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彭彬 实习生高沛通 财政部网站近日发布《财政部开展2019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以下简称《检查》),财政部决定组织部分监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于2019年6月至7月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稽查名单中,共有77家药企,涉及到复星医药、步长制药等27家A股上市公司。
据财监(2019)第18号加急文件显示,此次检查重点围绕医药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收入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其中包括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销售返点现象。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中国医药行业由于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居高不下,早已饱受诟病。而在销售费用高企的同时,药企还频频与“回扣”、行贿关联在一起。
稽查涉及27家A股上市公司
《检查》称,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2019年5月14日,财政部监督评价局会同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共同随机抽取了77户医药企业。
据了解,2019年6月至7月开展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销售费用真实性,销售费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据,是否真实发生;是否存在以咨询费、会议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各类发票套取大额现金的现象;是否存在从同一家单位多频次、大量取得发票的现象,必要时应延伸检查发票开具单位;会议费列支是否真实,发票内容与会议日程、参会人员、会议地点等要素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医疗机构将会议费、办公费、设备购置费用等转嫁医药企业的现象;是否存在通过专家咨询费、研发费、宣传费等方式向医务人员支付回扣的现象;是否将高开金额在扣除增值税后又以劳务费等形式支付给医院等机构或者用于医院开发、系统维护、学术推广等。另外还有其他事项,包括购药品数量、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销售返点现象。
此次检查涉及到27家A股公司。具体为:复星医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智飞生物、同仁堂、天力士、华北制药、天坛生物、吉药控股、大庆华科、景峰医药、奥赛康、仙琚制药、亚太药业、国药股份、江中制药、辰欣药业、安图生物、菲利华、卫光生物、太安堂、北大医药、同济堂、沃森生物、恒康医疗。
药企普遍销售费用畸高
事实上,中国医药行业由于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居高不下,早已饱受诟病。
2017年3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机构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医药行业销售支出费用占营收比重超过40%,国外创新药企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不足30%。相比之下,国外创新医药企业的研发费用通常能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0%以上,但中国大多数医药企业这一数字往往在5%以下。
以被曝出狂犬疫苗造假、百白破疫苗为“劣药”而被退市的长生生物为例,2016年的研发投入仅为营业收入约4%,2017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仅约7%。
虽研发投入不高,公司销售费用却一直居高不下。数据显示,长生生物2016年和2017年销售费用分别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2.68%和37.53%。
因“董事长女儿靠行贿650万美元进入斯坦福”而广为人知的步长制药,销售费用也曾居高不下。
年报数据显示,在2013年至2018年的六年间,步长制药在“市场及学术推广”方面的费用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以2018年为例,步长制药实现营收135.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8.88亿元,销售费用却高达80.36亿元,销售费用率58.81%。销售费用中的93.15%为“市场及学术推广及咨询费”。
而与高销售费用相比,步长制药的研发投入费用虽然在逐年增长,但金额却差距甚远。根据上市以来发布的三份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其研发投入仅分别为4.59亿元、5.53亿元和5.7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72%、3.99%、4.22%。
除了步长制药,其他上市医药生物公司销售费用率占比偏重的情况也不鲜见。
南都记者根据Wind统计发现,2018年A股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有95家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30%。其中,国农科技、灵康药业和龙津药业三家占比超过70%。
在销售费用绝对值排行榜中,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医药以110.58亿元位列销售费用榜首,复星医药以84.58亿元位居第二,步长制药销售费用80.36亿元位列第三。
多家药业靠行贿销售
在销售费用高企的同时,药企还频频与“回扣”、行贿关联在一起。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长生医药的医药代表陈某向政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政和县第十届(本届)政协委员范治金支付推广费。此外,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黄红成在2017年也曾被公诉机关指控犯非法经营罪。
自2015年至2018年,步长制药涉及多起行贿案,均与销售相关。2002年,步长制药创始人之一、赵涛的父亲赵步长更是向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行贿1万美元。
今年5月,海南省万宁市一名医生举报自己以及其他医生开药收药商回扣。随后当地卫健委介入调查,医院院长被停职审查。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李建国发布的文章《揭开中国药企销售费用畸高之谜》写道,“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药企的销售费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关招标机构费用、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费用、医生回扣、医药代表提成、逃税洗钱(过票)成本、统方费用。其中公关招标机构、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和医生回扣分别对应招标环节、医院采购环节和处方销售环节,利益进行三次重新分配,且医生回扣占比超过一半。”
而药品回扣的“操盘手”,则以药品代理商居多。他们在代理产品后高价卖药,所获得的差价用来“打点”各个利益方,用这笔钱敲开医院的大门,还要派出医药代表推动医生多用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