他将朱宸濠交付当时尚属正直的太监张永,然后称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所以,终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直到世宗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


立院讲学: 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即位,由藩王入继大统的世宗,在对王守仁有过短暂的赏识之后,便对这位非常能干的臣子采取了冷漠的态度。在世宗即位之际,王守仁因父老请归,世宗说王守仁有擒贼平乱之大功,正要论功行赏,不许他辞官。同年七、八月,先升其为南京兵部尚书,不许他推辞,稍后又特许他顺路回去探视父亲。不久,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世袭。


嘉靖元年(1522年),父亲王华去世,王守仁回乡守制。嘉靖三年(1524年),他受邀在稷山书院讲学;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王学”。同年,原配夫人诸氏去世,王守仁续娶张氏,并于次年喜得一子。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在赴广西平叛前夜,他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病逝归途: 平乱后,王阳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推荐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丧过江西境内,军民都穿着麻衣哭送守仁。先前因平定宁王叛乱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时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十, 刘瑾 ——权擅天下、凌迟致死的太监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伯父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太监专权,是大明王朝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刘瑾,是这道风景线上的一个奇葩。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刘瑾的太监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在明孝宗朱祐樘当政时期,刘瑾因为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不过,刘瑾被赦免了,被安排在东宫侍奉皇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这正是刘瑾飞黄腾达的开始



1505年,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这时候的朱厚照才14岁,正是贪玩好耍的年龄。他在皇宫里面与一帮号称“八虎”的太监嬉戏游玩,这帮太监为首的便是刘瑾。当时,刘瑾已经54岁了。这么一个“糟老头子”,凭什么获取皇帝欢心呢?四个字:投其所好。皇帝喜欢游玩,刘瑾就进献老鹰、猎犬等玩物,引入歌舞、摔跤等游戏,让皇帝玩得不亦说乎;皇帝喜欢出游,刘瑾就带着皇帝微服出行,体验宫外的生活;皇帝喜欢猎奇,刘瑾就把猴子身上绑上爆竹然后引燃,吓得猴子又吼又叫,逗得皇帝哈哈大笑……一次,朱厚照异想天开,想体验经商的乐趣。这还不好办?刘瑾立即在皇宫中开起了集市,由“八虎”扮演商贩和百姓,由皇帝扮演出手阔绰的大富商。大伙儿在皇宫中模仿集市交易,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让皇帝大呼过瘾。


皇帝玩舒服了,刘瑾在宫中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舒服。他数次升迁后,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是什么来头?在明朝,司礼监是太监集团参与宫中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拥有“批红”权。“批红”指在内阁阁员票拟好的奏章上审批,这本来是皇帝的权力,可由于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都比较懒惰,不理政事,“批红”权就落到司礼监身上。由此可见,司礼监是“十二监”中最有实权的机构。司礼监掌印太监负责对“批红”进行终审。如果他觉得可行,就盖章放行;如果觉得不行,有权打回重新“批红”。对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决定,大家还没办法反对。因为他们所有反对意见,都会拿到司礼监掌印太监这里来盖章——你说掌印太监会不会盖章呢?基于这种独特的政治架构,司礼监掌印太监拥有极大的权力。事实上,包括刘瑾在内,冯保、魏忠贤等我们熟知的明朝大太监,都是通过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来执掌权柄。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有人用它来造福黎民、恩泽天下,有人用它来为非作歹、荼毒百姓。毫无疑问,刘瑾属于后者。刘瑾手中有权后,开始聚敛家产。聚敛的手法也没啥新意,无非是向下边的人收受贿赂。司礼监掌印太监想收点银子,下边的人还不乖乖地送上来?当时,外地的官员来到京城,第一件事不是觐见皇帝,而是拜见刘瑾,送上“见面礼”。这“见面礼”还不低,少则上千两银子,多则5000两银子。有的官员比较廉洁,实在拿不出钱来送“见面礼”,怎么办呢?只好向京城里的富豪借钱,这种债务被称为“京债”。为了让权力变得更加畅通无阻,刘瑾还党同伐异、排除异己。他还没当司礼监掌印太监时,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太监王岳、范亨、徐智等纷纷弹劾“八虎”引诱皇帝游乐,不顾朝政。就在朱厚照犹豫不决之际,刘瑾等人跑到他面前,哭泣不已——最终,这一番哭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参与弹劾的刘健、谢迁被迫辞官,王岳、范亨、徐智等被发往南京充军。这样就算了吗?当然不。刘瑾派人在半路上将王岳、范亨追杀,又将徐智手臂活活打断。


