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检查中,因账面不存在积压的库存产品,且库存量与往年差异不大,第三种可能被很快排除,第一种可能也仅是发现了少量将产品发放给职工或用于赠送客户单位个人没有视同销售的情况,但所补缴税款远不足以排除增值税税负偏低的问题。只是第二种可能,因涉及对所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真实性、应付不付收购苹果款是否异常及仓库能否承载收购旺季最高收购量等问题的分析,一时无法判断。
原来,三年前,甲公司为了偷税,找出了已有三年不向公司销售苹果的两位供应商的身份证复印件,并安排采购科长和财务科长共同负责,在每年收购旺季,虚构收购业务,虚开收购发票以抵扣进项税。为了避免收购款长期不付引起怀疑,甲公司采取了立即支付虚构收购对象现金的方法,同时,对因虚假收购增加的苹果采用虚增领用数及虚列报损数的方法“消化”,由于公司对虚构业务各方面的审批总是网开一面,且财务科对此也从不认真审核,这让采购科的两位经办人员有机可乘,便串通仓库、财务两部门的个别人员,比照公司对两位虚假收购对象的方法如法炮制,另外又搞了一位虚假收购对象,同时将虚假收购的苹果并入公司统一报损的数量中,而财务上对报损数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连续两年共套取公司现金52.7万元,不仅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也造成了甲公司的经济损失。最终,相关人员受到了法律制裁,甲公司也因偷税受到了处罚。
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尽管检查人员抽查了大量的苹果收购发票及相关资料,但这种抽样检查的方法很难发现三位假收购对象。事实上,也只有通过汇总表的方式,才能够发现三位虚假收购者在收购时间上的异常,并据以揭示问题。该情况说明,尽管抽样检查的方法在一般检查工作中很奏效,但不能揭示全部问题,也不等于什么情况都有效。所以,检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汇总表分析法,以此作为分析和揭示问题的常用基本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