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整个财会圈都被一条消息刷屏:我国的增值税税率中现行的16%的税率将降为13%,现行10%的税率降至9%。
税率的变化,更是让中级考生内心十分的忐忑:
@博了:
初会恐惧症 看到增值税税率又变了,吓得我差点扔掉手机[摊手]
我可不可以选择不考了
@李m额:
今天刚把税法增值税学完,然后晚上看新闻税率又改了,哎,保佑我今年税法过了吧!
@sunCPA:
增值税税率下调,吓一跳,重新记税率……
@智商掉光的姚大壮:
嗯,我终于深刻地认识到了,在增值税方面,学无止境四个字,是最对的
可是我脑子跟不上啦,游戏也打不完呀。
增值税税率调整,
对2019年的中级考试影响有多大?
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税率的调整,对考试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涉及到增值税考试的包括初级、中级、CPA和税务师考试,今年这些考试究竟会不会波及到呢?今天就来着重说明一下:
每年的考试内容以及官方教材都是通过考试大纲来进行确定,按照时间进度,大纲的定稿大约会在大纲正式发布前一个月左右。
如果政策发布是在大纲确定之前,则有可能将相关改动写进大纲,如果是在确定之后,则该变动不会体现在大纲之中。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报告中虽然明确增值税税率下调,但是并没有明确政策落实的确切时间,所以,在大纲确定中出现最新增值税税率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那么大纲已经确定的信息在现实中产生了变动,例如增值税税率,则这一块在当年的考试中会不会考到,以及如果考到,遵从什么样的标准?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定心丸:在原则上,有以上这种情况的,当年考试中为了避免争议,将不会涉及,即使会出现,那么在题干之中,会给出明确的税率,具体可以参照2018年税法考试!
但是由于2019年中级会计考试大纲还未出,职称酱现以2018年的大纲为例,提醒考生们要注意以下知识点。
以下考点
中级考生一定要注意
第六章
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涉及到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中必须用到税率,所以在应纳税额的所有计算分析中都要特别注意,别记错旧税率;
第二节知识涉及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考生们要注意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进口货物、购进农产品用于不同用途的等等行为对应的税率变化;
第三节知识涉及销项税,税率的不同,计算出来的当期销项税额也不同。此外这一章节中还涉及到征收率,此次增值税改革中,征收率也极有可能随之变化,目前还等官方文件出来,但中级考生在今后的考试复习中要注意征收率、进项税额、含税与不含税销售额的计算。
除了考证党,在职会计们沸腾的声音也不小,除了要重新记忆税率,政策实施后,跨期间账务处理可怎么做啊?结合上一次税率改革的经验,给大家作出以下案例参考:
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假设3月A公司从B公司买进一批钢材,材料不含税价为100万元,进项税为16万元,4月份A公司以两倍材料价售出这批材料。合同签订后A公司立即付清了货款,同时,4月份实施13%的增值税新政。
1、合同含税价
合同约定,A公司以含税价售出,即A公司这批材料的售价为200 200×16%=232万元。
那么原本A公司要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32/(1 16%)×16%-16=16万元。
税率调整后,售价不变,依然为232万元,此时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32/(1 13%)×13%-16=10.69万元。
2、合同不含税价
合同没有约定A公司的售价。那么原本A公司这批材料的售价为200 200×16%=232万元。
那么原本A公司要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32/(1 16%)×16%-16=16万元。
税率调整后,售价变为200 200×13%=226万元。
此时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00×13%-16=10万元。
很乱?给大家列表展示:
综上所述
如果你是A公司的角色,不含税签的合同所交增值税会比含税价签的增值税要少一些,建议各位老板在税率新政落实前以不含税价签合同比较划算。
如果你是B公司的角色,3月份收到116万元的银行存款,已确认收入,待转销项税额为16万元;4月份税率下降后来确认收入时,销项税为13万元了,这多出的3万元可以计入营业外收入了。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1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00
营业外收入 3000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