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康复咨询工商注册经营范围(注册健康咨询服务的经营范围)

中康发〔2022〕1号


各分支机构,各主办期刊,驻会机构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办公会研究同意,现将《中国康复医学会2022年工作要点》下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措施,并抓好工作落实。


中国康复医学会


2022年2月11日


中国康复医学会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也是学会趁势而上、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学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准则,以服务人民健康为目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落实“十四五”规划为主线,以创建中国特色一流学会为抓手,全面加强学会建设,努力提高学会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大力加强学会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构建具有学会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学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1.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抓紧抓实。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按照中国科协的部署要求,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功能,结合各种活动,积极开展专题报告、辅导授课等各种形式的宣讲教育,注重学用结合,确保学习贯彻不断走向深入,推动学会创新发展。


2.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进“两个全覆盖”工作全面落实。按照《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党委及其委员产生方式和审核管理办法》,严密组织同步完成学会党委换届工作。根据中国科协党建工作要求,修订《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学会党委职能定位,理清学会党委与理事会、监事会等学会内部治理主体之间的责权关系,强化学会党委主体责任和核心领导作用。加强对驻会机构和分支机构党支部的建设与管理,指导驻会机构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党员发展、日常学习教育和管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驻会机构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分支机构党支部功能定位与职责任务研究探索与推动落实,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分支机构建设发展中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抓好新建和换届分支机构党支部的成立与换届工作,严格程序和要求,确保质量和效果。结合“七一”建党节,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


3. 加强学会文化建设,形成具有学会特色的文化品牌。认真贯彻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学会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对学会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行梳理与提炼,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学会的软实力和凝聚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康复精神,继续组织开展年度“最美康复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的迹,发挥榜样和感召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逐步形成突出康复特色、富有学会特色、展示大医精诚的学会精神文化,为促进学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 加强意识形态管控,确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党中央、中国科协关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有关规定和精神,深入抓好学会党委《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和《关于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检查督导已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分支机构的工作落实情况,组织新建和换届分支机构党支部与学会党委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做到一个不漏、全面压实。加强学会和分支机构主办的各种学术期刊、网站、微信、微博以及论坛、讲座、学术活动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落实责任制,谁主办谁负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政治坚定、思想纯洁,杜绝各类政治性问题发生。


5. 强化党建强会品牌,推动康复服务行活动深入开展。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公益性,按照学会党委关于开展康复服务行活动的要求,学会上下结合实际和专业特点,积极组咨询织专家医疗队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开展送温暖、送知识、送健康等形式多样的康复服务行活动。学会党委“七一”前组织党委成员、分支机构党支部负责人和驻会机构全体同志,赴陕西延安开展“喜迎二十大,寻根杨家岭”主题党日暨康复服务行活动,参观革命圣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党性锻炼,开展健康咨询、科普宣传、义诊服务、技术帮带和学术讲座,为基层医疗机构捐赠一批康复医疗设备等活动,将党的温暖和医者仁心传递给老区人民。各分支机构党支部要把年度开展康复服务行活动作健康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密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有方案、有组织、有内容、有效果,党支部和专委会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和参加,开展活动情况要及时上报学会党委办公室。学会党委将从分支机构上报的活动计划中遴选若干个康复服务行项目,列入总会年度计划,在人力和经费上予以支持,扩大康复服务行活动的范围和效果。继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分支机构,与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固定帮带关系,开展定点帮扶,充分发挥学会为社会为群众服务的职能作用。学会党委年底表彰一批康复服务行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真正将康复服务行活动作为党建强会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亮,促进学会健康发展。


6. 构建宣传工作体系,全面加大对学会的宣传力度。构建由学会党委办公室牵头组织、分支机构积极参加、学会信息平台有力支撑、社会媒体广泛参与的学会宣传工作体系。制定系统年度宣传计划,确定重点宣传内容,组建学会宣传队伍,形成完善宣传机制,围绕二十大精神宣传贯彻全面展示学会风貌和建设成就,努力提升学会影响力。


二、大力加强学会治理与改革


按照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目标,加强科学治理,深化改革创新,拓展战略空间,提升学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推动学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跨入全国学会先进行列。


