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制造费用包括哪些内容(制造企业的制造费用包括哪些内容)


是不是被丰田的七大浪费限制了想象?




一说起浪费和如何消除浪费,一般都会想到丰田生产方式以及“七大浪费”。那么,消除了“七大浪制造费费”就能彻底消除浪费吗?就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吗?




既然丰田生产方式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那么消除哪些浪费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想消除浪费,就需要知道什么是浪费?如何定义浪费?如何定义价值?定义了浪费之后,再去识别浪费和消除浪费。再细说还有,如何识别浪费?如何有效识别浪费?为什么有的公司能识别出很多浪费?为什么有的公司识别不出浪费?所以,定义浪费很重要,如何识别浪费也很重要!




除了要定义、识别和消除浪费之外,还要知道,消除浪费是为了降低成本,不要忘了降低成本才是真正的目的。因为有时消除浪费不一定能降低成本,所以更多的时候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去“彻底消除浪费”。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既然是降低成本,那就直接从成本出发,直接聚焦成本降低,不是更直接吗?


透过现象看本质,别因为工具反而忽略了目的。尤其是,达到目的的工具方法可能不止一个,所以不能局限于或被束缚在“套路”里。以无法为有法,才能法法皆通。




七大浪费是如下这样介绍或定义的:


过量生产的无效劳动


窝工的时间浪费


搬运的无效劳动


加工本身的无效劳动和浪费


库存的浪费


动作上的无效劳动


制造次品的无效劳动和浪费




或者是这样的描述:


生产过剩的浪费


库存的浪费


搬运的浪费


等待的浪费


动作的浪费


加工的浪费


不良的浪费




有时候,有的关于精益的,成本降低的培训或课程,都以“七大浪费”为主。难道消除了七大浪费就是“彻底浪费”?就能达成目的?




有的公司想降低成本,但不知从哪里入手,有的公司就像学习教科书般专注于“七大浪费”。如果想快速降低成本,如果想避免后续的成本浪费,如果对于成本降低很“渴”,就不能靠“七大浪费”这点“海绵里的水”,虽然海绵里的水,总是挤得出来!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直接从目的出发,直接从成本降低出发,可能的浪费还有哪些?成本改善空间还有多大?比如人力资源的浪费,产能的浪费,投资的浪费,基础设施的浪费,空间的浪费,设备精度的浪费,工装的浪费,工艺的浪费,不必要的工序,原来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产品,一道或两道工序就能完成,检验或检查的浪费,保养和点检的浪费,质量过剩的浪费,水电能源的制造浪费,包装的浪费,材料利用方面的浪费……




沟通的浪费,信息的浪费,会议的浪费……


采购成本,营销成本,研发成本,管理成本,行政办公费用等……




有时因为检验项目不合理也会导致浪费,比如管控不该管控的检验项目/特性,比如检验频率与样本数量不合理等。首件应该检验哪些特性?抽检应该检验哪些特性?出货检验应该检验什么特性?进料检验应该检验什么特性?




有的公司的检验标准中可能只有两三项检验项目,基本上每次检验都是合格,但是呢,经过检验的产品或原材料总是出现其他不良,而这些不良又没有进行检验。这就是该检验的不检验,不该检验的反而检验,属于浪费PLUS ……




因为检验策划不合理,或者是质量管控方案不合理,导致不良流到顾客端,或者是造成批次返工返修,甚至是索赔,这方面的成本更需要注意。有时候,从成本的层哪些面比浪费的层面更直接和有效。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对于研发中的试验项目及试验数量,对成本的影响更大,浪费可能也有很多,尤其是汽车行业中的试验。有时试验都做了,试验结果也都合格,但是量产后还出现了设计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到底需要多少样车和样品才能确保试验结果可靠?




