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3期
近日以来,部分地区疫情反弹,某连锁超市销售的生猪产品,价格不符合省价格监督管理部门新冠疫情期间的指导意见,且存在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被罚款128863.44元。
商品任性涨价?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可随意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碰到哄抬物价的行为如何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呢?对此,红网《百姓呼声》栏目联动律师——湖南云天律师事务所蔡有玲律师作出了专业解答。
哄抬物价违法行为吗?怎么处罚?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违反了《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是违法行为。没有依据《价格法》第四十条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并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以上300万以下付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便利店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
对哄抬物价行政处罚的流程通常包括:
1、调查取证; 2、告知处罚事实、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 3、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会; 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尽管哄抬物价是违法的,但各位消怎么费者也没营业执照有必要在这个特殊情况下草木皆兵,经营者正常的销售商品,即便是价格上下有所浮动,只要浮动的范围合理合法,市场监管部门也不会在接到投诉以后,不进没有行任何调查就处罚经营者。
商品抬价多少算哄抬物价?
哄抬物价和一般的商品涨价存在着很大差别,哄举报抬物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幅度提高营业执照价格;二是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也就是生产成本和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大幅度涨价了;三是在某一地区或者某些领域带头涨价的;四是囤积居奇,致使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也就是说造谣惑众的、牟取暴利的、率先涨价的、囤积居奇的,都在重点打击的范围之内。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抬价竞销。它一般是经由故意的协同定价,如私下达成统一高价的协议(非书面形式)。二是抬价抢购。这往往是经由非故意的协同所致。比如,对某些超出紧缺商品,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可能趁机抬份抢购,囤积居奇。如果一人首先抬价抢购,在心理作用和现实面前,其余的人便会自动地紧紧跟上。这里的所谓抬价,是指超经营范围出正常价格的定价怎么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14条第3项及《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6条的规定,“哄抬价格”构成违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二是哄抬价格,哄抬的幅度过高,涨价的速度过快的。
是否违法,监管部门需要综合考虑商品销售成本、参考往期或同类经营者销售价格便利店进行甄别,主要是看涨价行为是否超过成本上涨的幅度和速度。
哄抬物价怎么举报?如何退回?
《价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消费者组织、职工价格监督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以及消费者,有权对价格行为进行社会监督。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的价格监督作用。新闻单位有权进行价格舆论监督。《价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对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度。
因此,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对举报者给予鼓励,并负责为举报者保密。
社会各界和群众发现经营者有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请拨打12315、12358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一经查实,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对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确保防疫物资举报和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
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致使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多付价款的,依照《价格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应当退还多付部分;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文由湖南云超出天律师事务所蔡有玲律师解答。
@嘉善公安
李荐国获刑13年!
↓ 投诉、举报 请点经营范围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