明武宗


在那以后,朝中再无人敢得罪刘瑾了。


刘瑾的专权使朝政混乱,他的索贿受贿也直接导致了地方矛盾的激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官员们向他行贿后,必然要加重剥削百姓,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只好反抗。安化王朱寘鐇趁机于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发动叛乱,由于不得人心,叛乱很快被平定。在刘瑾被处死后仅仅几个月,京城地区便发生了刘六刘七起义。


1510年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杨一清平定叛乱后与前来监军的张永商讨除刘大计。叛乱平定之后,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在李东阳的帮助下,明武宗最终动了杀心。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


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恶贯满盈的明朝太监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刽子手先从其胸脯割10刀,然后对着他大声吆喝,怕他昏过去,等醒过来,再割10刀,如此反复.第二天,刘瑾熬不住气绝身亡.第三天继续割尸,直到割足3357刀。在封建社会,除非谋反、杀父母亲等属于“十恶”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霜降以后,在冬至以前才能处死。这是顺应天时,而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杀幼小的鸟禽和走兽。但刘瑾属于谋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来就行刑了。 行刑完毕,割下的小肉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一文钱一块肉。


于谦 ——力挽狂澜、遭诬弃市的忠臣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公元1449年6月,北京紫禁城中后宫皇后嫔妃哭声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争着逃跑路线,有人主张往南京跑,有人主张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员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公元1449年6月,北京紫禁城中后宫皇后嫔妃哭声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争着逃跑路线,有人主张往南京跑,有人主张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员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只等待早朝结束后立马带上家人逃离北京;大街上店铺早都已经关门,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准备。总之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大明王朝要亡国了,都准备逃离北京城,这一切与三百年前的大宋东京城的情景何其相似,甚至更加严重,刚刚立国还不到一百年的大明王朝突然天塌地陷,似乎是已经走到了亡国的边缘。这一切是因为什么?


因为在刚不久,年轻的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带领五十多名文武百官和五十万(一说二十万)明朝精锐之师,然而在土木堡遭遇惨败,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虏!大明王朝立国百年之久从来没有遇到的惨败!皇帝被俘虏,文武百官中精英人才被一扫而空,大明帝国黄河以北精锐之师全军覆没!整个北方只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大明帝国真的要亡国于此吗?



在所有人都在准备逃跑的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力挽狂澜,改变了历史,大明王朝因为有了他,没有重蹈三百年前宋朝的悲剧。他就是大明王朝一代治国之才于谦!他严厉批评了那些主张南迁的大臣,选择固守北京城,并且全权负责北京保卫战,最终在于谦的努力下,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大明江山转危为安!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 也先 大举进犯, 王振 怂恿 明英宗 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 邝埜 极力劝谏,但明英宗不听。邝埜跟随明英宗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


侍讲徐珵(即徐有贞)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于谦力主抗战,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



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顺天府,依次经营筹画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随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景泰元年(1450年)三月,总兵朱谦奏称敌兵三万围攻万全,敕令范广担任总兵官抵御敌军。不久,敌寇退,于谦请求即驻兵居庸关,敌寇来则出关剿杀,敌寇退则回京师驻守。大同参将许贵奏北面有三个人到镇上,想朝廷派使者讲和。于谦说:“以前派指挥季锋、岳谦前往讲和,而也先跟着入寇。接着派通政王复、少卿赵荣,见不到上皇就回来了。显然,不能依靠和谈。况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从道理上来说也绝不可以讲和。万一和了他要满足无穷无尽的要求,答应则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难,不答应又会发生变乱,这形势也不能讲和。许贵是武臣,而这样恐惧畏缩,怎能敌忾同仇,按法律该处死。”发出文书严厉谴责他。从此边境的将领人人都主张坚守作战,没有敢说讲和的。


