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运河企业产品分类信息(最大的运河)

◆ “吴城邗,沟通江淮。”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修建邗沟,欲以水路沟通江淮、争霸中原。大运河由此肇始


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2021年10月25日摄)季春鹏摄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2021年10月27日摄) 季春鹏摄


在系统治理中重生


在位于淮安的大运河清口枢纽世界遗产点,一座乾隆南巡时的御制重修惠济祠碑开宗明义:“经国之务,莫重于河与漕,而两者必相资而成。”公元1128年,黄河向东南夺淮河入海,黄河、淮河、运河三股水流在清口交汇,为确保漕船顺利北上,诞生了这一中国古代治水史上最具科技含量之一的枢纽工程最大。目前,一座中国水工科技馆正在筹建之中,作为展示大运河蕴含的水工成就和水工智慧的新窗口。


20世纪60年代在扬州建成的江都水利枢纽也有一块石碑,刻有“源头”二字。每年,150亿立方米左右的长江水从这里输出,润苏北、济齐鲁,一路北上,最终送至千里之外的华北地区。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企业在此考察时指出,“北缺南丰”是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显著特点。党和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就是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剂运河,促进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俯瞰中国的江河版图,横向的长江、黄河、淮河,与纵向的京杭大运河,犹如一个大丰收的“丰”字。


“水运关乎国运,大运河从来就不仅仅是一条河,与之相伴的漕运、盐政、邮驿、国家巡视制度、商贸最大流通体系等,充分展示了先辈的治理智慧。”淮安市大运河办主任张建闯说。


如果说古代的运河核心在“运”,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当代大运河则被赋予更多时代意蕴。


昔日交通枢纽,如今支撑集约发展、绿色发展转型。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介绍,2020年大运河江苏段货运量高达5.3亿吨,相当于8分条京沪高速公路,约占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总量20%。运河航运能耗低、用地少、污染小,每年节约燃料约70万吨,减少污染成本240亿元。


昔日重在治污,企业产如今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江苏建立了以运河水系为脉络的保护传承空间布局,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文昌等多重目标。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说,如今,沿线有9个设区市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成农村生态河道339条,打造水利风景区151个、水美乡村1820个。


昔日治理“一条线”,如今生态涵养“一大片”。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介绍,以南水北调水源地大的保护为例,2013年以来,扬州沿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廊道规划建设了1800平方公里的生态走廊,将82.4%的沿江岸线划为岸线保护区和控制利用区;沿江纵深一公里范围内3.86万亩土地列入限制和禁止建设区;推动沿江化工产业退后一公里,关停化工企业263家……


“大运河是活着的遗产,兼具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表企业产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一项包含文化、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工程。无论是延续运河文脉,还是确保一江清水北上,都必须系统谋划,牢产品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辩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当前和长远、全局和重点的关系。


今年6月3日,江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1+6+11”规划体系正式出台,标志着大运河治理更产品加系统化、制度化。


在出台《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基础上,江苏推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现代航运建设发展等6个省级大的专项规划,沿线11个设区市出台实施规划。江苏还将盐城、连云港两地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现13个设区市全员加入新格局。


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集文化轴、生态轴、城镇轴、经济轴于一体的“美丽中轴”呼之欲出。江苏在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园过程中,同步建设防洪排涝的安全公园、优化水资源调配的民生公园、强化饮用水源的幸福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公园……


“这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空间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江苏省代省长许昆林表示,将切实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把推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高质量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协同起来,为江苏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推进协调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文类信息明互鉴中重生


公元1292年,大运河全线贯通,马可波罗结束东方游历回国。这位意大利旅行家在回到威尼斯后,分享了他游历运河城市的见闻,令欧洲乃至世界对中国充满向往。


时间再退17年,一位阿拉伯贤者终老于大运河畔。作为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产,普哈丁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很多像普哈丁一样的阿拉伯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道而来,世代居住在扬州。”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曾尝试把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类型外国人的著作连缀起来,并按照时序排列,梳理出一部世界发现运河的历史。


古代,大运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鉴真东渡的起点,是马可波罗南下的通道,是古代外国使节、传教士、旅行者的驿站,将内地与沿海、亚洲内陆与东亚沿海地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联系起来,成为世界交通要道、文化交汇中枢。


如今,千年运河仍是时代IP。随运河兴衰而命运起伏的城市,以运河精神重塑发展动力、重获文化自信。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淮安将大力推进长达125公里的运河“百里画廊”工程,从15.6公里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延伸至全市域。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分更有信心和能力重塑历史辉煌。”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振奋地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淮安正重塑区位条件和战略优势。


如何重获发展空间,是全球运河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将世界各地的运河发展成绿色动脉,带来工业发展和自然保护的和谐发展,这是一个伟大的想法。”比利时前驻中国大使帕特里克奈斯认为,以运河为纽带,结成全球运河共同体,为可持续发展寻找世界级的答案,彰显了运河的当代价值。


今年5月,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在扬州召开,包括帕特里克类信息奈斯在内的多国代表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探索经验,形成《深化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倡议》。这是2017年创设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以来的又一个重要成果。


“世界上有520多条运河,分布在50多个国家,沿线有3000多座城市和上万座古镇。大运河包容开放的天然属性,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分享中国治理方案,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打开新窗口。”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长邓清说,她已经连续14年组织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坚持“一年一主题、一年一特色”,邀请了29个国家、60多个运河城市对话,让世界“通过中国的运河,理解运河里的中国”。


今年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即将正式上线,以国家文化公园具象化表达为建设框架,江苏将再造一条“数字大运河”。

企业

“以科技承载文化,用科技表达文化。5G、AR、VR等数字技运河术成为激活运河IP的魔法棒,让大运河的文化标识进一步凝聚、凸显,传播得更快、更远。”负责数字云平台建设的江苏省文投集团负责人介绍,云平台以大运河文化知识图谱为核心,构建和培育“运河大脑”,打造大运河文化线上展示第一平台、文旅消费第一入口、讲好大运河故事第一窗口、研学教育第一课堂。


从空中俯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如同一艘大船,满载2500多年历史,原点出发,驶向未来。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江苏的重大历史机遇。”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表示,江苏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既要让古运河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实现物理时空的重生脉动;也要让古运河文脉融入中华民族基因血脉,化作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实现人文时空的生生不息。(记者 刘亢 凌军辉 蒋芳 本文刊于《瞭望》2021年第46期)


总监制:冯瑛冰 刘 亢


监 制:史湘洲 刘兆权 钟昊熹


策 划:程 瑛 凌军辉


统 筹:徐欧露 蒋 芳 季春鹏


执行导演:李雨泽


后期制作:李雨泽 王婷婷 刘继伟 张文清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新华社瞭望周刊社


新华社江苏分社


联合出品


特别鸣谢:


无锡市委宣传部


扬州市委宣传部


淮安市委宣传部


淮安市大运河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