从流程角度,需要哪些评审?需要哪些验证?需要哪些确认?哪些需要SE?哪些需要样品或样车?需要多少样品或样车?需要哪些检查点?进而需要哪些节点和里程碑?再进一步,需要哪些决策和风险评估?体系流程的策划,直接影响新产品或新项目的成本及周期(周期又再次影响成本),而且影响非常大,甚至影响到组织架构和更多的人力成本。




对于保养和点检也是一样的逻辑,保养点检项目是否合理,点检和保养周期是否合理?有的需要周点检,有的需要每天点检,有的可能需要三天或五天点检,对于点检成本很低的项目,统一每天或每周点检,可能也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保养和点检成本较高的项目,进行一下管理区分会更加节省成本。




比如备品备件的使用或更换周期,粗放式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也有很大的成本差异。基于使用条件、品牌型号、以及质量风险等因素,有的比较值钱的易损工装能使用更长时间,但是未进行更细致的研究,过早地更换就会增加不合理的成本。




有的公司的检验标准很严格,也不主动和顾客沟通,甚至比顾客的标准还严格,导致不必要的返工返修和报废。尤其是汽车的内外饰或其他产品的外观件,检验标准或外观标准的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比如,有时,某些所谓的外观不良,买车的人根本就发现不了,不是专业的检验员都发现不了,下游或整车厂的顾客也发现不了,这样的不良是不是很浪费?有的时制造费候,出了一个新的不良现象,有的质量人员不和研发沟通,也不和顾客沟通,也可能会“质量过剩”。




有质量过剩,也有营销过剩,比如营销费用的投入和产出不合理,营销方式不合理等。有时候“不花钱”也能起到广告作用,有时候,花钱了也没起到预期效果。“不花钱”的营销,就相当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路,也像没有“工资军饷”也有战斗力一样。




质量和营销会有过剩,包装也可能有过剩,合理的包装方式和运输方式都能优化成本。




信息的浪费,繁琐的流程,不实用和没有效果的表单和记录等等。








空间的浪费导致了搬运的浪费和走动的浪费,比如有的公司有很大的厂房空间,虽然一时用不了这么多空间,但还是“平铺”开来,遍地开花般使用空间。但有的公司会合理规划,将暂时不用的空间“隔离”出来,只利用所需的一部分,既减少了搬运和走动的浪费,还可能有利于节约水电和能源。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办公地点之间的距离增加走动浪费,办公地点和生产车间的距离增加走动浪费。不仅是增加走动浪费,还影响沟通和交流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分散的办公地点还可能会增加水电能源的成本。




水电能源等在有的公司里也是占比很大的成本支出,如果管理合理,也会节省很多成本。比如通过空间隔离的方式提升空调和暖气的利用效果,比如办公空间的合理规划可以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可以涉及到空调,饮水机等能源消耗的节约。


有的产线或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对能源的消耗也比较明显;有的产线或设备即便不生产也需要维持一定的状态,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耗;这些情况都需要通过生产计划安排进行集中生企业产,减少等待。


比如生产计划排产时需要注意设备的吨位和能耗,如果能用更小吨位的设备就能满足生产需求,那就不选择大吨位的设备。




在制造过程规划,或者是设备选择和购买时,设备的精度,设备的品牌及型号规格,设备的吨位和能耗等,还会影响固定成本或折旧成本。用100万的设备就能满足生产需求,如果用150万的设备进行生产就会增加折旧成本,属于“大材小用”。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不管是加工设备还是检测设备,精度高一般价格也高,选择不合理就会增加成本。夸张点说,如果卡尺能解决的,用三坐标就增加成本。卖菜的称和卖黄金的称应该有点差别。




通用的工装或设备,或者是柔性产线等,以及有改造空间的设备等,都可以降低成本,比专用工装和设备更有优势。




如果10台设备就能满足未来一定时间内的生产需求,但是买了12台或15台设备,不能“物尽其用”,也会增加成本或浪费。丰田的七大浪费也提到了生产过剩的浪费,为什么生产过剩?因为有生产过剩的能力或产能富余,如果产能比较合理,想太过剩都不可能。