当初,也先诸多要挟,都是由喜宁策划的。朱祁镇(英宗)策划镇守大同的将领抓了喜宁,把他杀了。又授计给王伟让他诱杀了奸细小田儿。而且利用间谍实行离间,请求特别释放了忠勇伯把台家,答应封给爵位,让他从中想办法。也先开始有放回上皇的意思,派使者来联系,京师的戒备才稍稍放松了一点。于谦上言:“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抚稳定。中原有很多流民,假如遇上荒年,互相呼应聚集成群,这是很值得担心的。请敕令内外守备和各处巡抚用心整顿,防患于未然,召回派往内地召募发兵的文武官员让他们镇守中宫。”


到了八月,太上皇被留在北方已经一年。也先见明朝没有什么事端,更想讲和,使者接连前来,提出把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议派使者前往迎接,明代宗不高兴地说:“朕本来不想登大位,当时是被推上来的。”于谦从容地说:“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明代宗看看他便改变了面色说:“听你的、听你的。”先后派遣了李实、杨善前往。终于把上皇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


太上皇已经回来,瓦剌请求朝贡。先前贡使不过百人,正统十三年增加到三千余人,对给予的赏赐总不满足,便入侵。此次瓦剌又派三千人来朝,于谦请求列兵居庸关以备不测,在京师隆重陈兵,设宴招待。因此说到和议很难依靠,逐条进上安定边境的三个策略。请求敕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辽东各路总兵官增修墙准备防御。京兵分别隶属于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虽然各设有总兵,但不相统一,请求选择精锐十五万人,分为十营团操,从此开始了团营的制度。这事记载在《明史·兵志》中。瓦剌入贡,常常携带以前掳去的人口来。于谦一定奏请酬劳使者,前后赎回了几百人。


当初,永乐年中,投降过来的人被安置在京畿附近的很多。也先入侵时,很多成了内应。于谦想分散遣送他们。因为西南有战事,每次出征,都挑选他们精锐的骑手,从厚资助他们前往西南战场,然后再遣送他们的妻子,内患得以平定。杨洪以独石入卫,八个城都给了敌人。于谦使都督孙安率轻骑兵出龙门关占据了它,招募百姓屯田,边战边守,八个城得以收复。贵州苗未平定,何文渊建议撤去布使、按察两司,专设都指挥使司,用大将镇守。于谦说:“不设两个司,是放弃了这地方。”建议遂作罢。于谦认为上皇虽然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结怨,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复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明代宗不准。



明代宗很了解于谦,所议论奏请的事没有不听从的。明代宗曾经派使者到真定、河间采择野菜,去直沽制造鱼干,于谦一说便马上停止。任用一个人,一定悄悄访问于谦。于谦实事求是地回答,没有隐瞒,也不躲避嫌疑怨恨。因此那些不称职的人都怨恨他,而不像他那样被明代宗信用的,亦往往嫉妒他。当敌寇刚刚撤退时,都御史 罗通 立刻上奏章弹劾于谦登记的功劳薄不实在。御史顾曜说于谦太专权,干预六部的大事奏请实行,好像他就是内阁一样。于谦根据祖制反驳他们,户部尚书 金濂 亦上疏为他争辩,但指责他的人还是不断收集他的材料。各御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他,全靠 明代宗 力排众议,加以任有,他才得以尽量实现自己的计划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上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囗制造不轨言论,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奏疏上呈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是有功劳的(谦实有功)。” 徐有贞 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刑部坚持原判这才停止了。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 都督同知 陈逵 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过了一年,于谦的养子于康将其归葬于 杭州西湖 南面的 三台山 麓。陈逵,是六合人。曾被推举为有将领之才,是从 李时勉 门下举荐的。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几天。英宗也后悔了。


于谦墓碑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 石亨 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明宪宗 时,于谦被复官 赐祭 ,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 明神宗 时改谥“忠肃”。有《 于忠肃集 》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 岳飞 、 张煌言 并称“ 西湖三杰 ”。


八, 郑和 ——传播文明、广建友谊的和平使者 郑和(1371年 - 1433年), 明朝太监 云南人,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一说本姓马,云南 昆阳(今 晋宁昆阳街道)人 。中国明朝 航海家 、外交家



