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粤西的茂名博贺新港区建设现场,各种大型机械作业如火如荼,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无不映射出茂名市临港产业的蓬勃生机。
税务人员为茂名市天源码头经营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讲解税收优惠政策。梁梓靖 摄
“自2019年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出台以来,公司累计获得了留抵退税将近1500万元。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有效缓解了公司生产和建设的资金压力,增强了股东投资的信心。”广港码头财务人员邓康弘表示,码头在2020年还享受了房土两税困难性减免112万元和企业社保费、医保费阶段性减免80万元。得益于政策红利叠加释放,广港码头在疫情期间也能轻装上阵、专心经营。据介绍,该企业2020年港口物流运输业务表现出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超180万吨,同比增加超150万吨,增幅高达596%。2021年预计全年货物吞吐量250万吨,上半年已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80万吨。
进入后疫情时代,广港码头的经营发展逆势增长。2021年3月,一辆装载67300吨外贸煤炭的“黄龙”轮成功靠泊广港码头。外贸船成功首航为茂名企业大宗散货进出口业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物流运输路径,也标志着茂名建设“亿吨大港”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位于茂名港水东港区的茂名市天源码头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源码头”)是一家港口物流运输企业。2020年公司受疫情冲击业务量减少,该公司经营受到不小的影响。电白区税务局组织税务干部为辖区内的纳税人提供“精准滴灌”式服务,积极落实各项税收减免,全年为天源码头减免税费超过90万元。
据悉,2021年上半年天源码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2万吨。“尽管目前疫情尚未完全消除,但国家的政策利好以及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给足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天源码头财务负责人陈雅雯说。
精细服务 全程护航
临港产业集群蓄势崛起
随着博贺新港区深水港码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亿吨大港”初具规模,开始释放出临港产业的“磁吸效应”。据广港码头管理人员郑玮涵介绍,开港至今,港口周边新项目一个接一个。绿色化工和氢能、油粮食品加工等产业大项目建设推进热火朝天,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
根据茂名临港产业以大项目大企业为主的特点,茂名市税务部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探索“一企一策”服务举措,建立企业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税企常态化沟通合作机制、税务机关协同化服务机制“三个机制”,进一步创新大企业个性化服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企业项目建设及经营发展提速增效。
以投资金额达1000亿元的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例,2020年以来,茂名市税务局与辖下滨海新区税务局联动打造“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建立健全“一对一”税务服务对接机制,聚焦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诉求和办税需求,提供全方位政策辅导服务和全渠道便捷办税服务,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税务部门对东华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我们提出的需求响应速度很快,还有专人对接服务。”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银龙说。2020年以来,滨海新区税务局通过微信、电话、上门走访、召开税企座谈会等多种方式,累计为东华能源提供纳税辅导咨询14次,解决涉税疑难问题22个,主动跟踪税收政策执行风险点提醒5次,落实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约10万元。
道道全粮油(茂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道全”)是滨海新区招商引资的重点扶持项目,总投资10亿元,2020年该企业建设用地约125亩的100万吨食用油加工项目正式动工建设。由于食品油生产装置及原料仓等相应的配套设施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房产,在项目建设期及运营前期,企业投入资金巨大。滨海新区税务局通过“一对一”管家式服务主动向企业宣传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减免政策,全年为道道全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约8万元。
“税务部门不仅政策辅导十分细致,而且税款减免审批也很快。我们报送减免税申请资料后,税务部门就快速发起了审批流程。这样的服务速度是支撑我们临港产业发展的坚强保障!”道道全财务负责人陈莉正为税务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速度点赞。目前,道道全一期项目主装置已顺利开机试投产。
【通讯员】林晓宁 陈泳东 陈思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