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东莞大市政配套费如何规定(东莞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取标准)

会展西中心绿地公园配套设施修葺一新。受访者供图


三月春风里,一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画卷正在东莞中心城区徐徐铺展——


在国际商务区,投资近30亿元的市政配套设施、壹号基坑、中心公园、北部学校等项目工地现场,机器林立、吊臂起落,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东莞大道附近,周边9条道路的品质提升完成,24万平方米的无障碍慢行系统平整、宽敞,为出行增添了“骑”妙乐趣;在黄旗南,全长2.8公里的全市首条儿童友好绿道全线贯通,遛娃、锻炼、拍照的家庭络绎不绝……人们越来越深地感受到沁润在城市肌理中的幸福感。


三年前,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推进,东莞新一轮城市“强心”战略启动,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大幕拉开。三年来,通过市委、市政府快决策,相关部门与镇街快执行、快实施,齐齐发力,推动市民服务中心一二期、广发片区城市品质提升、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一期、会展西中心绿地公园配套等12个重点项目相继落成;通过高水平国际竞赛,61项规划设计项目推进,其中33项完成;建设指挥部、城市运营商、总设计师制、代建制等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全链条改革精准发力……


“精耕细作”提升城市品质的背后,是东莞塑造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奋进劲头,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从不懈怠,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念。


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兴。未来,中心城区建设将继续通过做美蓝绿本底、做优商贸环境、做强公共服务,进一步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典范,引领“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都市”的梦想照进现实。


撰文:郭文君 龚菊


策划:郭文君


1 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引领城市发展转变


落日余晖,暖意融融,60岁的黄阿婆来到社区的居民活动中心,在亭廊前甩甩胳膊蹬蹬腿,轻松惬意,“环境好了,我一天下楼逛三趟!”离她不远处的天蓝色儿童空间里,咧嘴荡秋千、在熊猫形状的跷跷板上尖叫的孩子们尽情撒欢。作为全市首个街区式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改造一年多来,广发片区的公共空间每天都上演这样温馨的一幕幕。


不远处的会展西中心绿地,花坛修葺一新,新增的二楼观景台在“寸土寸金”商务地段增添了远眺绿色的空间。一间间玻璃幕墙的个性化咖啡店陆续开张营业,人们或读书思考、或码字工作、或洽谈生意、或打卡拍照,这里正成为人们休闲、生活、工作的“第三空间”,让忙碌的城央新添了“慢生活”的独特气质。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一期,碧波荡漾,白鹭翩飞、繁花点缀,一派春日的生机盎然。每逢周末,人们从城市各处汇聚于此,支起帐篷野餐、搭起投影仪看电影、组起乐队演奏、划起皮划艇,这条4.4千米的“东莞最美岸线”成为彰显城市活力、潮流生活风尚的新空间。


过去三年来,在鸿福路商圈、三江六岸、黄旗南等区域,曾经杂乱、无序、破旧的城中一隅,如今绿起来、美起来、便利起来了,一个个生活、生态项目的落成,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更加可观、可感、可及。


“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全面提速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搭建起珠江东西岸的“硬联通”,并正深刻地改变大湾区的要素流动格局。


如何在新一轮的城市竞合中塑造新能级、新优势?东莞将做优城市综合环境作为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而拥有优质山水生态与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的中心城区成为重中之重。过去三年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超常规、高标准城市品质升级行动在东莞中心城区展开。


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中心城区首位度的提升,希尔顿欢朋、慕思睡眠酒店、万科地产等纷纷抢滩。其中,万科地产在万江坝头社区打造了全市首个TOD地铁上盖城市综合体——东江之星。总投资近1亿元、位于龙湾附近的慕思睡眠酒店开业10个月来,酒店的100间江景房迅速成为“抢手货”,每到周末常常被预订一空。“在全国五家已开业的慕思睡眠酒店中,这家店的营运能力迅速位居榜首。”总经理刘白刚说。


中心城区建设不仅有民生和风景,东莞还瞄准了高端服务业、金融总部、科技创新、文旅产业等方向,在“一心两轴三片区”布局了国际商务区、黄旗南生态科创区等,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引领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毕马威的东莞办事处落户,近500米的城市新地标万象城将打造全城最高端的购物中心、高端酒店,香港城项目将引入一批金融、法律、咨询等香港高端服务业企业,深圳招商局旗下的招商领航也将落子华南区地产板块总部……在“十年磨一剑”的国际商务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的7个项目已摘牌,来自深圳、香港等地的大湾区高端要素加速流入。据统计,国际商务区已成为全市单位面积企业税收承诺最高的区域。