正史仅载郑和为云南人,并无其他生平事迹传世。据云南昆阳《故马公墓志铭》载,郑和为马哈只(佚名)第二子,长子马文铭,姐妹四人 ,然此说为孤证,学界存疑。吴晗据此推测,郑和或于洪武十三年(1381年)为明军进攻云南时所掳,遭受“宫刑” ;(1382年)被选于宫中尚衣局训育两年;(1384年)14岁的他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其一生笃信佛法,广造佛经传世 。



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七, 杨士奇——力佐四朝、功德卓著的内阁大臣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 (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 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 杨荣 、 杨溥 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 明太祖实录 》、《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从建文帝、永乐、洪熙、宣德加上正统初年一共五朝,在内阁四十三年,创造了大明王朝从政时间最长,实权最大的内阁大臣,并开创了明代“台阁体”诗风创作,影响了大明王朝的历史重大进程。


这个出身“家甚贫,亲执劳事”的杨士奇早年靠乡村教师为业糊口,由于才学出众,被郡守推荐了一份和教育有关的工作。在建文帝继位不久,杨士奇被廷臣推荐为教授,紧接着又成了翰林编纂,负责编修《太祖实录》。由于不涉及政治权利,明成祖朱棣上任后,依旧任用他,改任翰林编修,没多久又提升为侍读。可能连杨士奇自己都没想到,由于朱棣改写了历史,让他迅速从虚职岗位跨越到内阁重要权利部门,开始参与重要政务的处理。在朱棣北巡和出征蒙古后,杨士奇受命辅佐太子监国,在朝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他的这个太子学生位置并不牢固,原因是他弟弟朱高煦过去立有战功,甚至朱棣“许以事成立为太子”。而大臣金忠等人认为嫡长子一直是祖制规定下来的,且朱高炽仁慈宽厚,本该立为太子。


就这样长子朱高炽在杨士奇的辅佐下得以处理政务,次子朱高煦和其党羽显然并不甘心,“合而间太子”、“造飞语动摇监国”,朱棣因此“颇心动”亦有心换朱高煦为太子。杨士奇此时的作用非常重大,他认为太子是个人才“聪敏无比”,并且十分孝敬,最终才让朱棣坚持没有废去太子。此后的数年里,杨士奇为太子呕心沥血。在其继位后,对老师感激地说:“朕监国二十年,左右造谣攻击,天天提心吊胆,如果没有你们二人保护,我恐怕没有今天。”1424年,47岁的朱高炽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终于继位,是为明仁宗,改年号为洪熙,杨士奇也得以水涨船高,被擢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在内阁四名大臣中位居守辅。君臣一些生动对话,可知杨士奇在引领明朝内阁作风的重要性。一次,明仁宗问杨士奇说:“北人学问,不逮南人”,杨士奇则说,:“长材大器多出于北方,岂但南人可用耶?”



朱高炽在帝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去世了,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一日早朝散去,宣宗召见杨士奇推心置腹地问他说:“年来贪浊成风,何也?”杨士奇回答说:“永乐已有之,今为甚耳!”接着宣宗又追问:“那么你说现在谁贪污的最严重?”杨士奇以“刘观”作为回应。宣宗又问:“谁可代替刘观?”杨士奇最后推荐了通政使顾佐,至此杨士奇在三朝已经得到绝对信的信任。


明宣宗驾崩后,明英宗即位,年仅九岁。军政均由张太皇太后负责,太皇太后又命所有部门议案均先经过内阁三杨的咨议后再进行裁决。三人当时亦很自信,杨士奇首推训练士卒坚守边疆,并设置南京参赞机务大臣,分遣文武镇抚江西、湖广、河南、山东等地,并罢免侦事校尉。又请求减免租税,并慎刑牢狱,此外严格官员考核机制。这些均得到太皇太后的批准并执行。正统初年,朝政清明均为三杨等人的功劳。正统三年,《明宣宗实录》制成,杨士奇晋少师。次年,乞求致仕,不予批准。之后明英宗下敕归省墓,不久批准归还。