如果产能策划不合理,产能定义和计算不合理,销量预测不合理,导致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也意味着投资成本的浪费,产能或投资不能被充分利用,就无法产出价值和利润。


有的公司是通过融资或其他方式获得资金,甚至资金成本也是一种压力,如果早知道产能过剩,还不如晚点投资。即便是自有资金,也可以得到利息收入,比投资闲置也要好。除非是因为政策,以及战略考虑,提前布局的投资,有其一定的理由或合理性,但是也要考虑时机,比如提前一年完成布局和提前五年完成布局是不一样的,如果提前哪些两年完成布局就有充分的把握,那比提前五年就更省钱,投资和布局也可以应用恰到好处的JIT。当然了,房地产行业比较例外,提前买地更挣钱,买地后闲置着先不开发,等房价高了再开发。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投资、产能,以及产品和技术的投入等等,又和营销,顾客,战略,平台,品牌等有关,所以需要从更高的层面,从更全局的方面去策划。




从成本发生或成本构成的角度去识别浪费,再进一步,从成本策划角度去识别和消除浪费,从源头上进行成本管理或“成本企划”。很多时候需要从成本策划和设计阶段考虑,而不仅仅是在成本发生阶段再去“事倍功半”地“努力”,所以,方向很重要,思路很重要,主见很重要,实事求是很重要,不被限制想象也很重要……




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制造费用,检验费用或质量管控费用增加。比如产品设计原因导致的工艺复杂和成本增加(可能是需要SE的内容),如制造过程设计原因导致的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以及质量下降,并且为了管控质量,还需要额外增加检验和试验等。




比如设计标准化,模块化,平台化,能促进零部件的共享和共用,不但减少后续的设计成本,也能提升内部和供应商的规模效应并降低成本,还能减少供应商管理和采购成本。




比如选择供应商时,不但考虑质量,产能,价格等,还要考虑影响价格或影响供应商成本的因素,比如供货距离,供应商的产能和固定成本等。供应商的供货距离又会影响到包装成本,比如更远的距离可能需要更高成本的包装,而相对较近的距离可能选择循环使用的包装。供应商的供货距离还会影响售后的成本,比如退换货和返工返修,紧急空运,以及在线挑选,提交对策和会议等。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质量管理之行分享质量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知行合一!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结合实践;之: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行:在质量管理的路上行走,探索,发展,实践……是职业,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表示热爱并践行,也表示坚定。14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关于人力资源或人力成的本的浪费,从细节说,有的公司早晨上班后,因为生产准备或工艺调试,以及工装预处理等需要等待,换线生产或换产品生产时也需要等待,还有因为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导致的等待……




从公司整体上讲,比如一个工厂可能100人就能满足需求,但是可能有105人甚至更多,原因可能是定岗定编不合理,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人,还有就是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方式不合理等。当然,定岗定编也包含了工作安排不合理。比如流程繁琐,不合理的工作方式方法导致了工作效率低和工作效果差,只能通过增加人数来达成目的。




从生产线或内容车间的工作安排来企业说,基于生产计划或生产任务,可能需要10人就能满足需求,但是安排了12人,有什么流程制度可以识别这些问题和浪费?什么样的流程制度才能预防这些浪费?




有的公司可能都没有合理的或合适的定岗定编的方法,也没有基于生产任务或生产计划的人员管理方法,所以也谈不上消除浪费,因为都不知道有什么浪费,有多少浪费……不是还有绩效指标呢吗?比如生产力,生产效率等,这些指标不能起到管理作用吗?扪心自问,某些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绩效指标真实可靠吗?能相信吗?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至于人均产值,直接人工和间接人工的成本,相比较而言,还是比较靠谱的,而且都能来源于财务数据,但是,有的公司不用“金钱的语言”去管理,所以很多问题和浪费也发现不了。如果生产效率和质量成本等都用“金钱的语言”去体现和报告,让“问题表面化”,可能各部门之间会更容易沟通和共识,更容易促进合作,也更能获得领导支持。








有的公司将产线外包给劳务公司,也相当于将某些管理职能也外包了,表面看减轻了很多负担和麻烦,仔细想一想,是给公司减轻负担了呢?还是给某些部门和管理者减轻负担了?风险有多大?风险是否可控?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谁承担责任?如何分担责任?和劳务公司在合同上有明确吗?比如汽车行业,可能会有顾客罚款,甚至是汽车召回,劳务公司有实力承担这样的损失和风险吗?




