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关于中美税收协定条例解释(中美税收协定企业所得税)

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每每想起,总是令人义愤填膺。关于《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在英国的对华条约草案中是“中国的皇帝陛下公布一套公平的、适用于所有通商口岸的关税定例”,为什么最后变成了《南京条约》中的“中英双方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款”?



一、税收费用高,提议新税则


清初实行海禁政策,严禁沿海居民私底下与外国商人贸易。直到1684 年,收复台湾后,康熙帝下令开放海禁政策,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等四省设立海关,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海洋贸易和征收关税的事务。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清政府只能在税收上下功夫。海关税条目分为正税和杂税。正税包括船税和货税等,例如船税的标准是根据船的大小,据《粤海关志》记载,当时广东海关制定的商船收税标准不一,西洋商船的税收明显高于东洋。除了船税和货税,还有诸如缴送、火耗、平余等的附加税,上缴数额甚至比正税还高。英商进出口货物除了需要缴纳高于东洋商船的船税和货税,还要支付条目众多的杂税。


针对海关税收高的问题,英国鸦片战争后的对华条约中趁机提出自己的方案:如果中方不同意割让沿海岛屿,可以有五个交换条件,其中一个是:清政府制定一套规范的进出口关税则例并公布出来,之后按照条例收税,不得再额外收费。英国方面的本意是希望清政府摒除海关征收中的各种陋规,将关税公平化、公开化



二、制定新税则 中英共议定


关于海关税收的内容,英文版的规定翻译为现代汉语:中国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适用于所有的通商口岸的进出口关税条例并公诸于众,但在《南京条约》的中文本第十款规定却有所不同:秉公议定各通商口岸的进出口税收并将其公布出来。


虽然说,“秉公议定”的原意为清政府应秉承“公平”的原则制定新的关税条例,这一条款符合巴麦尊对华条约的草案,满足了英国的要求。虽然从字面上看,清政府依旧掌握关税条例的制定权和公布权,但是“议定”二字的含义中有“商议决定”的意味,留下无穷后患。



在复照过程中,璞鼎查发现了第十一项关于海关税则的内容:福州等口岸关税税率不一,应该对照广东海关输税章程,重新拟定税收条例。这则规定违反了《南京条约》中所说的“秉公议定新海关税则”,但是他没有当面指出问题,而是哄骗耆英说:“如果税收定得太高就有偷税漏税的危害,如果税收定得太低,就没有收税的必要了,所以双方进行谈判讨论”。


耆英何许人也?鸦片战争的时候,朝廷出现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剿夷派和以穆彰阿、耆英为首的抚夷派。为了安抚,耆英竭尽全力与璞鼎查套近乎:馈赠厚礼,还想过收养璞鼎查的儿子为义子,好友变亲戚。一心讨好的耆英在英国提出重新商讨关税的时候,压根不会去注意条约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就这样步入陷阱。



1843年1月,中英海关税则的谈判在广州正式开始。中方有备而来,提出方案是:提高茶叶、棉花等热门商品的税率,降低冷门货物的税率。3月,伊里布病故,广东按察使黄恩彤和咸龄对英方代表表示,可以到香港“商谈”税收事宜。关税问题从此开始由中英双方“议定”。这次谈判中,英方同意中方“提高大宗、降低冷门”的方案。



三、无知者无畏 丢关税主权


1843年7月,新税则基本确定下来。天朝大员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捡了大便宜,仅茶叶一项,每年就可以增加约110万两银子。


中英在香港议定新税则后,由于从奏报朝廷到户部批准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一心“抱大腿”的耆英决定先斩后奏:璞鼎查先在香港公布新的海关税则,之后耆英将这个新税则奏报朝廷,由户部核议批准。耆英的这种做法无疑是“自毁长城”,置国家的尊严和颜面于何地!



原本可以自主决定的关税,现在竟然变成了与别国“共同议定”关税。原本规定的“清政府掌握公布条例的主动权”被无知的耆英白送给了英国。负责谈判的官员还沾沾自喜于每年多增加三倍以上的税收,丝毫没有考虑到白花花的银子背后到底失去了什么。


客观地说,在此次谈判中,英国趁机获得了此次关税条例的“议定权”,但是在《海关税则》中,并没有明文规定中国的关税须由双方协定。在新税则制定和公布的过程中,虽然负责谈判的官员们在英方的威逼利诱、硬攻软套中傻傻地将制定权奉送给英方,但是至少在国家条约的层面上,清政府的关税主权并没有被剥夺。



真正导致关税主权丧失的,是中英的最惠国待遇条约协定。


中美双方的《望厦条约》规定:如果中国想要修改税则,就必须与美国共同商议之后决定。三个多月后,法国也来“分一杯羹”,与清政府签订《黄埔条约》,规定中国修改税则,要与法国商议后,法国同意了,才能修改税则。《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是在法律层面规定了美国和法国分别获得了中国的关税协定权,列强就这样简单粗暴地剥夺了中国人自行决定关税的权利。


虽然中英之间签订的所有条约中都没有协定关税的条款,但是,1843年中英的《虎门条约》规定了英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美国、法国所获得的特权,英国也要拥有同等的特权。几经周折,英国托美国和法国的福,也获得了协定关税的权利。



蒋廷黻先生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当时的人最扼腕痛心的莫过于五口通商,中国闭关的大门被迫打开。其实最应该让人痛心疾首的应该是协定关税。无知者无畏!从“制定税则”到“秉公议定条例”再到“一体均沾,协定关税”,关税主权丢失的背后充斥着近代国家主权意识过于浅薄的悲哀。1928年,中英两国政府又在南京签订条约,取消协定关税,丢失了86年的关税主权再一次回到了中国人自己手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