三杨画像


当时,中官王振受宠于明英宗,渐渐干预到外廷政事,并诱导明英宗乱对大臣加罪。靖江王佐敬偷偷赠杨荣黄金,杨荣当初正在省墓,归后不知此事。王振却欲弹劾杨荣,此时杨士奇出面力解。但杨荣不久即去世,杨士奇、杨溥日益孤立。次年,明英宗大兴兵马征讨麓川,藏帑金数万。再一年,太皇太后去世,王振势力越大并作威作福,百官若有不满均被逮捕。廷臣中人人自危,杨士奇也无法制止。


此时,杨士奇之子杨稷为人傲横,曾经因施暴杀人。之后各位御史相继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予加法,但把罪状给了杨士奇。随后有人再次告发杨稷横虐的数十件事情,杨士奇只能以老疾告辞。明英宗恐怕伤害杨士奇,下诏安慰。杨士奇感恩哭泣,不久忧虑不起。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赠太师,谥文贞。


六,解缙——恃才傲物,赐死狱中的文臣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 吉水 (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而返。于是朱高煦又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当时解缙已同检讨王到广东去了,一路上,他俩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奏书刚至,朱棣更加愤怒,诏令锦衣卫逮捕解缙入狱。大理寺寺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抃、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翰林院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并及御史李至刚等人均连坐入狱。其中高得抃、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病死于狱中。


永乐十三年(1415年),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姓名问:“缙犹在耶?”纪纲会意,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立刻死了,时为其年正月十三日,此时解缙年仅四十七岁。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


正统元年(1436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下诏赦还所抄家产。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下诏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死后,朱高煦谋反被诛灭;安南屡次谋反,明朝设置郡县不久最终也被迫撤销,这些均如解缙生前所言发生。



解缙才气横溢,下笔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 解缙之文章雅劲奇古,极具个性特色,政论文直抒胸臆,气势充沛,人物传记叙事简洁,描摹生动。 邹元标 赞其曰:“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亲自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被学术界称为“辑佚古书的渊薮”,《 不列颠百科全书 》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 、 杨慎 一起被称为 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 古今列女传 》;主持编纂《 永乐大典 》;墨迹有《 自书诗卷 》、《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五, 姚广孝——满腹儒道、助燕夺位的释家大臣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 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 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


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顾炎武:“少师之才,不下于文成(王阳明),而不能行其说者,少师当道德一,风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邪说之作之时也。”


李贽:“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四,方孝儒——舍生取义,惨遭十族之诛的明朝大臣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人 。父亲方克勤 ,是洪武年间的一名奉方孝孺半身像公守法的官吏,在《明史·循吏》中自有传记 。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 韩愈 ” 。成年后跟着宋濂学习,宋濂的门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就连前辈的 胡翰 , 苏伯衡也自认不如。方孝孺反而轻视文辞写作的学问,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 。他曾因病卧床,家中粮食断绝。仆人将情况向他报告,他笑着说:“古人三十天仅进食九次,贫穷困扰何止我家啊!”父亲方克勤因“空印”事获罪而被处死,他扶持灵柩归乡安葬,哀情感动了行路的人们 。


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吴沉、揭枢 的推荐,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欣赏他举止就庄严肃,对皇太子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 。后来,被仇家连带举发,逮捕到京,朱元璋在案卷上看到他的名字,便释放了他。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朱元璋说:“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授予其汉中教授之职,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毫不倦怠 。蜀献王朱椿听说方孝孺的贤名,聘请他当世子的教师。他每次见面,就向世子陈说道德。蜀献王以特殊的礼遇表示对他的敬重,把他读书的庐舍命名为“正学” 。


到朱允炆即位,征召他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他做诗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朱允炆喜欢读书,每当碰上疑难,就召见他让他讲解。朱允炆临朝,百官奏事,决定群臣的面议可否施行时,朱允炆有时命令方孝孺趋身屏风之前批答文书。当时修撰《太祖实录》以及《类要》诸多典籍,方孝孺都担任总裁。更定职官制度时,方孝孺的官职改为文学博士。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 。