距离国际商务区2公里外,南城总部基地一期的寰宇汇金中心项目也于去年建成投入使用。截至2021年底,共有包括华侨城集团、中原集团、京基集团在内的近千户企业进驻,2021年的GDP产出达到84亿元。


在“一心两轴三片区”,既有厚植民生福祉和城市生态的“活力源”,也有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有机更新的“动力轴”,一条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路径更加明晰。


2 技术、土地、资金高效利用


纵深推进城建改革


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多年来以专业镇为主导的“产业城市”发展模式,造就了东莞经济的活跃,但也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粗放、割裂、分散现象。长期以来,在外界眼中,东莞是一座“没有中心”的城市。


如何解决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有限、规划水平不高、建设质效偏低、市镇统筹欠缺等痛点?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工作,正是一次从破题向纵深推进的改革。


2019年3月8日,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高规格成立,由市长任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总指挥长、副市长任现场指挥部指挥长。


“将原来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各个部门分块、分段负责的内容,通过指挥部进行‘一竿子到底’的协调统筹,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改革。”市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黄宇东说,“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产品从构想、策划,到规划、设计再到建设、运营,都由指挥部一个部门来进行全链条把控,这颠覆了原来城市建设的模式。”


面对城建人才缺乏、技术支撑不足的问题,指挥部成立之初就借鉴了深圳的创新做法,采用了城市综合运营商、片区总设计师、代建制等创新机制,发挥行业专家领衔作用,从技术服务到规划管理,全过程跟踪地区的规划建设。


何镜堂院士团队、孟建民院士团队受聘担任片区总建筑师,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片区总规划师,这些业内顶尖大咖组成了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最强大脑”。华润、万科等运营商、代建商不仅带来了深圳后海等地的建设运营经验,还为东莞链接到了来自美国、法国与荷兰等地的国际一流规划设计机构。


蕾奥规划副总规划师陶涛认为,对比其他城市实施的总设计师制度,东莞中心城区的总规划师制度更为全面,除了技术咨询、规划审查之外,还承担了大量谋划型工作。“我们全面介入到片区建设,不仅仅是审审项目、看看方案,更深入实践中,注重落地实操性。”陶涛说。


如何让高水平的规划设计“画卷”不走样落地?指挥部在精细化管理与建设品控上推出了“全要素样板段”的创新做法。


“我们不但从观感、更从使用的角度‘找茬’‘挑刺’。”王丝路是指挥部建设督导组的负责人,每天她都要和指挥部同事们奔波在项目工地一线,对项目样板段的建设效果反复检验与修正,达到团队一致满意的效果才正式大面积铺开建设。


去年,在东莞大道慢行空间整治工程建设之初,王丝路与一心两轴片区总监蔡晶到样板段检查时,正好一位骑行经过的妇女因为路滑摔跤。“这个地砖必须要换!”团队与代建单位、材料供应商研究了六种样板,最后突破常规材料,定制出的地面砖防滑系数达到了普通地砖的2倍,这个材料后续还被推广到黄旗南麓绿道与三江六岸岸线二期项目中。


“我们对国际商务区市政路面的铺装工艺进行改良,最后不但地面的花色效果更好看了,还节约了20%的费用。”最近,在建设中的商务区市政配套样板段,王丝路和同事们还要到对市政道路两旁行道树的品种、花色、花期、遮阴效果等细细研究,为了防止树木剐蹭到公交车,甚至连树枝分叉的高度都要精确把握。


面临中心城区建成比例高、增量空间不足的瓶颈,指挥部和市自然资源局密切联动、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将坚守土地政策法规底线红线与化解历史问题、盘活土地资源、推动高质量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治理有机融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东莞实际的资源整合创新之路。作为近期的重点战略示范,指挥部在黄旗南核心区率先探索了“土地重构”改革。这个片区有旧村、旧厂、企业未开发土地、政府储备地等性质的土地,权属复杂,通过“土地重构”构建“政府企业共同投入、共同受益”的开发机制,有望盘活核心区113公顷用地,推动政府、企业、村民多方土地资源共赢共生。


