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的会计分录,我们需要从经济实质上还是面进行理解。会计分录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更内涵丰富的商业语言。
利润增加在借方还是贷方?
利润增加在贷方。企业的“本年利润”科目属于收入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企业的利润是通过总是收入减总成增加本计算出来的。企业的收入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而企业的成本、费用以及支出,在期末的时候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一年的利润只有经过汇算清缴以后,才是最后准确的结果。由于企业第四季度或者12月份的报表,贷方存在需要调节的部分,所以上述报表里面的数据和实际有误差。
“本年利润”期末之后有余额吗?
企业的“本年利润”科目在期末的时候,需要结转到“借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或借方。这样结转之后,“本年利润”科目期末无余额。
当然,企业可能赚钱也可能亏钱。不过,不管企业是赚钱还是亏钱,都需要结转。
如果企业赚钱了,那么借贷企业实现的利润就会在“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贷方,这样就需要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
如果企业亏钱了,那么企业实现的利润就会在“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这样就需要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方。
会计分录的内涵是什么?
其实对于会计分录来说,“借”与“贷”都只是符号,对于“借”与“贷”我们可以使用任年利润何词语来替换。所以对于借贷方向来说,和借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会计分录的重点并不是“借”与“贷”,而是方向借贷后面表示的经济业务实质。
企业的会计分录记录的就是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我们不仅需要明白会计分录怎么写,更要明白会计分录后面表示的内涵。
一般来说,会计分录的借方就是资金的用途,而会计分录的贷方就是资金的来源。
这样投资者的钱,经过不断的流动,才能给投资带增减来收益。如果,企业的资金没有流动,自然无法产生收入。
企业的资金只有在借贷之间,逐渐形成不断扩大的“资金流”,才能是使投资者的利润得到不断的累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