当初,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说;“南京城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点头应承。至此,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被召到朝廷,悲切哀恸的声息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 。朱棣走下卧榻慰问他说:“先生不要自取忧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式。”方孝孺问:“周成王在哪里?”朱棣答:“他自焚而死。”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说:“国家有赖于成年的君王。”方孝孺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答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回头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纸笔,说道:“诏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来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掷到地上,边哭边骂道:“死就死了罢,诏书我绝不能起草。”朱棣发怒,命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 。建文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26] (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慷慨赴死,作绝命之词说道:“上天降下战乱忧患啊,谁知道其中的缘由,奸邪的臣子如了愿啊,求取国柄耍弄计谋。忠正的臣子愤怒悲怨啊,血泪淌流;以此血泪为君殉葬啊,或者另有什么企求。呜呼哀哉的悲鸣啊,大概不是我的怨尤。”时年四十六岁。他的门生、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与其弟廖铭收拾他的遗骨,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 。


方孝孺有位兄长方孝闻,他致力学问,举止淳厚,先于方孝孺去世。弟弟方孝友与方孝孺一同赴刑场,也赋诗一首而死。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中宪、中愈事先自缢身亡,两个女儿跳进秦淮河溺死 。


方孝孺的著作从此也被列为禁书,永乐年间凡藏书者皆为死罪。但是,仍有人冒死藏之,如《侯城集》等,使方孝孺的文章得以传世。


三, 胡惟庸——奸党魁首、叛逆之臣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 安徽 )人,与 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 龙凤元年(1355年),胡惟庸投朱元璋于和州,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


吴元年(1367年),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


洪武三年(1370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


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自从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胡惟庸也自觉奋进,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朱元璋欢心,进一步获得朱元璋的宠信。


他为此当了多年独相,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大将军徐达极恨他奸恶,从容地告诉了朱元璋。胡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但被福寿揭发。


御史中丞也曾说过他的短处。后来刘基生病,朱元璋派惟庸带医生探视,胡惟庸便对刘基下毒。刘基死后,他更加无所顾忌。他与太师李善长相勾结,将哥哥的女儿嫁善长的侄子李佑为妻。学士吴伯宗弹劾胡惟庸,差点大祸临头。此后,他权势更盛。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他们还说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胡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 吉安侯陆仲亨从陕西回来,擅自乘坐驿车。朱元璋大怒,责骂他说:“中原在战乱之后,人民刚刚复业,驿站户买马非常艰难。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人民就是将子女全部卖掉,也不能供给。”责令他到代县捕盗贼。


明太祖高皇帝


平凉侯费聚奉命安抚苏州军民,整天沉溺酒色。朱元璋大怒,责令他往西北去招降蒙古,他无功而返,朱元璋又严厉斥责他。两人都非常害怕。胡惟庸便暗中对两人威逼利诱。两人一向愚勇,见胡惟庸正专权用事,便与他秘密往来。两人曾到胡惟庸家饮酒,酒酣时,胡惟庸屏退左右,对他俩说:“我等所干的事多不合法,一旦被发觉将怎么办?”两人更加惶恐。胡惟庸于是将自己的主意告诉了他们,令他们在外面收集兵马。


胡惟庸又曾与陈宁坐在中书省中,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令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说:“我会用得着你。”太仆寺丞李存义是李善长的弟弟,胡惟庸的女婿李佑的父亲,胡惟庸令他暗中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年纪已老,不能坚决拒绝,开始不同意,后来便依违其间了。胡惟庸更加以为事情可以成功,于是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与他们约定日期相会。又派元旧臣封绩致书元朝,向元朝嗣君称臣,请求出兵做外应。这些事都还没有发出。正好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奔驰过市,坠死于车下,胡惟庸将驾车的人杀死。朱元璋大怒,命他偿命。胡惟庸请求用金帛补偿驾车人家,朱元璋不许。胡惟庸害怕了,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密告四方以及依从于自己的武臣。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 占城国 来进贡,胡惟庸等人不报告朱元璋。宦官出来见到了,便进宫奏告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下敕令责备中书省臣。惟庸和 汪广洋 叩头谢罪,但暗暗地将罪过归咎于 礼部 ,礼部大臣又归咎于中书。朱元璋更加愤怒,将各臣僚全部关押起来,究问为首主持的人。不久,赐汪广洋死,汪广洋的妾陈氏为他陪死。朱元璋问知陈氏乃是被入官的陈 知县 的女儿,大怒说:“被没入官的妇女,只给功臣家。文臣怎么得到?”便颁下敕令命法司调查。于是胡惟庸以及六部属官都应当被判罪。第二年正月,涂节便将祸变上报,告发惟庸。御史中丞 商皓 当时被贬为中书省吏,也告发了惟庸的阴谋。朱元璋大怒,下令廷臣轮番讯问,词语连及陈宁、涂节。廷臣说:“涂节本来参预阴谋,见事情不成,这才将变乱上告,不可不杀。”于是诛杀胡惟庸、陈宁和涂节。