7. 抓好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严格按照咨询服务民政部和中国科协有关规定和要求,严密制定换届工作方案和组织召开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监事会,审议表决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章程修订草案和会费标准调整草案。召开第七届理事会、第七届监事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审议有关重要事项。制定《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强化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功能,促进民主决策。制定《中国康复医学会监事会工作规则》,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对学会工作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督。


8. 注册贯彻落实国家和中国科协治理要求完善优化规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科协《“十四五”时期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结合全面实施学会“十四五”规划狠抓工作落实,推进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党建工作创新,全面增强学会发展活力和服务能力。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做好“废改立”工作,重点抓好会员管理、分支机构管理、人才培训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及薪酬管理等关键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工作,实现学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保障和支撑学会健康有序发展。


9. 抓好分支机构建设与管理。适应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有计划地组建一批新的分支机构,不断优化分支机构结构。对现有分支机构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对年度考核靠后的分支机构进行黄牌警告,对连续两年考核靠后的视情提前换届直至重组或撤销。按照分支机构管理办法,高质量组织好已批准新建分支机构的成立和届满分支机构的换届工作,确保新建分支机构顺利起步,换届分支机构平稳过渡。各专业委员会设立科普和青年专业学组达到100%。适时组织举办分支机构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培训班,学习掌握有关政策规定咨询,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


10. 加强驻会机构建设。根据中国科协统一部署,探索推进驻会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好专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评价相关工作。按照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继续加强人才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和兼职结合工作人员队伍。优化部门设置,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整体工作效能。按照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效能型标准,推进驻会机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信息化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龙头带动和枢纽作用。


11. 推动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积极参与“智慧科协”“网上科协”建设,带动学会信息化建设换挡提速。优化学会门户网站栏目设置和内容生产,加强对分支机构网站的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推进新媒体矩阵建设,加强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引流转化,提升视频号、抖音短视频平台活力,发挥好微博、今日头条的辐射作用,指导分支机构提高微信公众号运维能力。推进学会“奖励申报平台”“培训管理平台”等办公应用系统建设。


12. 提高财经管理水平。修订财务管理规定,加强跟踪指导和教育培训,强化各级依法依规管财用财的意识和能力。积极适应新常态,在章程规定范围内大力探寻新经济增长点,增加学会收入,打牢物质基础。规范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严格控制超标准、超范围开支,提高经费使用管理效益。加强对分支机构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和培训班的财务收支监管,杜绝违反财经纪律现象发生。组织试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适时全面推开使用。


三、大力加强会员队伍建设


突出会员主体地位,研究探索会员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适应新时代会员发展的新要求,打牢学会生存发展之基。


13. 进一步抓好会员发展工作。广泛动员学会上下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提高会员发展工作能效。坚持以基层一线普通会员、专科会员为主体、在校学生会员为重点,大力发展个人会员,年底前个人会员注册总数突破10万人。充分发挥分支机构委员作用,动员本单位相关人员加入学会会员,原则上每个分支机构发展会员不少于2000名,鼓励康复机构及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加入学会单位会员,年底前单位会员数量达到800家。


14. 不断优化会员结构。大力发展专科会员,各分支机构委员必须加入专科会员,同时做好动员本专业广大康复科技工作者加入学会专科会员。继续授予为康复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荣誉会员称号,积极探索发展港澳台和外籍会员,扩大学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5. 积极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研究设立“中国康复医学会会员日”,每年举办系列活动,强化会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修订完善“双十五条”会员服务承诺,广泛征求会员意见,及时回应期待解决诉求,使各项服务措施落地落实。全面建设好学会官网“会员之家”栏目,提升网上联系、网上服务、网上引导能力。高质量办好双月刊《康复快讯》,及时向广大会员传递学会动态和信息。广泛宣传和推介优秀会员的风采和事迹,强化榜样引领作用,助力会员成长发展。


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学术引领


坚持学术立会,构筑学术交流高地和合作平台,提升学术引领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康复医学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


16. 开展康复医学发展战略研究。拟制发布康复医学年度发展报告,分析国际康复医学发展趋势,摸清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需求,开展康复医学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建设康复医学专家智库系统,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为政府关于康复医学立法咨询、决策咨询提供专业支撑,为康复医学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设立并开展康复医学科研课题立项,加强各学科合作,促进康复医学科研成果生成与转化。发挥科技管理与评估委员会等作用,研制相关科技评价标准,按专业开展康复科技评估评价工作。继续开展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精神。


