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应对策略

(时间预警:本文阅读时间10分钟,全文约2800字)

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是企业在应对税务问题时最头疼的事项,一方面由于企业长期以来害怕与税务机关打交道心理,导致面对税局的检查时往往如临大敌失了方寸,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是专业的税务知识及经验积累,企业常常容易在应对时会付出额外的税收成本。本期,我们将会站在企业的角度,谈谈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对应策略。


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类型

在谈论应对策略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类型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税务问询

税务问询主要包括口头问询及书面问询,口头问询往往来自于企业主管专管员,就企业部分异常税务指标提出口头询问,该种形式并非法定税务检查类型之一,税务机关不会出具任何书面文件;书面问询常见的形式是汇算清缴期后风险管理,专管员或主管税务局征管科会将企业上一年度汇算清缴中的系统筛查出来的风险疑点汇总起来给到企业办税人员,需要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以书面的形式回复疑点问题。


二、纳税评估

纳税评估与税务问询中书面问询的形式类似,差别在于评估发出部门为企业主管辖区内的评估所,评估案源一般来源于高风险的汇算清缴期后管理问题,重点税源企业,举报线索等等。纳税评估较税务问询更为正式,在评估初期,税务机关会向纳税人下发税务事项通知书,并要求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面回复同时往往需要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前往税务局进行现场说明并进行签字确认。


三、税务稽查

税务稽查是由稽查局发起的对企业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及涉税事项进行检查处理,与前者相比,稽查人员更为专业同时检查范围也往往会更全面。税务稽查的发起往往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双随机”抽查,即随机抽查企业同时随机安排检查人员,针对重点税源企业采用定向抽查与不定向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抽查比例20%左右,5年检查完一轮;针对非重点税源企业,采用定向抽查为主、辅以不定向抽查的方式,每年抽查比例不超过3%;

2)举报,稽查局会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对指定企业进行税务稽查;

3)专项稽查,专项稽查的检查指令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派发,往往会在某一段时间内对特定行业或者地区的企业进行专项稽查;

4)金税系统预警;

5)公开信息。


四、反避税调查

反避税调查往往由国际税相关部门发起,就集团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关联交易展开调查。反避税调查时间跨度久,专业化程度高,影响范围广,往往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资源进行应对。



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事前应对

事前应对即在税务机关下发税务检查通知书之前提前做好应对策略。虽然大部分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往往体现出较强的随机性,但是有部分类型的检查往往是可预见的,例如汇算清缴期后检查,五年一轮回的双随机抽查。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加强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事前应对能力:


一、加强专业人员的税务素质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税务申报工作往往由财务人员负责,若相关财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税务知识,则一方面可能无法提前识别潜在税务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加剧申报过程中的合规风险。因此从源头出发加强专业人员的税务素质有助于企业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二、定期开展税务健康检查

企业定期由专业税务人员开展税务健康检查,能做到对潜在风险做提前纠正并对整体风险有把控。税务健康检查的频次可以根据税务机关检查的频次作出相应调整,例如针对下属集团公司数量较多的集团企业,可以做到每年一小检查,五年一大检。


三、税务部门对重大交易事项的提前介入

面对企业内的重要交易事项,应加强税务的前期介入程度,提前评估交易的税务风险,避免后期税务风险已经发生而无力进行抗辩的情况。税务提前介入重大交易事项是企业在税务应对过程中较为节约税务成本的方法,许多企业注意到了法律上的风险而忽视税务上潜在风险往往会使得企业在后续检查中陷入被动境地。


四、建立税务风险管控体系

建立税务风险管控体系需要依托企业强大的税务专业团队以及一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考虑到目前税务检查的选案较大一部分来源于金税三期的风险识别,那么在借鉴相关税务风险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将有利于企业提前识别并规避绝大多数的税务风险并在将来的税务风险对应中占绝主动优势。


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事中应对

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应对不仅仅是财税专业知识的碰撞,还是征纳双方全方位地“对决”。


一、了解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背景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在收到税局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或税务疑点时建议先向税局相关人员了解本次检查的背景,内容包括:检查下发部门,税务机关对接人及职位,是否为专项检查,回复提交截止时间等。通过对案件背景大致的了解,有助于确定后续应对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源以及应对方向。例如从重要性水平而言,反避税调查>双随机稽查>纳税评估>税务问询,对于反避税调查或者税务稽查而言,办案人员往往带着指标而来,对企业的检查自然会更为细致,这就需要企业更为积极地去应对。


二、内部风险评估并完整提供材料

在税务稽查以及问询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往往存在糊弄过去的侥幸心理,希望通过提供不完整的材料将一些问题一笔带过。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企业越是遮遮掩掩越是会引起办税人员的警觉。因此,企业在准备回复第一轮材料时,首先要对所有问题作出完整解答并准备好相应的材料证据,例如相关发票、合同、账务凭证等;其次,对所有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排序,针对部分无法抗辩的不合规事项以及潜在可抗辩的税务风险,进行风险汇总,评估潜在补交税金以及滞纳金;再者,在提供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将材料重新排序,将无法抗辩的问题调整至回复函的前列,而对于部分可能存在争议的问题,企业可以酌情提交对自身抗辩有利的证据。所有提交至税务局的材料企业都应留存备查。


三、积极沟通并配合问询

企业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应对并非是税局单方面的工作,积极地沟通有助于推进案件的进度。通过与办案人员以及主管税局的沟通能够有效交换双方在争议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企业通过向办案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法规支撑以及事实依据同样会有助于办案人员在结案过程中案头文件的整理,从某种意义上是积极的沟通和高质量的回复材料对于征纳双方而言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四、注意时限问题

当企业收到税局发出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时,需要特别关注的点是通知书上的回复时限,虽然绝大多数的稽查和问询并不会走到行政复议甚至是税务诉讼的阶段,但是企业需要在最开始就做最坏的打算,保证自身在流程合规上不会出现差错。一般而言,税务机关会要求企业在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的10天或15天内回复,但是由于工作量巨大或者收到通知书较晚等原因,企业可以与办案人员或者主管税局进行沟通申请延长提交书面回复的时间,企业需要就申请延迟做好相关记录。此外,在税务稽查过程中,办案人员通常需要在90天内结案,因此企业同样需要关注税务机关内部的结案时间,积极配合推进案件进行。



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的事后应对

当税务机关检查结束后,企业不满税务机关作出的处罚时,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陈述、申辩。相关救济方式包括:税务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由于这部分实操中接触并不多,就不做过多展开了。


总体而言,企业在应对税务稽查及税务问询时要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 关注”,每天及时获取实用好文章!

「理个税」提供最专业财税资讯及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管家服务。

来源:小屋杂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