胡惟庸死后,他造反的阴谋还没有全部暴露,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李存义被人自首告发,得以免死,安置在崇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月,林贤狱案办成,惟庸通倭的事才显了出来。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征讨沙漠,抓获封绩,李善长不奏告皇上。


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事情败露,将封绩逮捕,审出当时情况,胡惟庸的逆谋进一步大显。正好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自首告发李善长和惟庸往来情况,而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也自首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胡惟庸共谋不轨。朱元璋大发雷霆之怒,肃清逆党,词语相连,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于是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此案株连蔓引,直到数年之后,还没有清除干净


“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 刘基 ——孔明再世、运筹帷幄的开国谋臣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 、文成公。 青田县在元末属江浙行省处州路(今浙江丽水),东临温州路(今浙江温州),境内多山。南田山在青田县城南一百五十里处。南田山的形势,乃是“万山之巅,独开平壤数十里,号南田福地”。《 洞天福地记 》中记载说:“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刘基天资聪明却好学习,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 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 府学 ,师从处州名士 郑复初 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 诸子百家 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探访 程朱理学 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 六甲天书 》(据说其死后分赠于朱元璋和徐达之手),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 奇门遁甲 》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当时称南京为钟山)。朱元璋意犹未决,刘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见地,遂召入内室与之决策,刘基以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刘基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正是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 宋濂 、 高启 并称“ 明初诗文三大家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一, 徐达——功高盖世、食鹅疾终的开国功臣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徐达,是我们所熟知的一名明朝名将。他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可以说,朱元璋的江山,有一半是徐达打下来的。因此,朱元璋表扬他:“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徐达农家出身,土里刨食。他性情刚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长得面貌清癯,颧骨稍高,身材魁伟。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


郭子兴举义,濠州人汤和率壮士10余人参加。应汤和之邀,朱元璋也投身郭子兴部。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兴命回乡募兵,年仅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初授镇抚,朱元璋发现徐达才能超乎众人,于是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征战四方。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 陈友谅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城 地方割据势力。


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以徐达为中书右丞相。一切准备就绪,朱元璋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徐达挥师由山东向河南进军,攻占汴梁。4月,自虎牢关(河南荥阳西北)西进,在塔儿湾(河南偃帅县境)一举击溃托音特穆尔所率元军5万,迫使元梁土阿鲁温于洛阳投降。随后,徐达、常遇春分兵攻占嵩(河南嵩县)、许(河南许昌)、陈(河南淮阳)、汝(河南临汝)诸州。亡潼关(陕西潼关东北)守将李思齐、张思道闻风齐关四逃。徐达等派兵进驻潼关,并西进占领华州(陕西华县)。



5月,朱元璋抵汴梁督战,与渚将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徐达根据元廷外援已绝的军事形势,建议乘势直取元都,朱元璋表示同意。7月,徐达率军自中滦(河南封丘西南)渡黄河,攻占卫辉(河南汲县)、彰德(河南安阳)、磁州(河北磁县),转向临清,会合山东各路明军,沿运河继续北进,在河西务(天津武清)、通州(北京通县)击败元军万余人,进逼大都。


元顺帝听到消息,在至正二十八年二十七日的夜里率领妻儿及妃嫔、侍从偷偷地开了大都的建德门,向着居庸关的方向逃去,逃往“上都”。8月2日,明军占领大都,元统治被推翻。元王朝至此灭亡。


元朝灭亡后,蒙古残军仍然在不断进攻,而元大将王保保拥兵十万,坐守山西太原,是明朝的最大劲敌。徐达率军进入山西,很快先取了泽州、潞州,先行站稳脚跟。王保保却急于与除达一决雌雄。由太原北去,向大都的方向,欲与徐达决战。