再仔细想一想,把产线或生产任务直接外包给劳务公司,这是为什么?能降低成本?能提高质量?还是人事部门招不到人,所以只能外包给劳务公司?为什么劳务公司能招聘到人,人事部门或人力部门就招不到人呢?




将生产任务或生产线外包给劳务公司,劳务公司也需要赚一定的利润,打个比方,公司将100元的任务外包给劳务公司,劳务公司可能只给员工90元甚至更低,因为劳务公司或中介不可能免费给公司服务。为什么劳务公司能用90元找到作业人员,而公司的人力部门就招不到人呢?这里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将某些生产任务或生产线外包给了劳务公司,相当于人事部门和生产部门的负担减轻了,那么人事部门和生产制造部门的相关人员做什么?工作量是否饱和?




对于招聘这个活动,一般属于“支持过程”或支持职能,如果再按照“成本单元”去理解,相当于公司总经理或老板将人员招聘这件事“外包”给了人事部门,人事部门的工资及其他成本就是公司的招聘成本,但是,人事部门未完成任务,或者是有可能完不成任务,所以又将招聘外包给劳务公司,公司不但继续承担人事部门的成本,还增加了劳务公司的服务成本。费用




如果主机厂或整车厂,或者是比较关键和重要的零部件厂商,也外包生产任务或生产线给劳务公司,那么质量是否有影响?风险是否可控?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行业地位,不同的供应链中的位置,不同的产品利润……有的公司将生产线或生产任务外包,可能对成本有包括利,对质量无明显影响,没有不可控风险,但是,对于有的公司来说,生产任务外包和生产线外包,风险是不可控的……




好的过程,好的产品;好的员工,好的产品。是否是人性化的管理?对员工是否有足够的尊重和关怀?尤其是一线员工。有时候,即便不需要花钱,也能体现对员工的尊重,但是,一线员工是否得到了尊重?难道一线员工不值得尊重?非也!都是平等的人,只是分工和岗位不同而已。




简单粗暴的管理,不是基于人性化的管理,没有一定的尊重和关怀,更没有一定的利益共享,谈什么质量?谈什么企业责任?谈什么品牌?




基于产品利润,基于行业地位,基于公司形象,基于质量管控需求,基于整体效率,基于风险……有的公司本应该,也有能力给予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更多的利益……因员工流失造成的损失和风险,如果转化为员工的福利,就能达成公司和员工的共赢。




试想一下,如果员工的作业或操作,能影响汽车的功能及安全,你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岗位的员工?难道仅仅是把员工当成生产线的组成部分,没有人性化,只有管理上的简单和冷漠?如果把汽车当作财产,员工的操作可能会影响你财产的可靠性,你会怎么想?员工的操作能影响安全行驶,你又怎样想?能影响你财产和安全的人,你会怎么想?你的车间和你的员工影响着几十万几百万顾客的财产和安全,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有责任心和良心,不想因为你的管理,影响顾客的财产和安全,你会怎么做?