指挥部创新了“品质管控 产业管控”的精细化土地出让做法,在国际商务区17块商业金融用地的出让中,以土地开发监管、配建移交监管、投资监管等协议为抓手,对设计要求、建设标准、配建要求以及招商运营、税收要求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项目全链条高品质实施。


通过加强高品质的前瞻规划、整体布局和建设,适时、有计划出让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持续的问题。


“经过三年时间,公众和市场对中心城区的城市价值认可度更高了,中心城区建设的榜样和带动作用出来了。”黄宇东表示,“我们希望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市场力量参与,让政府投资的‘1元钱’带动民间投资‘8元钱’,更好支撑中心城区建设。”


“接下来,指挥部将好好总结这些创新经验,希望可以对东莞其他区域的城市建设、土地整备、土地精细化出让及精准化招商起到样本示范作用。”黄宇东说。


3 形态、品质、效能提档升级


奔赴共生共荣未来


踏入“双万”新阶段,东莞又提出了打造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都市的新愿景。三年、五年甚至更远的未来,东莞的中心城区又将是什么模样?


未来,蓝绿交织、山水城共融的生态本底将继续优化。通过搭建新基河、三江六岸滨水岸线与翡翠绿链“双轴一环”,让城市在山水中自然有序生长。80公里的“翡翠绿链”将串联国际商务区、一心两轴片区、黄旗南片区等重点片区,北接黄旗山城市公园,东连同沙生态公园,南至水濂山、东莞植物园,西达8公里东莞大道慢行轴,并串联起行政文化中心、元美公园、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新基河等公共空间节点,形成可观、可游、可玩的环城漫道。


通过“双轴一环”的带动,将继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根据初步谋划,“双轴一环”沿线已列出56个建设项目清单,总投资超过900亿元。


这种“链”“环”的概念,也体现在三江六岸的建设中。“在这个总面积达47平方公里、涉及5个镇街的片区,我们以滨水岸线贯通为‘藤’,以岸边的重点项目节点为‘瓜’,打通堵点,形成‘串藤结瓜’的格局。”三江六岸片区总监戴海锋介绍,今年,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二期将启动建设,这条9公里的岸线将串连起金鳌洲塔、鳒鱼洲、龙舟广场、滨江体育公园和人民医院等节点,实现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线贯通。


未来,城市核心区域的商贸氛围将更加“拉满”。蔡晶介绍,指挥部将继续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重点商圈提升两大工作,通过改善公共出行环境,提高出行便利性和街道空间舒适性,为城市商圈发展提升打好基础。在东莞大道—鸿福路共规划了4座“高颜值”跨东莞大道立体慢行桥,其中3A号桥段将于今年投入使用;第一国际街区将投资1.6亿元,全面提升沿东莞大道的1.8万平方米建筑退缩空间,将地面停车场改造为景观广场和时髦的“盒子”商业体,带动广场的人气活力。


未来,高品质的城市文体设施将为东莞增添魅力、留住乡愁。在文化方面,何镜堂院士“操刀”设计的市博物馆新馆有望于今年启动建设,选址于行政文化中心南广场,将带动南广场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公园”。在文旅方面,将围绕同沙生态公园打造总面积约4820亩的“东莞一号文旅项目”,全面带动35平方公里的同沙生态公园品质提升;在中兴路—大西路骑楼街区,将通过活化改造与保护打造东莞记忆项目,结合可园片区,共同展现千姿百态、多元并蓄的岭南文化。在体育设施方面,将在篮球中心活化研究的基础上,推动东莞市体育中心、东城体育公园、滨江体育公园开展改造提升。


此外,三大重点片区也将继续探索一系列城市建设与运营改革。比如在国际商务区,将搭建市场化主体的运营管理平台,提供中心公园运营服务、进驻企业服务以及周边居民社区服务,让优质公共服务到达“最后一公里”;在黄旗南片区,将加快推动核心区“土地重构”,开展高水平的中央绿轴方案设计竞赛;在三江六岸片区,将把指挥部前期规划成果转化为具有约束力、权威性的共同行动纲领,深化市镇统筹,推动滨水地区高品质开发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沿着这条主线,东莞将持续深耕中心城区建设,奔赴城市与人口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美好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