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开设计培训公司经营范围(培训公司)


再举一个互联网产品的例子:饿了么的订单页面。


饿了么的订单页面不仅显示预期送达时间,而且非常直观地显示商家准备餐品-骑手前往商家-骑手接到餐品-距离用户距离-用户接到餐品。


用户体验简史可以看出,“用户体验”术语中包含的理念经历了长达数世纪的积累,从最开始围绕工作的方便人体工程学,到人机用户体验,再到现在无处不在的用户体验。


所以请你动手前试图回答下面两个基本的问题:


功能型产品更多的是交互设计(为用户设计结构化体验),它曾被归类到“界面设计”的范畴之内,但近些年来交互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对于功能型产品,我们通过界面设计来确定框架(大家所熟知的按钮、输入框和其他界面控件都属于这个领域。例:百度网盘);对于信息型产品,则通过导航设计来解决问题(例:今日头条)。


这个层面我们要去思考怎么样的界面搭配凸显品牌,需要怎样的界面让用户流连忘返,需要怎样的界面来提醒用户。


我们在这里解决并弥补“产品框架层的逻辑排布”的感知呈现问题,合理设计感知。


在整个设计流程中,这是为我们的用户提供体验的最后一站:决定我们的设计最后要如何被人类的感觉器官感受到。


这些感受由五个方面组成: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 嗅觉和味觉:除了食物、香水、或香味产品之外,嗅觉和味觉设计是用户体验设计师很少考虑的范畴。人们会对一个产品的气味或味道产生强烈的联想(比如“新车的气味”所代表的是一辆刚刚出产的新汽车,在所有人的脑子里关于“新”的定义,已经被广泛接受)但这些气味通常取决于产品的材料,而非用户体验设计师能决定的。
  • 触觉:实物产品的触觉体验是属于工业设计领域的概念。工业设计师主要关注的是用户和产品之间的物理触碰。得益于震动设备,基于屏幕交互的产品也开始有了触觉体验了。手机和手持游戏设备都可以通过震动来与用户互动。常见的iPhone的3D Touch。
  • 听觉:声音可以应用到很多不同种类的产品中。声音不仅可以用来通知用户,还可以使产品变得更具个性。(例:36氪的提示音,一想你就知道是它在推送消息。)
  • 视觉:这是用户体验设计师最得心应手的领域,因为几乎所有产品都会涉及视觉设计。


04 视觉设计如何支持用户体验

1. 如何用用户体验思维评估设计方案

一开始,你可能会认为视觉设计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美术。


对于什么构成了视觉上的愉悦感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品味和想法,所以关于设计方案的的每设计一次讨培训公司论总会归结到个人偏好上,每个人对于美感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设计决策就必须建立在所有参与者都认为“酷”的那个方案上。


代替用“什么具有美感”来评估一个视觉设计方案的是你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们的“运作培训公司是否良好”上。


例如:产品的外观有没有破坏结构,有没有使结构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区别不清晰?或者外观有没有强化结构,使用户可用对的选项清楚明了?是否传达清晰的品牌形象?这不仅仅是美学的问题,而是战略定位的问题。



2. 评估设经营范围计结果的2个方法

1)忠于眼睛


评估一个产品视觉设计的简单方法之一,总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的视线首先落在什么地方?哪个设计要素在第一时间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它们是对于战略目标来讲是很重要的东西吗?或者用户第一时间注意到的东西与他们的(或你的)开设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吗?


2)眯眼测试


找出主经营范围要设计元素的方法是眯着眼睛或斜着去看这个页面,直到你不能认出任何细节如果你本人是测试者,那么一定要注意你的眼睛在页面周围无意识的移动。对于你正在看的东西,别想太多,让视线自然地落在你的页面上。如果别人是测试者,让他们按被吸引的顺序来指出页面中的那些元素。


如果你的设计是成功的,用户眼睛的移动轨迹的模式应该有以下两个特点:


  1. 首先,他们遵循的是一条流畅的路径。
  2. 其次,在不需要用太多细节来吓倒用户的前提下,它为用户提供有效选择的某种可能的“引导”。


3. 用户体验思维制作运营海报

可能有些朋友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公司没有项目能够让我去接触这块。拜托,别把这些想复杂了,设计都是相通的,一个详情页或者一张海报是否也可以有相应的用户体验呢?


比如,你需要设计一张海报:首先得确定你的目标用户人群(用户需求),以及为什么要做这张海报(商业目标)。


然后你可以根据用户人群的喜好以及商业目标去确定海报视觉风格以及传达的内容,确定内容需求之后再进一步提设计炼信息的主题,以及信息的优先级。


再确定版式,配色。最后优化视觉,细节,从头审视是否偏离用户需求以及商业目标。


专业书只是提供一个概念或者方法,更多的是你怎么去运用到你的工作上或者你怎么去定位你的职业格局。



05 总结

慢慢地也越能理解胡适先生在《不朽的宗教》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懒的定义就是避难就易。研究问题是及其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情。


确实,读书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你要去思考,要费工夫,挖心血,收集材料,征求意见,并且将这些知识内化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技能。


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开设题下手的。


这篇文章主要的是围绕《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展开的用户体验的理解,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运用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这5个维度去推动用户体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