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使用权资产现金流量表放哪里(其他流动资产在现金流量表中放哪里)

炒股票讲究落袋为安,账面上赚了钱还不能说胜券在握,投资者评价上市公司时,也要这么严格要求。上市公司仅仅账面利润好看还不行,现金拿到手才算真正盈利。而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就是对上市公司的“终极考验”,能够过了这一关测试,才是真正的“绩优股”。


现金流量表能被称为“终极考验”的另一个原因是,与其他几张表相比,现金流量表的造假难度非常高。这是因为,其他报表的编制中,涉及大量人为估计的成份《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坏账准备的计提标准等》,而现金流量表却不存在这一问题,这张表“只认钱不认人”,排除了主观因素。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现金流量表时,也很简单,将该表与银行对账单核实一下就可以了。因此,财务造假者想在现金流量表上做文章相当难。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主要与会计制度中对收入、支出的确认有关。


企业做生意,与市场买菜不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情况很少,多数情况是货先交了,钱过一段时间再付。而在企业的会计制度中,却不用等货款到账,只要交了货,就可以在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添上一笔《确认收入超前于收到现金》,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这种记账与款到不同步的现象造成一个问题,即一旦将来货款只能收回一部分或者根本收不回,那么已经在年报中公布的营业收入可就有水份了,进而,在营业收入基础上核算出来的净利润也同样有水份。


为解决这个问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除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还要提供现金流量表,也就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标准,来描述其各项业务的运行。


现金流的三种类别


当然,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对上市公司经营中现金流量变化的考察。该表将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动分为三种类别《为方便投资者阅读,本书将一张现金流量表按类别一为分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指的是所有能影响利润表变化的营业活动,例如产品销售、支付薪酬、购买原材料等,见图18-1。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指取得或者处分长期资产的活动,例如购买土地使用权、建厂房、买设备,或出售废旧机器,见图18-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上市公司的借款、还款、支付现金红利、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等活动,见图18-3。



图18-1 卧龙地产现金流量表I



图18-2 卧龙地产现金流量表II



图18-3 卧龙地产现金流量表III


需要指出的是:有时一笔现金流动,会造成现金流量三种类别中,多种类别数额的改变。例如,企业偿还向银行贷款的本金及利息,本金部分属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利息部分则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这是因为,支付借款利息在利润表中体现为财务费用。预警指标


在现金流量表的上述三个类别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重要。其中的一项数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下简称经营现金净额》又是重中之重。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数据可视为现金版的净利润。正因为其重要性,在年报的“本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中,也将其列示,见图18-4。



图18-4 大西洋主要会计数据


资料来源:大西洋2008年年报。


经营现金净额的第一大作用是预警。我们可以将经营现金净额与净利润进行比较。如果经营现金净额明显低于净利润,那就得小心了。通常情况下,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销售回款速度下降,卖出货后未收回钱;二是存货出现积压,采购来的原材料尚未形成产品或产品尚未销售。为了验证事实如何,投资者可以查一下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与存货,看看其数额是不是明显增加了。如果是,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这两个原因导致了经营现金净额低于净利润。


投资者不要小看回款速度下降与存货积压的问题严重性。


首先,这说明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抢手,只有靠赊销才能打开市场,而赊销则容易滋生坏账,这等于是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埋下隐患。


其次,由此产生的经营现金净额减少,可能使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扩大再生产、开发新产品。企业很可能要从银行贷款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增加了企业的利息负担。


如果经营现金净额长期明显低于净利润,甚至为负数时,就是十分危险的信号了。这说明企业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特别是当企业负债很高时,经营现金净额再为负,投资者一定要避而远之。因为这种“亚健康”的状态,很可能会突然演化为“大病一场”-巨额亏损。


此外,上市公司以往财务造假案例也显示,造假公司在案发前,大都有经营现金净额为负的征兆。因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般是合同做假,把净利润打扮得好看,但却会在经营现金净额上露马脚-由于现金流造假成本太高,造假者大多不会在这上面做文章。因此,对经营现金净额保持警惕,还可以避免“踩雷”。