17. 提升康复学术交流水平。继续组织好以学会综合学术年会为核心、“一带一路”区域康复论坛为重点、分支机构学术年会为支撑的学术交流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等国际康复论坛,加强学术会议质量控制与全流程管理。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案例病例分析研究,着力提升学术交流的质量与内涵,提升学会学术会议品牌影响力。建立学会与国际副医学组织常态交流联络机制,积极承办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支持我国经营范围康复医学专家到国际组织任职履职,提升我国康复医学的国际影响力。


18. 健全完善康经营范围复科普体系。驻会机构成立科普部,分支机构科普工作组实现全覆盖,继续组织开展年度科普示范基地评选,健全科普工作联动机制。围绕人民群众康复医疗需求,分专业细化科普服务内容,提高咨询服务科普服务的全面性、针对性、有效性和经常性。继续组织好“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全国科普日”系列科普活动,提升“科普列车基层行”等康复科普品牌价值,打造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康复科普格局,促进康复科普事业创新发展。


19. 创办一流学术期刊。按照“一流学会、一流期刊”目标,对学会主办期刊开展调研评估,研究制订康复医学学术期刊发展规划,推动建设与一流学会相适应的科技期刊体系。引进建设优质学术期刊,加大对学术期刊的支持力度,激发学术期刊内在活力。拓展期刊学术交流职能,指导期刊举办学术沙龙、论坛等学术活动,大力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康复医学的一流期刊方阵。


五、大力加强人才培养


坚持人才为本的理念,加快构建符合康复人才成长规律的培训体系,为康复事业可持续发展打牢人力资源基础。


20. 全面推进培训基地注册建设。科学制定培训基地年度建设计划,分批次有序组建培训基地,进一步扩大培训基地覆盖范围。遴选有条件的分支机构,承担专科(项/病)培训基地申报评审任务。修订完善《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培工商注册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培训基地质量。统筹用好培训基地资源,遴选一批康复医疗重点培训项目,由学会统一向培训基地下达任务,推进培训基地建、管、服一体化发展,为广大从业人员学习提高提供优质平台。


21.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加强继续教育项目管理,成立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专家工作组,把握培训方向、确工商注册定培训内容、控制培训质量。修订《中国康复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加强计划管理和追踪问效,重点抓好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学会级继教培训计划落实,提高执行率和教育质量。搭建远程教育平台,创造在线学习条件。


22. 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托举。坚持把培育举荐优秀人才作为学会的重要使命,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培训康复质量,搭建成才阶梯和平台,助力成长成才、绽放价值。完善人才评价奖励制度,强化对康复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青年骨干的培养举荐。根据学会人才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高级人才托举工程,继续开展“终身成就奖”“优秀三师”“优秀青年三师”评审和院士遴选推荐工作。积极协调推动康复治疗师执业资质认证工作。


六、大力加强社会公共服务


积极主动履行学会社会公共服务责任,更好发挥服务事业发展、产业升级、区域创新和人民健康的作用。


23. 主动服务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学会人才、技术、学术、智库等资源优势,积极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八部委《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围绕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等方面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意见》贯彻落实,推进康复事业建设发展。


24. 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驻会机构成立社会服务部,学会组建康复医学专家科技服务团。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建立合作关系,拓宽覆盖范围和工作网络。深化“会地合作”,深入抓好与江西吉安、山东菏泽、河南南阳、福建平潭、福建宁德等地合作协议的落地落实,构建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利用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智汇中国”平台,扩大影响,延伸触角,促进社会服务开放融通。


27. 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制定,发挥标准委员会等作用,组织研制相关团体标健康准,按机构类型制定建设标准指南,推动标准研制工作国际合作及标准互认。继续推进《康复医学指南》系列丛书编著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和审核把关,确保质量层次和时效性。启动康复医学中心评审和康复医疗机构行业评价工作,制定建设标准和评审办法。建立一套科学完善、适应康复事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推动康复医学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驱动康复行业创新发展和能力提升。


下载盖章版通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