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对短歌行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短歌行》从诗体来看是一首(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除夜二首(其一)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②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之际,诗人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山)南渡,流离于今湖南湖北一带。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②殊方:异乡。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在语言上浅近而不平淡,构词讲究而不生涩,娓娓动听地表达出作者深层的蕴藉之情,读起来让人觉得情味醇厚。


B. 陈诗用“爆竹残更”“朔吹翻江”等词语,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其中“翻”字既写出江面的波卷浪涌,又写出作者心绪难平。


C. 陈诗的颔联写作者揽镜自照,鬓发已经变白,不由得怪它“多事”,言外是慨叹自己流离转徙,艰苦备尝。


D. 这两首诗都写于岁末辞旧迎新之际,但具体来看,王湾借此诗表达了对新年的忧虑,而陈诗则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


15. 这两首诗尾联都用了相同的手法,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妇女儿童来送饭送水,侧面表现农民繁忙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感叹结束写蜀道的凶险,进而转入抒写对人事关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答案:14. D “王湾借此诗表达了对新年的忧虑”错误。王湾的诗总体上和谐优美,富有哲思,尤其是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只在尾联表达了淡淡的乡愁,所以并没有表达对新年的忧虑。


15. ①相同手法:都用了虚写。王诗虚写家书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陈诗虚写自己要在万象更新的“明日”登上岳阳楼,远看“岛烟湖雾”中春天来临的景象。②不同的情感:王诗借此表达了淡淡地乡愁,陈诗借此表达了对国运好转的期盼和结束漂泊生活的盼望。


16.(1)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2)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①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②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①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江苏南京市南。②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本诗首联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诗人伫立江边,又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暮钟” 营造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氛围。


B.本诗颔联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实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C.本诗颈联实写诗人在长江入海口送别友人,又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彼此依依不舍。


D.本诗尾联,诗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


15、请从动与静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锦瑟》中,李商隐通过 , 两句,表达了一种较为成熟的人生经验:有些东西,在我们尚未失去之前,就已经若有所失了。


(2)白居易在《琵琶行》开篇的诗句中,有两句分别运用了互文和借代手法,表达出朋友离别时情不尽兴的凄凉场面,这两句诗是: , 。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回归”是陶渊明诗作中经常被描写的对象,类似的意思,他在《饮酒(其五)》中表述为: , 。




【答案】


14、C 并非实写:海门是长江入海处。但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李曹的 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实际上是看不见的,因而诗中直言“不见”。遥远的海门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选 C。


15、①诗歌颔联和颈联描写的景物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 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动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③ 颈联中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 (一点 2 分,三点 6 分,答动静结合可酌情给分)


16.(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感春(分司东都作)


韩愈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注]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韩愈因受谗言诽谤,自请分司东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所任之职多为闲职。辛夷:又名望春花,其花色泽鲜艳。花房:花冠,花瓣的总称。环回:盘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首联上句写辛夷花瓣忽然全部展开,语含惊喜;下句由“正盛”联想到“将衰”,略带伤感。


B.颔联写辛夷一日之变:随着时间推移,花由清晨时的鲜艳明丽变成薄暮时的黯淡无光。


C.颈联由描写转为抒情.抒发因辛夷花而生发的感叹;“况乃”一词加深了诗人的感叹。


D.诗歌用对比手法刻画辛夷花:衰与盛、辉辉与耿耿明与暗、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离骚》中,屈原借描写五彩缤纷、芳香四溢的佩饰来表现自已追求高洁品行的两句是“ ,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谆谆告诚后主:宫中大小事情,只要咨询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后再施行,就一定能“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描写“ , ”。来表达对沧陷区,人民已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




答案:


14.D “满地与摧颓”不是对比。


15.含意:迎来繁花送走落花,我心中别有意绪: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 (2分)表达了诗人对辛夷花绽放的喜悦与沉醉,对辛夷花凋谢的惆怅与不舍;(2分)同时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的抑郁与怨愤。(2分)


16.(1)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


(2)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每空1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①无言语,从此谯周②是老臣。


(注)①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②谯周: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马”“云雕”“柳营”写出蜀军飞速北进、直逼长安、威震中原的气势。


B.“天清杀气”,既点出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


C.“妖星照渭滨”暗写诸葛亮去世。相传诸葛亮死时,有大星坠落渭水之南。


D.诸葛亮之死让昏庸的后主醒悟过来,但北伐中原的大业依然没有取得成功。


16.本诗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不停地思考,却“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阐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




答案:


15.D项,“诸葛亮之死让昏庸的后主醒悟过来,但北伐中原的大业依然没有取得成功”理解错误。“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蕴含着无穷感慨,诸葛亮的思诚,唤不醒昏庸的蜀后主,“不由人”包含着对蜀国灭亡的无奈与遗憾。


故选D。


16.①诸葛亮祠庙的摆设默默无语,表达对诸葛亮死去的痛惜。②诸葛亮逝后,谯周却成为重臣,表达对统治者的讽刺。③谯周的卑劣、后主的昏庸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形成对比,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追怀。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这类题的设问方式:(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思路解析:这类题通常是结合某一诗句或意境提问,因此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步骤:(1)回答塑造的形象;(2)回答作者的情感;(3)回答作品的思想意义。


本诗前半以虚写实,从虚拟的景象中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半夹叙夹议,却又和一般抽象的议论不同。它用历史事实说明了褒贬之意。未尾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做了对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诸诸葛亮的崇敬,对昏庸的蜀后主和卑劣的谯周的讽刺。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身的独特地位,也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敬仰爱戴和缅怀。


17.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早行遇雨


袁说友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①陪孤棹晓溪行。


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饶人半日程。


愁对梅残初话别,懒看桃艳欲欣荣。


红尘未踏心先退,不是宵长故②独醒。


【注】①稍:只,仅仅。②故:仍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早春二月,春风吹拂,诗人乘坐孤舟,缘溪晓行,所写情景别有意趣。


B.颔联写昨夜饮酒使心中烦扰暂时得到宽解,一早出行又喜遇春雨,令人心生惬意。


C.颈联写梅花已残,桃花正艳,点出了时节变化,“愁”“懒”则暗示心境的复杂。


D.全诗写景清丽,用语浅近;但寻常物象景色之中,却隐含着诗人特殊的人生况味。


16.对末句“不是宵长故独醒”中的“独醒”应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敢于直谏,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道:“ ”,概括了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劝谏唐太宗治国应善始克终。


(2)《短歌行》一诗中的“ ”两句,是曹操化用古语,以山和海作比喻,表明自己渴望延揽人才的深意。


(3)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 ”,那么秦朝就不会灭亡。两种说法均切中肯綮,深刻总结了秦亡的历史教训。




答案:


15. B(“喜遇”“心生惬意”与诗境不符。“雨不饶人”暗含着诗人淡淡的责怨,后文的“愁”“懒”也印证了这一点)


16.①“梅”代表了高洁,“桃艳欲欣荣”象征着世俗的烦扰,诗人在将要踏入红尘之际,心生退意,用“独醒”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对世俗社会的厌倦。②孤棹独行,寂寞清冷,借酒消愁,自我宽解,表现出诗人内心卓然不群的孤独和愁苦。(共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1)有善始者始繁 能克终者盖寡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6分。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