徐达接报,依刘伯温定的计谋,并不回师救大都,反而决定径取太原。王保保听说太原告急,慌忙回师救援,率数万骑兵驰回,在太原城下扎营,邀徐达决战。


徐达按兵不动,先消磨元兵锐气,在晚上突出奇兵,夜袭王保保军营。徐达身先士卒,骑着降服的乌骓马,黑夜中犹如天降神兵,所向披糜,王保保未及披甲出战,便被败兵护著逃跑了。 ·


王保保逃到大同,由大同移军定西,在明太祖洪武二年冬,率军围攻明军于兰州。徐达率主力赶到,在定西以北对垒。这次徐达决定与王保保决战,双方交锋之下,徐达全歼王保保军八万多人,王保保仅带了妻儿亲兵数人,逃去元人的发源地上都,保元顺帝的太子去了。


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徐达挥师西渡黄河。大军进抵鹿台,元将张思道闻风而逃。徐达连克奉元、秦州、伏羌、宁远、巩昌,派大将冯胜进逼临洮,元将李思齐不战而降。又分兵攻克兰州、平凉,张思道逃奔宁夏。不久,庆阳断粮,张良臣的部将打开城迎降,徐达率车冲入城中,擒斩张良臣父子。庆阳之战,标志着徐达彻底平定陕西。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北追元惠宗;徐达与冯国胜、邓愈、汤和率西路军出潼关,往安定西击库库。在出征前,朱元璋又命华云龙、金朝兴、汪兴祖等先期进攻云州,以吸引敌人注意力,并策应徐达、李文忠作战。二月,华云龙攻破云州,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汪兴祖攻克武州、朔州。


徐达率西路军出征。四月,进抵安定。元将库库正围攻兰州,知道徐达军队已至,遂撤围转赴安定迎战,库库屯军于安定以北的车道砚,徐达命冯国胜率军趋沈儿峪(车道砚南)列阵,双方激战一日,未分胜负。库库于是派千余人由间道潜劫明军大营,使明军陷于混乱。徐达亲自迎战,将来敌击溃。次日,徐达整军出战,大败元军,库库仅率数名随从北奔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库伦市)。库库兵败后,徐达命汤和进军宁夏,邓愈西攻河州(今甘肃临夏),自己则向南攻取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南郑)等地。



李文忠的东路军于二月出居庸关后,经野狐岭至兴和(今河北张北),迫降当地元军守将,继而经骆驼山(今河北沽源境内),进攻察罕诺尔(多伦附近),擒获元将珠孟和沙达哈等。五月,元惠宗死,李文忠兼程赶到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擒获元惠宗嫡子买的里八剌及诸王将相数百人。元惠宗的另一个儿子爱猷识礼达腊,率数十骑逃走。李文忠在回师途中,又攻破兴州(即大兴,今河北滦平),擒获元将江文青,俘降元军37000人。大军奏凯而还,朱元璋亲迎于龙江,犒赏三军,并下诏大封功臣,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爱猷识礼达腊与库库聚集在和林,借塞外地域辽阔之势,休养生息,准备卷土重来。鉴于此,徐达受命赴北平训练士卒,修缮城池,又迁沙漠遗民32000户屯田北平,以加强防御。七月,徐达奉命转赴山西练兵。此时,元丞相伊苏,元将高家奴、哈剌章、纳哈出等分别占据辽东之开元(今辽宁开原)、辽阳、沈阳、金山(今辽宁康平)等地,伺机南下。


洪武五年(1372年)重新发兵征扩廓。徐达作为征虏大将军进取中路,左副将军李文忠从东路进攻,征西将军冯胜从西路进攻,各率领五万骑奇兵出塞。徐达中路轻敌冒进,初战不利,伤亡数万人。朱元璋因为徐达功劳大,并不过问。文忠军亦不利,不久撤军。只有冯胜统军获全胜。洪武六年(1373年),徐达又率领诸将远征边疆,胜利后还军北平,戍守边防,过了三年才回到京城。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胡惟庸伏诛。朱元璋下令罢黜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徐达奉旨回应天议政。


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元将朵儿不花等犯永平。徐达奉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之。四月,徐达夜袭灰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东南),兵临黄河,朵儿不花逃遁。年末,徐达回到北平。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 ,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 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