员工,的确在创造价值,需要认真和用心去保证产品质量,那管理人员是在用心管理吗?将心比心,和谐的环境和氛围,需要用心去营造和呵护。




有的行业,有的产品,就需要有好的员工去保证好的产品质量,而好的员工可能也需要不一样的能力和责任心,而不一样的能力和责任心培养,有时也需要不一样的工资和管理方式。




比如,处于行业最顶端的整车厂,理应有能力给予员工不一样的工资,减少员工的流失,提高员工的能力和责任感,制造出质量有保证的汽车。如果一个整车厂或比较有实力的公司和所有公内容司一样,根本不考虑自己产品的质量风险以及社会责任,也没考虑员工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包括心理上,请参考ISO9000:2015的对工作环境的定义),你的员工流动率能不大吗?你的产品质量有风险吗?你的生产效率能不受影响吗?




从公司的产品特点或行业特点,以及风险去考虑资源的分配,合理降低成本,降低应该降低的成本,增加应该增加的成本,在规避和预防风险的同时达成整体的成本降低,是不是更值得思考。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中国制造,中国汽车,就需要老百姓信得过的质量。好的员工,好的质量!认真地培养员工的能力和责任心,进而做好产品质量,得到顾客对产品质量的信任,这也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一般企业,质量可能是“奢饰品”,但是对于整车厂或比较有实力的公司,质量应该还是“必需品”。




有的公司,薪资制度很“低级”,也很“低劣”,考虑的因素很少,策划得不合理。因为薪资制度和政策和僵化,导致员工大量的流失。既然竞争对手能给出更高的工资,为什么不去想想原因?比如老员工工作两三年了,和刚来的刚毕业的新员工的工资差不多,情何以堪?为什么刚毕业的新员工工资高?因为社会上整体的工资水平提升了,工资太低可能找不到人。既然整体工资水平上升了,为什么不考虑老员工的工资呢?反而导致很多老员工离职。因为如此,技术和经验没有得到很多的发展和积累,大量的研发人员的工资都“浪费”了……




另外,有的公司将某些业务完全外包,出了问题完全甩锅,其实就是在压榨员工。什么钱该赚?什么钱钱不该赚?是否有道德底线?还是底线太低?在员工保险上挣钱,靠压榨员工省钱,这样的企业是什么性质?谈什么品牌形象?谈什么社会责任?制定和批准这样制度的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是什么道德水准?难道真的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很多知名公司,互联网公司,打着创新的口号,吹嘘着什么商业模式,吹嘘什么管理,吹嘘什么产品优点……难道还需要压榨员工?相比较几亿十几亿的营销和推广,或者是发红包等的费用,或者是“忽悠”和“包装”的费用,员工的成本就那么在意?难道压榨员工就那么有用?对自己员工不好的公司,不尊重员工的公司,是否会得到员工的尊重?员工是否会对产品尊重?产品是否尊重顾客?顾客是否尊重公司?有的公司质量不好,服务不好,体验不好,经常被投诉,为什么呢?




总之,对员工都不尊重的公司,谈什么管理,谈什么产品,都是扯淡!都是忽悠!




如果想快速知道一个公司的质量水平或者是管理水平,了解一下员工的状态就知道了。比如有的员工不知道作业要求,不知道注意事项,不知道产品不良对顾客的影响;制造比如员工抱怨很大,流动率很大,都说明了一定的问题。




人员的能力和态度影响工作和产品,人员能力培养又和薪资以及各种人力资源的流程制度有关,质量也好,产品也好,人力资源等,都是一个系统,有时光靠“放大镜”捡芝麻是远远不够的。在某些阶段某些地方,就需要先捡西瓜,然后再精耕细作地捡芝麻;有的阶段有的地方,只能捡芝麻。所以呢,有的公司开展包括改善提案,全员参与成本降低,但是,有的部门有岗位只能从节约几张纸着眼和着手。相反,有的部门就应费用该从全局出发,去识别系统浪费,流程浪费,去“捡西瓜”,去创造“西瓜”。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员工的能力得到发挥了吗?员工的培训和培养是否有计划?有时,员工能力和智慧的浪费,也比比皆是。比如就拿体系和审核来说,如果有计划地培训和培养,5人就能满足工作需求,但是因为能力限制,需要10人才能完成任务,而且工作效果也就一般。




