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税前15000到手多少(税前15000到手多少上海)

#体制内月薪3000,体制外月薪15000,你怎么选#


但是小周的父母一直希望他能考个当地的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这样工作更稳定,找对象也方便。


这不,小周准备听从父母的意见参加今年事业单位的考试。可是他找已经在事业单位的同学打听,人家告诉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00。


这一打听可把小周给吓坏了,这不是只有目前收入的五分之一吗?还该不该去继续考试呢?


带着困扰,他来求助我。我给外甥说了几点个人看法。



一、体制内的收入不能简单看到手工资

外甥听他同学说,在体制内每个月只拿到3000的工资,就觉得收入太低。实际上这往往会存在一些概念上的误区。


首先,小周的月薪15000并不是纯到手的收入,而是税前收入。这在外企也好、民企也好,一般都按照税前数字来计算的。


其次,体制内的3000,往往指的是到手工资,这或许还不包括一些奖金、补贴,更何况到手工资以前,还会扣除公积金等一些个人福利。


如果按照实际的综合收入,我相信体制内的年收入是不会这么低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有个朋友是做老师的,他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也就五六千,但是年综合收入实际上至少是有十多万,这与月薪万元的白领在企业上班,收入上并没有更差。


但是若只看到手工资,那或许体制内是没有优势的。



二、体制内更加稳定

许多职场人为什么会对体制内的工作趋之若鹜,往往是由于体制内这份工作比较稳定。


2020年疫情刚在我们国内发生的时候,不少企业内打工的朋友都纷纷失业,没有了收入来源。


这种时候,有些人就羡慕起体制内的工作。尽管总体收入并不一定在社会上处于高位,但是人家毕竟工作稳定,抗风险能力强,工作起来也比较安心。


这对于小周来说,是需要自己明确的价值观。如果他要追求更多的财富,那么到体制内上班的确没有太多这样的机会;如果他希望自己的人生更加稳定、可以保障自己将来的事业,那么去体制内上班则是一条比较理想的路子。



三、有能力在哪里都可以发光发热

如果小周对自己的能力比较有自信,我觉得他可以抛开体制内的稳定性或者眼下外企高收入的工作,着眼更长远的未来。


例如,他可以考虑将来自己去创业做个老板,即使有失败的风险,也能够面对和迎接。


这是一个职场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有足够的底气在社会上经历大风大浪。


你拥有了能力的光环,就不需要在选择机会时只盯着外部这些条件,更多应该考虑的是个人的志趣和理想。


有的人希望创业,也有的人喜欢按部就班,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同,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不管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我相信都可以干出很不错的事业。


至于金钱,虽然是万万不可或缺,但也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写在最后

体制内3000和体制外15000的月薪,各位如果是您的话会如何选择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