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什么是一级大类资产(什么是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

文:任泽平 方思元梁珣


1.2 美林投资时钟


在衰退期:经济下行,产出缺口恶化,通胀下行。货币政策趋松,债券的表现最为突出。债券>;现金>;股票>;大宗商品。


美林投资时钟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需求侧变化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背后的主要逻辑认为,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形成短期经济周期,从而影响大类资产走势。投资者可以通过识别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拐点,在周期变换中把握趋势获利。从长期来看,长期经济增长与劳动、资本、技术、全要素生产率等生产要素相关;从短期来看,经济不会完全遵循长期经济增长路径,顺周期的行为产生的惯性会导致经济短期偏离潜在产出水平,而宏观调控政策则引导经济向潜在产出回归。比如,当短期经济疲弱,产出缺口恶化时,经济面临通缩压力,此时货币政策放松,刺激经济需求回升;当短期经济强劲,产出缺口向好时,经济面临通胀压力,此时货币政策收紧,需求回落。在经济短期波动与宏观调控共同作用下,经济周期形成不同阶段,大类资产出现趋势性轮动。


我们将1970年1月至2020年9月共划分为34个经济周期,统计结果显示,与美林证券原文的检验结果相同,美国经济周期并未时刻呈现“衰退—复苏—过热—滞涨”依次循环轮转的现象,外部冲击、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或造成理论与现实偏差,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协议瓦解,90年代中期的亚洲金融(港股00662)危机等,都对美国的经济和通胀产生影响,但21世纪前基本遵循明显美林时钟轮动规律。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持续低利率、超前宽松等导致复苏和衰退成为美国经济主旋律,轮动规律减弱。


美国的复苏期和过热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周期。34个经济周期中,衰退期7个,复苏期11个,过热期9个,滞涨期7个。从总周期时长来看,复苏期和过热期最长,分别达274个月和139个月,滞涨期次之,达105个月,衰退期最短,为90个月。从周期平均持续时间来看,复苏期平均达25个月,过热期平均为15.5个月,滞胀期平均为15.0个月,衰退期最短为12.8个月。


2.2 1970-2020年美林投资时钟下美国大类资产表现:基本符合经典理论


观测大类资产在各个阶段的表现也基本符合美林投资时钟结论,


2)在11个复苏期中,所有阶段股票收益率均最高。


3)在9个过热期中,7个阶段大宗商品收益率最高,8个阶段大宗商品收益率远高于债券收益率。其中,1983年7月至1984年3月,正处于80年代第一轮大规模减税、通胀问题解决阶段,经济强劲反弹,大类资产表现改变。1994年5月至1996年12月间,1995年美国防范海外市场风险的保险性降息预防衰退,助长股市繁荣,因此股票表现超过大宗商品。


4)在8个滞胀期中,所有阶段现金收益率远高于股票收益率。与美林时钟原文结论相同,滞涨期现金是除了大宗外表现最好的资产。大宗商品的年均收益率较高,主要受石油危机冲击的影响比较大,而同时期非石油类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呈下跌趋势。


我们同样按照美林时钟的方法逻辑检验其在中国的运用情况,即通过产出缺口和通胀走势判定经济所处阶段,并对每阶段的大类资产表现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将2002年12月至2020年9月共划分为33个经济周期,其中衰退期10个,复苏期6个,过热期8个,滞涨期9个。从特征来看:


仅少数周期遵循美林投资时钟的周期轮动规律,大部分周期呈现前后跳跃或逆时针转动现象。根据美林投资时钟,“经典”的经济周期是从时钟的左下角(衰退期)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轮动,经历衰退—复苏—过热—滞胀四个阶段。但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来看,2003年以来,仅有三个时间段呈现比较明显的周期轮动规律,分别为(1)2002.12-2003.6,(2)2008.7-2011.7,(3)2018.11-2019.9。


我们按照周期划分,分别检验传统美林投资时钟的大类资产收益率表现,在收益率指标方面,现金选取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债券选取中债新综合指数收益率,股票选取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商品选择CRB现货指数收益率,测算结果如下:


Ⅱ 复苏期中,美林时钟正确率为50%,6个小周期中有3个周期股票收益率表现最好,其他在复苏期表现较好的资产主要为现金(3次),其他资产则均表现较差。


Ⅲ 过热期中,美林时钟正确率为50%,8个小周期中有4个周期商品收益率表现最好,其他在过热期表现较好的资产包括股票(3次)、现金(1次)。


Ⅳ 滞涨期中,美林时钟正确率仅为33%,9个小周期中仅有3个周期现金收益率表现最好,其他在滞涨期表现较好的资产包括股票(4次)、债券(1次)、商品(1次)。


3.2 为什么传统美林时钟在中国的效果偏差?


