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存货原材料如何体现先进先出法(采用先进先出法,在存货材料上涨的情况下)


第一,打通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知道自己每天从事的业务活动在财务上如何表现,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用财务的逻辑思考业务问题,让业务活动紧密围绕“创造价值”的主题进行。






对于贸易型企业(商业企业)来说,营业成本是指被卖掉的那部分商品的采购成本。同一个型号的商品,虽然外观一样,但不同批次购进,可能价格不一样,所以成本也不同。


对于制造型企业(生产企业)而言,不同批次购进的原材料价格可能不一样,每个批次耗费的人工和制造费用也不尽相同。哪些存货先被卖掉,哪些存货后被卖掉,都会直接影响营业成本的数字。


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不可能把每个产品都进行一一标号对应,会计上只能靠一个假想的顺序来做记录,这就是所谓的存货计价方法


常用的存货计价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1.先进先出法:先买进来或先生产出来的产品首先被卖掉。


2.后进先出法:后买进来或后生产出来的产品首先被卖掉。


3.加权平均法:卖出的产品成本是所有产品成本的加权平均。


存货计价法


以某贸易型企业举例:


举例计算


综上:


(1)加权平均法的单位成本是介于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之间的。


(2)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营业成本不同,存货价值也不同,因为所有的产品成本,要么变成营业成本,要么变成存货成本。存货在会计上是一种资产,营业成本在会计上是类似于费用这样减少利润的一个项目。如果把更多的价值分给存货,资产就多,成本就低,利润就高;如果把更多的价值分给营业成本,营业成本就高,利润就低,资产的价值也低。


(3)多数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上涨的,晚买进来的东西一般较贵。如果用后进先出法,营业成本高,利润低,企业缴的税比较少,所以税法上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财务,是每一位商业人士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语言,尤其是销售人员及销售管理者。财务之于商业,就像法律之于政治。理解了财务,你才能透彻理解很多商业的基本逻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