报喜鸟


既然经营现金净额能报忧,自然也有报喜的功能。


如果上市公司经营现金净额持续增长并大大超过净利润,其原因通常有三种。


第一,预收账款大幅增加,上市公司今后的净利润会大幅提高。投资者可以查一下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如果预收账款大幅增加,则说明公司的产品很抢手,其销售是先收钱,过一段时间再交货。由于货还没有交,在会计处理上还不能算是销售收入,而先收下的钱,就放到了预收账款这个会计科目中。但这些预收账款在未来会变成销售收入,为净利润提高做贡献。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产品到了有人拿钱排队取货的地步,就说明产品供不应求,此时,上市公司就有能力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大幅提高产品毛利率。典型的例子如格力电器,这家空调企业,品牌优势明显,产品抢手。公司2005~2007年年报中的预收账款分别为18亿元、32亿元和46亿元。同期,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6.3亿元和12.7亿元,见图18-5。


此外,在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中,由于预售房屋而收到的现金,由于结算的规定,可能在当年不能确认为销售收入,也会导致预收账款增加。如果买房地产股票,务必要关注其预收账款,如果大增,说明房产预售行情火爆,来年的利润就有了保证,如果减少,则前景堪忧。



图18-5 格力电器预收款项


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


因此,遇到预收账款大增导致经营现金净额增加的上市公司,很值得密切关注。


第二,应付账款大幅增加,导致经营现金净额增长。这说明企业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处于买方市场,能够长时间赊账。这对上市公司来说也是比较有利的,能够长时间赊账,是在拿别人的钱当做自己的运营资金用,等于是免息从银行贷款。


第三,故意压低净利润,导致经营现金净额超过净利润。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有时候上市公司为了保证净利润每年都能有一定增长,在赚了大钱的年度,会通过增加坏账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手段增加当年费用,以达到降低当年净利润的目的,以便在以后年度逐渐释放这些被人为隐藏的净利润,但由于经营现金净额大幅增长,事实上已经展露了公司的真实盈利情况,投资者对这些公司以后年度的净利润增长可以保持一定信心。


为了验证公司是不是故意增加坏账准备等,投资者可以看一下其年度报告中对会计政策的披露,如果以往执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被改变,与此同时资产负债表中的坏账准备与存货减值准备等大幅增加,那么就有故意压低利润的重大嫌疑。折旧不会支出现金


经营现金净额的报喜功能也不是万灵的,一些公司由于所处行业本身的特点,使费用支出与收入实现往往不在同一年发生,这就会导致经营现金净额一直远远超过净利润,但并不因此可以认为其净利润将大幅增加。比如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折旧虽然每年会纳入公司成本,但不会产生现金流出,所以就导致了经营现金净额远远超过净利润。


水电类上市公司就很典型,大量资金的使用是在水电站建设时期,电站一建成,日常运营并不需要大量现金支出,而这类公司每年的成本,主要体现为水电站的固定资产折旧,而折旧并不会使公司支出现金,所以水电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现金净额会常年高于净利润。如长江电力2006年净利润为36亿元,而其经营现金净额则是50亿元。此外,景点旅游、钢铁、运输、商业类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此,对这类上市公司不能单纯用经营现金净额来预测净利润的增长。


“有钱人”容易被盯上


前面讲了,有些经营现金净额超过净利润的上市公司,由于行业特点,不一定具备净利润大增的可能。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其中一些公司也因此成为很好的并购对象。


商业类上市公司就很典型。从这几年证券市场的并购案例来看,商业类上市公司是并购多发地带,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公司虽然盈利能力平平,但却拥有难得的产生经营现金净额的能力。这一点,对很多公司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因为一旦控制了这种上市公司,并购方就等于控制了一家“小银行”,巨额的现金就可以“为我所用”。于是,商业类上市公司往往成为资本猎取的目标。


目前证券市场低迷,上市公司股价大都处于相对较低的区域,针对现金流充沛的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很可能会发生,而这一点已经被中外证券市场的经验一再证明。二级市场的收购战一旦展开,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价往往会在短期内大幅上涨。


此外,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比,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重要性要低很多。投资者不看也无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