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暨第六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内蒙古赤峰召开,与会人士围绕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难题和出路展开研讨和交流。
让网络文学多一些时代的烟火气
现实题材越来越成为网络作家的“宠儿”。
有统计表明,在网络文学平台发布的2019年度新作品中,现实题材作品占60%以上,同比增长24%。
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指出,2019年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势头强劲。全年各级各类现实题材征文大赛参与作者过万人,参赛作品超过万部。很多知名网络作家转向现实题材创作。
现实题材IP影视剧改编也集中发力,《都挺好》《小欢喜》《少年的你》等影视剧掀起了收视和观影热潮,激发了观众对相关社会话题的热烈讨论。
网络文学为何会出现“现实题材热”?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研究需要员肖惊鸿解释说,进入新时代,网络文学的现实题材创作得到国家层面的引导、提倡、鼓励和扶持,现实题材已经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新潮流。其实,无论是哪一种题材,作家都不可避免地从现实经验中寻求理想、从生活日常中追逐光亮。这既是网络文学创作的“来处”,也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归路”。
夜神翼从2017年开始创作现实题材,渐渐领略到现实题材的魅力。她创作的《单身狗》等作品,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还获得各种网络文学奖项。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掀起热潮,是一个好现象。之前大家对现实需要题材的作品关注度比较弱,很多擅长写这类题材的作者会随着市场走向写作,现在这样的热潮无疑给予这些作者鼓励,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创作。我也在尝试创作现实题材,但也不会放弃以前的题材。”夜神翼说。
欧阳友权认为,长期以来幻想小说一家独大,网络创作远离现实、云里来雾里去;如今现实题材升温,对促进网络文学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补上“宅”“玄”“空”造成的网络文学短板,无疑有着矫治积弊的作用,它让网络文学多了一些人间烟火气与时代亲和力。
创作和传播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边是“题材扎堆,现实满屏”的火爆场景,一边是读者接受情况不理想,大多作品“叫好不叫座”。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创作和传播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大众化、娱乐化是网络文学的鲜网文明特征,从读者熟悉的天马行空的幻想题材到现实题材,这一转变对网络作家是重大考验。”肖惊鸿认为,网络文学从来不乏对现实理文的观照,但是直接记录时代、书写当下的现实题材作品一直以来并不多。更多作品是把现实当背景,为的是回到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网络文学创作手法,如“世界观架构”“金手指”等,与真实生活也相对疏离。严格意义上的现实题材之于网络文学的本体特征及创作特点并不贴切,网络作家把握现实题材的难度也更大。
何常在长期从事现实题材创作,深知其中的喜与忧:“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超现实,小说虽描写现实生活,但是有‘金手指’赋能,人物可以‘开挂’;二是重现实,跟传统文学类似,直观呈现现实,没有‘开挂’,没有赋能;三安徽是轻现实,比如霸道总裁小说,虽是现实题材,但很大一部分是脱离了现实。”
何常在说理文,在这三种类型中,重现实题材小说受阅读效果限制,字数不可能太多。而字数多是网络小说的重要特征,短的重现实题材很少会有大的订阅量。再加上没有出版和影视改编的渠道,成本就更高,很多网络作家不敢轻易写。这什么是现实题材创作的痛点和难点。
安徽大学教授周志雄深有同感,“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很少直面现实复杂性,网络小说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小说,偏重故事的趣味性、曲折性,多是轻盈而非滞重的,喜剧性而非悲剧性的,戏剧性情节多于心理性描写,少有表现生活与人性的复杂纠缠”。
迈过生活体验这道“铁门槛”
现实题材安徽创作,如何化解“主流叫好”而“读者不叫座”的“落地尴尬”?
欧阳友权提出一些建议:现实题材创作要从题材选择走向“价值及物”。网络作家选择现实题材不只是盯住某种书写对象和生活素材,而是要选择一种价值立场,一种评判生活的责任和干预生活的态度,以增强作品的人间烟火气与时代亲和力,表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否则就将流于一种外在于作者生命的技能活动、一种谋生的“赶场”。
“半生生活活生生,动笔未免先动情。”这是作家高晓声文学创网文作的一句箴言,欧阳友权认为同样适用于网络文学。“网络作家应有对于书写对象的‘过资料命性’体验,拥有与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伦理与美学,没有迈过生活什么体验这道‘铁门槛’,没有承受过生命的沉重与苦痛,没有与生活办理真相相匹配的伦理与美学,笔下的所谓‘现实题材’终归会隔着一层。那些‘在场’却不‘在地’的现实题办理材创作有可能滑向‘伪现实主义’。”
肖惊鸿建议,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基本理论和创作实践也需进一步厘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经验,立足新时代、抓住新机遇、投身新发展,不断探索现实题材创作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范式。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6日0资料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