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天津颁个头衔吧。
——房住不炒示范城,如何?
还不够,不足以描摹天津的成绩,应该是:
——房住不涨示范城。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天津,“房住不炒”轻而易举战胜了“房炒不住”。
既如此,则如此。
这个问题,有答案了——
天津的房子,商品属性更重,还是资产属性更重?
送分题。
房子有双重属性:资产属性、商品属性。
资产属性,投资成分更高,很多家庭把房子当作资产配置。
商品属性,是房子的居住功能,消费成分更高。
天津的房子,商品属性正无限放大,资产属性微乎其微。
买房=消费,房子=商品,保值性>增值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既然买房是消费,不是投资,那么就要从消费的逻辑,重新审视。
一部手机,有2000多,也有5000多的。
为什么?配置不同,屏幕大的更贵,芯片好的也贵。
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成本与价格相关联。
经济学中,不存在物美价廉。
天津的房产,也如此。
落地窗、铝板、石材的外檐,就应该比用涂料的贵。
因为,房子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消费的,而非增值。
买一部5000元的手机,没人会期望它过两年变成1万元。
而是期望使用感、体验度更好。
当房子资产属性强时,肯定首选最便宜的,无所谓质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用现在的5毛,买未来的1块,大行情来了,一起涨。
当房子商品属性强,资产属性弱时,居住就被摆在第一位。
货比三家,精挑细选。
即便是豪宅,它也是消费品,而非投资品。
既然天津的房子是商品,就要遵从商品逻辑:
越旧,越便宜。
每年折旧1%,很正常。
5年内次新房,可等同于新房,折旧不明显。
一旦过5年,会一口气把前5年的折旧,都叠加进去。
房子也有生命周期,最好的青春,也就是交付后那10年。
你可以装修你的房子,但无法改变小区的环境。
天津贝壳可见挂牌房源15万套。
20年以上、没有电梯的房子,42884套。
没有资产属性的楼市,它们凭借什么逆势呢?
退一万步,就算等来大势,旧的只是绝对值涨,依旧相对便宜。
5000元买的手机,过5年再卖,几百块也卖不到。
因为迭代太快了,这是商品逻辑的另一只手。
诺基亚3310不能打电话吗?
能,只是手机的功能,已发展到不止于打电话。
老旧房子不能住吗?
能,只是每一代人,对房子的概念不同。
年轻人在哪,购买力就在哪,楼市马上将属于00后。
有电梯、人车分流……只能算丐版;落地窗、智能社区……才算标配。
这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问题,而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商品会顺应需求而定价,房子也一样。
和平学区房除外。
天津唯独它,资产属性远强于居住属性。
所有走出了相反的路径:越小越旧越贵。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理想似海,现实如山。
该换仓换仓。
资产属性,依托于预期和概念。
预期足够强大,概念足够有公信力,一穷二白的新区也能上神坛。
但商品属性,不看规划、拒绝透支,只看兑现。
一台电视,销售说,买回家能从40吋涨到50吋。
可能吗?对,这是“说辞”。
就算你买了,也不是因为这个理由,而是认可40吋所匹配的价格。
天津的房子,也如此。
商品属性之下,生活配套格外重要,兑现大于规划。
你要让我看见,而不是让我想象。
所以集齐“学铁商”的房子,才配让买房人看上一眼。
天津正在经历“三个收缩”——
经济收缩、人口收缩,随之,城区收缩。
当城市没有“新故事”,没有“新人”进来,出于人类本能,要抱团取暖:
回归主城。
3月市内六区成交量大涨127%,占比全市13%,份额逐渐提高。
购买力与供应量将进入一个相对的稳定状态。
这个稳定的需求是什么?
是一套可以让买房人心甘情愿,在很长时间内不愿意换的房子。
天津有长期价值的房子,一定是基于品质、地段、配套所带来的增值,而不是投机炒作带来的升值。
这是商品属性的内核。
主城行情焦灼,边缘陷入滞涨,将常态化。
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站在2022年,看到的全是2015年的影子。
昨天、前天,又有城市救市了;昨晚,降准了……
天津的房子,还能恢复资产属性吗?
从2015年至今,天津卖了1亿平米的新房,大约100万套房子。
可人口减少了173万。
能说明的事很多,至少证明——
楼市,已告别房源短缺的时代。
2021年上半年没涨价的房子,都将回归商品属性。
河西、西青略涨的板块,能含一点资产属性。
回不去了。
2015年,没有疫情,天地清澈;没有战火,世界太平;
没有清零与共存的撕裂,没有封城和那么多让人压抑的朋友圈信息。
盛会落幕。
天津重新开始踏实过日子的城市之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