而我国货币政策需兼顾多重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内外平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不同目标可能会对货币政策制定提出方向相反的要求,增加货币政策的决策难度。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决策因素不仅仅包括产出缺口的通胀,还需考虑其他因素,与传统美林时钟的背后逻辑有所差异。


3.2.2 我国大类资产表现除受货币政策影响外,还受金融监管、改革等政策影响


再比如2014-2015年股市行情,在经济周期整体处于“滞涨”及“衰退”期,由于政策驱动叠加监管宽松,大量资金加杠杆入市,我国股票市场走出一波大牛市。但是随着监管关注配资风险,严查杠杆入市,大量资金撤离,造成股市快速下挫。行情变化与实体经济周期脱节,体现政策市、资金市特征,对传统美林时钟准确性造成影响。同样,2016年债券市场走出一波行情,而主要驱动因素为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下,理财-委外加杠杆等市场行为催生债券投资需求,与央行货币政策意图相左,因此债市走势和传统美林时钟背后逻辑出现明显偏差。


此外,2012年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率下降,加上政策微调进一步熨平经济波动,经济周期表征不明显。2012年以来,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周期短期波动逐步被消化,我国进入增长速度换挡器、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经济波动率明显下降,周期特征不明显。根据我们的测算,2012-2016年间,经济周期在“滞涨”与“衰退”之间来回轮动,宏观调控进一步熨平经济波动,基本面 政策调控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的指导意义减弱。


从逻辑上来说,货币和信用因素也可以与产出缺口和通胀构建的经济周期形成统一:


但是实际上,产出缺口和通胀是货币政策的部分输入变量,而货币与信用是输出变量,且受金融监管等因素影响,在实际划分中,两者得出的经济周期结论有所不同。但我们通过测算,发现后者对于大类资产指导的正确率显著更高。


3.3.2 基于周期划分的大类资产收益测算


Ⅱ 宽货币 宽信用周期中,大类资产配置于股票的正确率达100%,6个小周期中,股票收益率均明显优于其他资产。


Ⅲ 紧货币 宽信用周期中,大类资产配置于商品的正确率为57%,7个小周期中有4个周期商品表现明显优于其他资产,在紧货币 宽信用的周期组合下,股市也具有较好表现,在两个周期里收益超过商品。


Ⅳ 紧货币 紧信用周期中,大类资产配置于现金的正确率仅为43%,7个小周期中仅有3个周期现金表现明显优于其他资产,在紧货币 紧信用的周期组合下,大类资产表现缺乏明显特征,商品、债券、股票都曾出现较好表现。


整体而言,以货币及信用因素进行划分的周期,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整体准确率达到73%,在宽货币紧信用时期、宽货币宽信用时期、以及紧货币宽信用时期,均对大类资产配置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仅在紧货币紧信用周期,缺乏明确的资产配置指向。


Ⅰ 衰退:金融和消费板块在衰退阶段抗跌能力最强。衰退期时期宽货币,银根放松,利率敏感型的金融、消费类股票领跑。在6个衰退期中,3个阶段金融板块收益率最高,5个阶段消费板块收益率第2,二者均值分别为-8.9%、-3.9%。成长板块受2019年11月-2020年2月5G牌照发放、科创板推出等利好影响,均值超过金融和消费板块。


具体来看,


4.2 债券市场投资时钟


现实中,债券收益率形态较少严格遵循从牛陡、熊陡到熊平、牛平的周期轮动。我们以10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与1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数据,及10年期-1年期期限利差,确定期间内的利率走势以及曲线形态。阶段划分显示,仅2008-2010周期,2019-2020年周期,由于经济波动幅度较大,货币政策逆周期对冲特征明显,债券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轮动规律。


我们进一步选取中债中短期债券全价指数,及中债中长期债券全价指数,对比在不同货币与信用周期下,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率情况。数据测算显示,


Ⅱ 复苏:债市以震荡市为主(占比50%),收益率曲线形态整体趋于平坦,缩短久期有利于平衡风险收益。在复苏期(宽货币 宽信用),震荡市占比50%,熊市占比33%,牛市占比17%。中短期及长期债券在不同周期表现分化,但整体来看,宽货币宽信用周期下的震荡市,后续较多演变为熊市(2/3),调整投资组合、缩短久期有利于平衡收益风险。


Ⅲ 过热:债市100%走熊,收益率曲线整体偏平坦,中短期债券更加抗跌。过热期(紧货币 宽信用)严格对应债券熊市(100%),中短期债券相对长期债券更加抗跌。


Ⅳ 滞胀:债券缺乏明显趋势,需要相机抉择。在滞涨期(紧货币 紧信用),牛市占比43%,熊市占比43%,震荡市占比14%,债市缺乏明显趋势。此时债券市场无明显的配置策略,从历史周期划分来说,紧货币紧信用周期下,无论当期为熊市、牛市或震荡市,有5/7的情况在下一周期演变为牛市,因此结合基本面情况,如果预期经济下行,货币政策放松,此时拉长久期有利于博得未来超额收益。


4.3 商品投资时钟


本文源自泽平宏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