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猕猴桃赏花节4月25日亮相金寨(猕猴桃采摘节活动走进塘源口)

2017年10月25日,安徽省金寨县签了个“大单”。这一天,当地政府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举办了农村淘宝“直供直销新链路”农业品牌发展论坛。金寨猕猴桃产业项目作为农村淘宝在金寨的首个合作项目,其标准化的种植基地正式揭牌成为“淘乡甜金寨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


如何“驯服”猕猴桃,金寨走了很多弯路。如今走上直供直销产业扶贫之路,也是顺势之举。


金寨县是位处大别山腹地的一座贫困县城,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在这一年,该县贫困人口19.3万,贫困发生率33.3%。与其他大多数以农业为主的中国村庄一样,金寨县近一半人口在外务工,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为主。这座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的小县城一度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但少有人知道,这里也是中华猕猴桃的主要原产地。


2007年,经朱贤东申报,这个贫困县成为我国第一个猕猴桃原生产地保护示范区。


金寨具有独特的猕猴桃优势。“我们县野生猕猴桃的资源将近30万亩,但是野生果子卖不了好价格,大部分都在山上烂掉。”


不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产业优势。


朗文龙是土生土长的金寨人,长期在外经商。2005年县里开始招商引资,朗文龙返乡,成为了金寨金果乡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法人代表,“我们考察了四川、山西和荷兰的主要栽培区,猕猴桃营养价值高,商业价值也很高,所以最后选择了猕猴桃”。


引进品种是朗文龙等人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最早一批猕猴桃从2011年开始试种,真正开始有产量却是在2015年。


“我们去考察的时候发现,消费者对红心品种更感兴趣。”于是,三家联合社引进1500亩备受欢迎的“红阳”猕猴桃。令他们没有料到的是,这是国内最易感病的猕猴桃品种。


2014年,朗文龙等人最初引进的这批猕猴桃开始开花结果,病情却大面积爆发,枝干开始流出菌脓,树体接连破裂死亡,“至少损失了2000多万”。


猕猴桃最易感染的溃疡病一直被业界称作猕猴桃的癌症,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朱立武介绍,“这个病的特点就是苗期不发病,开花时才会发病,投资者不仅没有获得效益,反倒把病源搞来了”。


朱立武从2014年开始接触金寨县的猕猴桃,“我们当时把学生带过去实习,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去指导当地如何防控猕猴桃的溃疡病。”只要看到发病的植株,他们就会将它挖掉,烧毁,深埋。这是阻断病菌传播的唯一途径。


但依然收效甚微。于是,朱立武将本土培育的“皖金”猕猴桃带到了金寨县,“不能从外面引苗,因为你弄不清楚外地的品种是否带菌”。


“皖金”是由安徽农业大学和皖西猕猴桃研究所联合进行培育的本土品种,它的前身正是大别山区里的野生猕猴桃。“1978年我们对野生的猕猴桃资源进行调查,搜集了一部分野生的种子资源,并且对它们一代一代进行改良,最终推出两种品种,其中一种就是‘皖金’。”朱立武说。


据朱立武介绍,“皖金”的特点是“不用膨大剂的情况下,果型最大。平均单只可以到133克,最大的268克。”并且,“皖金”猕猴桃达到成熟期是最晚的,所以非常耐储藏,“采下来放到冷库里,它一个月都不会软熟”。


最令朱立武感到高兴的是,“皖金”猕猴桃非常抗溃疡病。


2014年,安徽省工商局发布成立联合社的注册管理条例后,在政府的主导下,金寨县9家猕猴桃合作社开始以联合社为运作组织平台,以“联合社→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推进模式,打造猕猴桃的产业链。


不久后,金寨县和安徽农业大学成立了校县产业联盟,涵盖八大产业——猕猴桃就是其中之一,共引入了4000—5000亩“皖金”猕猴桃,产量占比三分之一。


“猕猴桃这个水果产业在地方县城,政府不主导起来,它走不远。”朱贤东解释,“因为要标准化生产,如果我们东一块,西一块参差不齐,管理跟不上,张三不用膨大剂除草剂,李四非要用,那这个市场不就乱套了?”


2016年,金寨县政府委托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中心对全县猕猴桃种植区土壤进行了检测分析,综合品种表现、金寨特定气候条件和市场因素,选择“皖金”作为了金寨猕猴桃的主推品种。


金寨猕猴桃产业开始快速成长, 2014年国家质监总局批准“金寨猕猴桃”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国家工商总局批准“金寨猕猴桃”为地理证明商标,2016年“金寨猕猴桃”被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今年,金寨县的“皖金”猕猴桃商品果产量为30吨。“‘皖金’的挂果期为三年,今年果树还在长,要培养成一定的树形。如果按照保守估计,5000亩的话,一亩地一吨,明年就是5000吨的样子。”朱立武说。


然而,“做农业的初期都是在亏本,一直在投入。”金寨猕猴桃联合社副理事长汪宪武说,“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第一年种苗,到第三年才出瓜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没有产量的,主要还是以养树为主,到第四年才进入丰产期,第五年盛产期。第一年到第四年,某种意义上这些投资人都是拿钱在往里面投资,甚至一分钱返利都没有”。


对于朱立武的科研团队而言,猕猴桃育种周期长也是最大的难题。“这三十年来,猕猴桃的科研项目经费我只拿到过一个,2007年到2009年给了一笔安徽省重点计划项目经费,才3万块钱”。


种植猕猴桃真正的回报期要到五年之后,并且,除种植管理、技术要求高以外,水果效益与天气状况、种植规模、水果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销售渠道是否通畅均息息相关,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大大影响果农收益。一般的小农户是干不了的,一家一户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于是,县政府考虑对贫困户进行链接。“比如贫困户要外出务工,我们就把他家的土地流转起来,成立扶贫合作社,委托专门的经纪人进行管理,去掉成本后进行分成返还。”朱贤东说。


具体做法是,猕猴桃联合社下属的合作社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成立家庭农场,利用免息创业贷款和部分打工收入投资建园15亩,由合作社代其建园,3年建成后交其自己经营,联合社按“五统一”标准持续提供种植技术和销售服务。挂果期除去投入品等成本支出,产果利润按8:2分配,助其脱贫。


针对没有劳动能力,或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户,扶贫难度比较大,联合社就采取以多家贫困户注册成立猕猴桃扶贫专业合作社的办法,利用扶贫贷款助其建园,由合作社代为托管,以扶贫贷款占股80%,合作社以运营和技术占股20%,盈利分红按比例返还贫困户助其摆脱贫困。


截止目前,金寨县共催生培育猕猴桃种植家庭农场100余家,带动扶贫从业500余人。


据安徽日报报道,金寨县猕猴桃种植大户孙斌种植的“皖金”今年亩产在5000斤至6000斤,效益可观。金寨梅山镇龙湾村刘泽菊全家6口人,上有60多岁的父母、下有一双儿女在上学,家庭负担较重。2014年,有关部门帮她建立了“金寨县刘泽菊家庭农场”,目前50多亩猕猴桃已挂果,预计秋季产果近15吨、收入近20万元。


朱贤东相信,这样的扶贫模式是能够得以复制的,“现在是产业扶贫,你光扶贫,没有产业,农民短时间可以脱贫,但是稳不住。产业是支撑”。


目前,金寨县的贫苦户仍有2.9万户,贫困人口8.43万。“还有很多路要走,从2011年到现在,只不过几年时间,一个产业要做大做强的话,还是要漫长时间的。”朱贤东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