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西柏坡精神是什么时间(西柏坡精神的特征)


西柏坡纪念碑。新华社发


在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石家庄市人民医院12名援鄂抗疫新党员与老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发


通往西柏坡的高速公路。新华社发


政治协商、团结合作的民主精神


西柏坡时期,我们在国民党统治区开辟第二条战线,制定争取团结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方针政策,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北上解放区,参加新政协,自愿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了社会各界空前大团结。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求我们党去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这些是这个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新中国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立规严纪、集中统一的看齐精神


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全党向中央看齐的思想。西柏坡时期,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军开始大兵团正规作战。我们党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变化,提出强化看齐意识,严格自律要求,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多次督促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强调这是“为了及时反映情况,使中央有可能在事先或事后帮助各地不犯或少犯错误,争取革命战争更加伟大的胜利起见”。在西柏坡召开的九月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厘清了各级权力,有效地规范了党内运行机制,维护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央颁布《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制度,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的六条规定。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赶考精神


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历史转折到来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同志基于对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和深刻领悟,对未来革命和建设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高瞻远瞩、把握未来,向全党同志描绘新中国宏伟蓝图,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提出了“进京赶考”的历史命题。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全面规划新中国制度框架与政策设计;警示全党同志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忧思因为胜利可能增长的“四种情绪”,防止“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强调“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即“两个务必”。


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之际,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历史命题,决心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久执政,引领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两个务必”与“进京赶考”的提出,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初步解决了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长久执政和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丰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建设理论。坚持“两个务必”,有助于党员干部增强“赶考”意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克服革命到头思想和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做到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保持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作的饱满热情。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到执政,从建设到改革,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坚守“两个务必”,践行“两个务必”,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鲜明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高度统一,使“两个务必”成为我们党推动革命建设改革的传家宝。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9日06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