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与非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样,会计核算处理上分为两种账务处理方式,一种是成本模式下的转换,一种是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区别主要是具体会计核算科目有区别,下面就两种账务处理分别介绍如下:
一、成本模式下的转换
1.作为存货的房产税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2.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二、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
1.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是借方差额)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其他综合收益(如果是贷方差额)
2.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差额)
贷: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
—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差额)
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过程中记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是借方差额,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增加处理,如果是贷方差额应作纳税调整减少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