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有哪些(你认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有哪些利和弊)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趋势,这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人口总量为30.8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4%;GDP总规模达到12.8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强劲,与中国经济具有良好的互补性。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随着各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建设完善的基础服务制度来维持良好、顺畅的国际合作秩序。


会计准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沿线国家的各种利益主体如何衡量参与“一带一路”活动的收益、成本和损失,如何制定跨国间税收和资本流动政策,这些都需要一套沿线国家共同接受、相互协调、基本趋同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规范,但作用于经济生活时又是一项经济政策,具有经济后果。把会计准则当成一项经济政策,跳出会计的局限,制定出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为国际社会提供利益调整的手段和途径。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界定会计准则的制定权,从而使制定或采纳的会计准则对各国利益主体受益最大、受损最小。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各国利益主体为获取最大利益而采取的一切行为,都称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作为国际通用的一项经济政策,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必然要求会计准则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趋同,并且会计准则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趋同也得到普遍认同。会计准则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趋同必然带来资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新配置,从而影响各国的利益,这就是会计准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趋同的经济后果。


“一带一路”经济带贯通了亚欧非三大洲,途经沿线65个国家,这些国家具有多种宗教信仰和不同的民族文化、50多种认定的官方语言、20多种会计准则。这种差异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税收和资本融通问题,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经贸和资本合作的重要障碍。因此,实现这些国家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面临着巨大挑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应该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甚至有的国家直接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


据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43个经济体已经基本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9个经济体开始着手加入到会计准则的趋同进程中来,还有13个国家仍然沿用本国制定的会计准则。


因此,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计准则趋同任道而重远。


会计准则趋同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基础设施

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要真正实现“走出去”,必须从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做起。任何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一致的会计准则作为衡量标准,从而实现合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在跨国的经济和贸易合作往来中,如果没有会计准则趋同的指导与依据,再完备的财务报告以及产品成本费用的预算都将失去国际社会的认可。


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会计准则在沿线国家趋同,可以说是前者推动后者,也可以说是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会计准则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趋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各国努力的方向,最终目的是实现会计信息的一致性与可比性。“一带一路”沿线上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距我国较近,且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这些发展中国家会计准则的趋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会计准则不仅是一种制度规范,更是一种公共信息品,其受益对象是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为会计准则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趋同做好协调工作。我国可以主动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协调委员会和财务咨询报告小组,以协调沿线国家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为了使收益、成本、费用、预算发挥应有的价值信息,实现会计准则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趋同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计准则体系还未趋同,我国“走出去”企业的财务报告既要满足我国又要满足被投资所在国的要求,编制两套不同的财务报告,并根据两国的会计准则差异进行调整,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财务和税务风险,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趋同,未来可以编制一套财务报告,同时满足我国和被投资所在国的要求,可以大量减少企业财务的工作量。


审计为我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走出去”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非坦途。


我国企业走出去后,往往缺乏有效、可靠、便利的途径和渠道,对投资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情况、资本市场和法律环境等缺乏充分的了解,对投资项目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往往遭遇困难。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许多风险,如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劳工风险、资金风险,等等。


我国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社会环境下,仅仅依靠企业单一力量“走出去”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依赖各种专业服务和支持力量。


如果把“走出去”的企业比喻为一艘航空母舰,那么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就是护卫舰、补给船,为母舰保驾护航。这就要求企业走出去时,需要有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保驾护航。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服务,是我国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境外融资的必要条件,也是“走出去”企业有效管理境外资产,维护境外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注册会计师可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战略规划、环境分析、兼并重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税务筹划等专业服务。同时,还可以利用加入国际会计网络的资源和优势,为“走出去”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专业支持等。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服务是随着我国企业、资本走出去而走出去的。


国有企业走出去,审计服务除了会计师和对外合伙人以外,还有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应用和管理方面的审计监督。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要围绕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境外投资以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主要审计:境外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和管理情况;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情况。


对履行境外投资监管职能的企业进行审计,是审计机关对境外资产审计监督的重要手段。审计机关加强境外国有资产投资宏观性、政策性指导,有利于从体制机制方面发现问题,提出加强监管的意见建议和相关对策。


审计机关对境外国有资产投资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是在监管基础上的一种再监督,有助于督促国家境外资产监管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加强对与“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等建设项目的审计。


审计机关对企业境外资产的直接审计,应重点查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促进企业境外资产的保值增值。一是对境外企业向母公司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二是对境外投资项目运营的情况进行审计。三是对境外企业的产权登记情况进行审计。四是对境外企业的金融投资业务和外汇风险进行审计。五是对境外企业中方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