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公司法人是不是股东(公司到底是法人的还是股东的)


我们经常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称作“法人”,而在法律上,这种叫法是不对的。



法人,是指公司,是有独立承担民事权利民事义务的组织,有独立财产,是法律意义上的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很少使用将公司称为法人,也即很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法人的概念。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公司(法人)履行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我们日常中,是常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简称为“法人”,说这法人,不是说公司,而指的是法定代表人。



实际上,很多人将公司与法定代表人混同起来,认为法人就是股东,股东就是等同于公司(法人),认为公司就是股东的,公司就是股东的个人财产的一部分。


打个简单比方,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公司欠钱等于股东欠钱,股东欠钱也可以要求公司来偿还。


对于法人、法定代表人与股东,有以下几点,值得去深刻认识:



一、法人与法定代表人是不同概念


同前所述,法人一般指的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公司(法人)履行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包括履行法人职责及代理法人参加诉讼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民事诉讼法》规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法定代表人有权直接代表本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和应诉,而不需要法人再时行授权。法定代表人其所进行的诉讼行为,就是本单位(或法人)的诉讼行为,直接对本单位(或法人)发生法律效力。



二、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股东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或经理担任。因此,股东可以作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也可以不是股东。


在实务中,一般的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就是公司的股东,因为股东直接参与管理,这在法律上没有问题。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时不必然公司的股东。



三、股东与法人相互独立,有限公司股东仅在未履行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从法律上说,股东与法人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公司也是法律拟制的能独立承担民事权利义务的“人”,一般以有限公司为例,股东仅在未履行向公司出资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在实务中,很多做生意的老板认为,公司是自己开的,就是自己的,将公司变为自己的财产一部分;往往股东与法人财产混同;


比如,股东会将公司的财产用于支付个人的开支,偿还个人的债务;



在公司需要资金的时间或者需要对外偿还债务的时间,股东也用自己的财产,直接和公司的债务人去清偿债务。


这在公司一直有持续营利以及对外没有负债的情况下,股东与公司财产的混同,对第三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一旦公司出现债务不能清偿,则股东会为了逃避债务,而将公司的财产转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