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湖北省工商银行唐勇(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

4月19日,大宗商品现货清行唐算业务(“清算通”)启动仪式在张家港保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税科技”)库区现场举行。“‘清算通’业务的正式启动,开启了大宗商品支付结算的新时代,标志着大宗商品行业合规高效的资金结算体系由此建立。”张家港保税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唐勇表示。


“清算通”是上海清算所与保税科技集团历经两年多共同推进的一种多银行交割支付结算功能银行。保税科技原来是一家传统的仓储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交易的线上化和平台化事实上很早就在行业内开始探索,清算通的推出是又一个标志事件。


从该公司的实践来看,最早期是将传统物流企业的收发存管业务搬至线上操作,是为1.0版本;随后在线上增加了货物支付通道,为2.0版本。但这一支付结算通道仅为单一银行,无法实现跨银行直接支付。为打破这一瓶颈,保税科技集团从2018年开始着手与上海清算所探索多银行支付结算的可行性。


解决交易环节最后一公里信用风险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上海清算所、商业银行、唐勇的团队以及实体企业们进行了多次沟通,对平台的具体功能、湖北省如何保证资金安全、如何规避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


事实上,相比于普通消费品的交易,大宗商品的交易由工商银行于客单价太高,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对风勇险的容忍度很低,100次交易中,即使前99次都是安全的,只要一次出了问题,都可能对企副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不过,唐勇解释,这种模式并没有风险,前期的谈判协商等所有环节都是交易双方自行线下完成的,平台解决的是交易环节最后一公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问题,银行的资金也并不在平台上沉淀,行长所有的交易涉及到的货物也都是在保税科技所管理的仓库中。“分行为什么有这次分行合作,我银行们通过仓库管控货权,清算所通过银行管控资金权。”


据了解,为确保清算业务尽快投产上线,保障上线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上海清算所、保税科技集团、接入银行等各方放弃今年春节休息时间,今年3月1日,清算业务正式上线试运行。试运行首日,交割金额达4000万元,交割品种为乙二醇、二甘醇,共11家现货企湖北省业与四家结算银行参与,分别进行了同行支付结算与跨行支付结算。截至4月18日,清算业务累计交割量超104万吨,累计交割金额近60亿元,签约客户400多家。


张家港市委书记潘国强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致辞讲话时指出,上海清算所和保税科技集团强强联合、创新推出的大宗商品现货清算业务,这既是我们副深度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一次金融创新的成功实践,一举打通了现货交易关键环节,勇极大提升了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结算的可靠性和便利工商性。


大宗商品定价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参加当天启动仪式的机构主要包括十多家商业银行,上海清算所、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和张家港市相关部门,以及实体企业、主流现货平台等。


当天,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以视频形式参会致辞,他指出,上海清算所与优质现货平台、商业银行等市场机构合作,针对产业链上下游面临的交收效率不高、跨行清算难度较大、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待强化等痛点、堵点,研究推出大宗商品清算通业务,为提升大宗商品市场效率、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他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最大进口国和大宗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最大购买者。但巨大的购买力并未能帮助中国企业改变价行唐格接受者的尴尬地位,中国参与国际市场交易的企业在交易价格上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基本上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市场的价格。由于产工商地、期货投机市场、供方垄断和国际政治等原因,很多商品价格的实际涨幅大大超出了反映供求关系的合理范围,使中国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比如去年遭遇的“原油宝”事件。因此,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建设、争取相应领域的话语权,已经成为我们再也无法回避,以及需要从国家经济安全高度来严肃对待的问题。


工商银行高级业务总监熊燕也指出,大宗商品现货清算业务的推出,具有重要意义。意义首先表现为,紧密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行长优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生态。工商银行其次,是高度适应科技及产业变革的要求,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第三点意义在于,积极适应应对国际环境不稳定性增加的要求,有效助推中国大宗商品定价体系的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