比如同样的人工成本投入,不同人员结构或能力等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或者是同样的任务或目的,因为不同的人员结构和能力等级,所需的成本可能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改善,品管圈(QCC),质量小组等等,这不就是在发挥员工的智慧和能力吗,为什么有的公司无法有效发挥员工的智慧和能力,甚至的是有问题还故意被掩盖。甚至,不但员工的能力和智慧被浪费或被限制,有的公司连话都不能也不敢随便讲,员工都噤若寒蝉,何谈工作积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但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无法发挥,建议和意见也无法提出,更是掩盖了很多问题,欺上瞒下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只有发生一定影响的问题或事件时,才会暴露出冰山下掩盖的问题。




靠军功能上升的队伍,才有战斗力,不仅仅是因为地位的上升,而是因为这样的体制能把有能力的人选拔到合适的位置。从业务员到董事长,格力的董明珠的能力和智慧如何发挥出来的?比如张小龙的建议被马化腾采纳,才有了微信。




相应的投入未得到相应的产出,人力资源价值未充分和有效发挥出来,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不合理,人力资源方面或人才价值方面的浪费有时是难以估量的。




有时候,员工能力和智慧的浪费,无法用准确的定量的金钱来衡量。有的人,有的产品,有的技术,有的项目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影响到公司所能达到高度。但是,有时能力和智慧不能等同于价值,只有发挥出能力和智慧才能创造价值。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丰田生产方式是对应丰田生产系统,生产系统中的浪费不仅仅是“七大浪费”,所以不要被“七大浪费”限制了“想象”。而且,所谓的生产系统只是公司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即“生产系统”和研发,人力资源,采购,供应链等都有相互作用,需要全盘考虑才行。




系统是由流程(或活动)或要素组成,流程上的浪费或活动上的浪费,要素上的浪费,这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比如有的活动,有的工作,有的任务,有的岗位就不是增值的,有的要素或有的资源也是不增值的,这都需要从流程化和标准化的角度去识别浪费,而不仅仅是“七大浪费”中所局限的那些浪费,更不要局限于那些细节的浪费,防止“丢了西瓜拣芝麻”。




比如有的产品不需要开发检具也能管控产品质量,有的公司不分“青红皂白”,全部或大多数产品都开发检具,一个检具几千到几万,而且,有的检具平时也不用,就处于闲置状态。有时,因为检具的设计和制造原因,检具不能用,但是,没用检具也能管控质量,这就值得思考了,不用检具也能管控质量,为什么还开发检具?




如果仅仅按“七大浪费”去识别,有时可能不容易和不利于识别出流程的浪费,系统的浪费,要素的浪费。比如从流程角度去识别,一个模具或工装的更换,再加上工艺调试,这样的流程或活动中,有多少浪费?有的公司进行产品种类的生产转换时,或者是更换工装模具以及工艺调试时,可能需要几小时的时间,还可能在工艺调试过程中造成几个甚至几十个报废。如何实现“快速换模”?如何减少工艺调试的报废和不良?




制造过程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换模时间和工艺调试时间。比如模具的结构或设计是否容易装卸,作业或流程设计是否统筹安排,是否提前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另外,彻底消除浪费是为了降低成本,所以,有时,如果直接从成本角度出发,会更直接,更有效。比如从成本因素或成本构成的角度去识别浪费的成本。




从决定成本的阶段,或者是策划阶段和设计阶段,就需要进行“成本管理”,如果等到成本发生的阶段再去降低成本,那就很被动了。




关于消除浪费,成本管理和或“成本企划”的知识和经验很多,本篇文章只是自不量力和班门弄斧地“抛砖引玉”,以便启发思考,打开某些限制,解放思想。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只有“解放思想”,实现“思想”上的“独立自主”,才能更加“多快好省”地创造价值。只有“自信”和“实事求是”,才不会被“束缚思想”。从需求出发,从实际出发,策划和找到适合的自己公司的方向以及方式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和盲目照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