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费用异常已经成为税务稽查的重点
平时大家都在大谈财务分析,什么毛利率偏低、费用率偏高等,当然了税务对企业的纳税情况的案头分析,也是从企业的成本费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费用离谱、进销项差异巨大有时候真要被税务查出来的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的筹划太low了!
随着金税三期这个智能大数据系统的启用,再加上最近上线的商品税收分类编码系统,下面的这几个大家最常见的问题都将让企业付出代价:
1.进项和销项名称差异巨大!
2.毛利率异常!
3.税负率远低于同行业!
4.成本费用率异常!
5.投入产出异常!
02一年买了2000台空调,你觉得这家公司正常吗?
2016年11月,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经侦大队在侦办一起商业贿赂案的过程中,发现涉嫌商业贿赂的嫌疑人石某所在公司从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共使用了200余张购买空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认证抵扣,涉款1200万元。
一家从事医疗器械销售的小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竟购买了两千台空调,警方判断其中必有“猫腻”,而进一步深挖调查的结果让警方吃惊。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石某早年从事过空调销售工作,认识许多空调经销商,而他转入医疗器械销售公司担任经理后,便一直想增加公司的进项抵扣款,从公司账目上套取资金。
03支招
1.不要低估税务的分析判断能力!
就像案例中的所述,搞医药销售的小公司一年搞出2000台电脑进项,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难怪公安机关是以涉嫌商业贿赂的名义发现的这家企业发票违规的,一般情况下金税三期大数据还是非常容易发现企业进项和销项严重不符的。
但是一提到名称严重不符怎么解释?
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税务机关很书面的词语,采购进来的是10000斤茄子,开出去的10000斤的萝卜,是否属于不符?
很明显,这绝对是不符。
目前税务抓的典型都是那种非常离谱的,轻微的还没有都一网打尽。
2.替换票行为要面临清查!
最近的几个大的动向要明白:
普通发票要加上税号,可能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增加了一道工序而已。
但是对搞点发票报销的纳税人而言,就要面临抉择了:
开你们公司税号的发票金额过大,税务联查很容易风险。
销售方如实开具发票,税务就像监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那样,掌握了开票方的进销存。
上面2个层面的监控,表明了找点发票冲所得税费用的难度越来越大!
3.税务介入业务层面的可能性增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目前的形势下,税务人员可以拜托繁杂的数据、报表和审核等程序性工作,更多的参与和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分析行业税负变动特点等。
其实,金税三期的大数据再万能,我觉得税务人员掌握了企业的真实情况比那些表面的数字更有恐惧和震慑作用!
4.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税务稽查要重视!
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经结束,税务对16、15、14三个年度的所得税入库情况分析也基本出来了,所得税纳税异常的企业都会在不久展开。
尤其是国地税同是监管重点的企业,联合稽查你们肯定是重点!
最近请及时梳理一下,16年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增值税申报表等几张表,首先要自己查一下纳税风险点,做到有备无患!
以下几类企业是重点:
所得税在地税的企业
连续3年亏损的企业
税负率明显下滑,而且低于同行
收入、成本、费用指标等突然异常的企业
被纳入重点监管的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